本
文
摘
要
历史中,哪些人是虚构带有创奇性色彩的?
半仙左慈
初冬十月,魏王宫殿落成,差人到各地收取奇花异果,栽植后花园。有一位使者到了东吴,见过孙权,传达魏王令旨,再往温州去取柑子。当时,孙权正要讨好魏王,便令人于本城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往邺郡。至中途,挑担役夫又累又困,歇于山脚下。忽然见一先生,一只眼,瘸着腿,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近前来与脚夫施礼道:“你等挑担劳苦,贫道都替你挑一程好吗?”众人都很高兴。于是先生每担各挑五里。但是,怪事出现了,凡是先生挑过的担儿都轻了。众人惊疑莫解。先生临走,与领柑子官员说:“贫道乃是魏王的同乡故人,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如果你到了邺郡,可说这是我左慈的美意。”说罢轻拂袍袖而去。
取柑人来到邺郡见了魏王,呈上柑子。曹操亲手剥开一只,但却是个空壳,并无果肉。曹操大惊,问是怎么回事儿。取柑人告诉了他路遇左慈的小插曲。曹操不信。这时,门吏忽报:“有一位自称左慈的先生,求见大王。”操命召入。取柑人说:“他正是途中所见的那个人。”曹操训斥道:“你用什么妖术,偷换了我的佳果?”左慈笑着说:“哪里有这等事!”取柑剥开,内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是,曹操去剥时,仍是空壳。曹操越发吃惊,就让左慈坐下问他。左慈说饿了,曹操令人拿来酒肉,竟然连饮酒五斗不醉,吃了全羊不饱。曹操问道:“你有什么法术,居然能够这样?”左慈说:“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等我看时,又不见人。如此这般好多天。忽然有一天惊雷震碎石壁,我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我愿把三卷天书送给你。”曹操说:“我也早就想急流勇退,奈何朝廷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人呢。”左慈笑道:“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将此位让给他?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曹操大怒道:“你就是刘备的细作!”喝令左右拿下。左慈大笑不止。曹操令十几个狱卒,捉下拷打他。狱卒用力痛打,腰酸臂疼,在看左慈时,却鼾声大作已经熟睡,全无痛楚之感。曹操火了,命人取来大枷,用铁钉钉了,铁锁锁了,送入牢中监押,严加看守。却只见枷锁尽落,左慈躺在地上,并无伤损。连续监禁七天,不給饮食。狱卒看时,左慈端坐在地上,面皮红润。狱卒报知曹操,操提审问之。左慈曰:“我数十年不吃不喝,也没事儿;一天吃掉千只羊,也能吃完。”曹操拿他没辙。
《人民日报》转发评论手机砸到冒烟?“该管必管”不是“以暴制暴”,你怎么看?
我是寒石冷月,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安徽凤台古成中学在全校大会员上公开砸没收的学生手机,这件事在舆论上的热议一直没有冷下来,说明砸手机这件事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理,也砸痛了一些人。尤其是当看到长安观念微信公众号评论文章被人民日报转发,这就有点将这件事定性,认为凤台古成中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我曾经在部队当兵十年,在我当新兵时(1993年冬),当时部队对战士的管理非常严格,新战士初到部队,把在地方上的松、散、懒、滑等坏毛病都带到部队。但是在部队绝不会容忍这些纪律涣散的行为,于是就下狠手整治,挨打是少不了的,不出一个月,毛病都逐渐消失了,待三个月新兵连结束时,全部都做到严格遵守纪律,步调一致,精神焕发,充分体现出了战斗力。再看凤台古成中学砸手机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很好地应用了慈不掌兵的管理方式,用少量的牺牲(据校长讲,这不到十部手机里,还有几部是老师悄悄放入自己不用的旧手机),换来全校的严明纪律,焉有错?
作为评论者,必须要搞清楚观点中的逻辑关系,用“以暴制暴”显然在逻辑上说不通,如果说凤台古成中学砸手机,被某些人形容为暴力行为。请问用手机的学生是否有过暴力行为?显然只是违反了校规,最多不服从管理顶撞了老师,并没有因此事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因此,以暴制暴根本不存在。更何况学校砸掉的是严重违反校规,屡禁不止,不听劝阻的学生手机。目的只是起到震慑作用,使全校学生都清楚一点,任何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都是这样的结果,从而使学生为了避免受损失,或者害怕受处分而老老实实遵守校规。如此严格管理,有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