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不喜欢王菲了(王菲的声音是天生的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不喜欢王菲了(王菲的声音是天生的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跪着听的。

这首《尘埃》大概是《不留》的pro版。

《尘埃》是王菲时隔13年后正式发布的第一首自我创作的歌曲。在《不留》之后,王菲难得再次执笔,只是相较于《不留》中的疑惑与探索,在《尘埃》中的王菲更笃定,更自在,更通透。

在这首歌里,王菲化身最单纯的沧海一粟,随波逐流感受弹指刹那间的花谢花开、潮起潮落,体味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起初我并不懂这看似朴实无华的表达形式,直到2018年王菲在《幻乐之城》节目中制作唱演节目《一念》时明确提出“境随念转”这一概念,我才豁然开朗。

所谓 *** 、境随念转,王菲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对天地哲理的思考都浓缩在了这看似平淡的一首歌中。

何为变化,何为永恒,这是每位哲学家终其一生探索的议题,王菲以她的方式给出了在这一时间点的、独属于她的理解。

短短一首歌好似道尽了天地日月与爱恨情仇,又好似什么都没说。

道教的留白之美与佛教的以小见大、借物喻人之美都在王菲寥寥几笔中被体现得出神入化,只有中国艺术家用汉语才能创作得出如此具有禅韵美的词。

相较于歌词所带来的极致震撼,这首歌的作曲倒也只是中上的水平。不是说张亚东的曲不够好,只是单就这首歌来说,曲确实配不上词。

而王菲的演唱一如《幽兰操》《清静经》中薄如蝉翼,像最纯净的钻石般晶莹剔透,天后开口反正天籁就完事儿了。

以上是我个人对单曲《尘埃》的理解。

透过《尘埃》来分析王菲,大概可以看出她现阶段的音乐轨迹。

总得来说,2010年复出后的王菲已然返璞归真。

褪去90年代时处理歌曲时花样百出的唱技和天花乱坠的编曲,王菲10年代的歌曲更多体现了她对中国式美学的极致追求。

例如《传奇》,又比如《因为爱情》,这个时期的王菲更倾向于用极致唯美的天籁之音搭配瑰丽的作词,创造出更多雅俗共赏、体现审美境界的单曲。

尽管这些歌曲不似90年代以专辑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概念和统一的风格,但正是零散的单曲更凸显了“境随您转”这一概念。

也许以后的王菲再也做不出专辑了,因为想要做出一张至臻至美的、能够承载她如今所有感悟与思考的专辑太难太难,毕竟她曾亲口表示至今都没有哪张专辑能令她本人完全满意。

但如果王菲做出来了,我无法想象这将会是一张多么惊艳、多么极致的专辑。

好的,20年代的王菲大概是走上了主旋律的路,又红又专,专辑看起来更加遥遥无期了。。。。

更多不喜欢王菲了(王菲的声音是天生的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