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沛国桓氏,颖川瘐氏,太原王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先列这些吧,因为每一个时期士族都不一样,比如士族门阀公认开始于东汉,实际上西汉就有些这样的影子了。他巩固于曹魏,西晋。鼎盛于东晋,衰退于隋唐,到了唐末存在了近千年的士族门阀才彻底铲除。
至于是怎么形成的,其实这个根源在于汉武帝罢黜百家,致使什么人都专攻经史,逐渐收拢学生,帮衬亲人,便形成了早期世家雏形,到了东汉已经成了皇帝无法短时间铲除,而又不得不拉拢的势力,致使世家门阀继续做大。
至于为什么会有三国,会有黄巾起义,我觉得就是寒门没有出路了,东汉时期,是皇帝(宦官),外戚,士族,三家分资源,寒门没有机会,所以我们看三国,实际上就是三个寒门出身的人,在和世家门阀抗争,(即便曹操他爷爷是太尉,但是在真正世家门阀眼里,他就是寒门。)当然,最终都失败了,至于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彻底向世家门阀低头的产物,致使世家进一步做大。
而到了两晋,尤其东晋,由于琅琊王氏有拥立之功,琅琊王氏很受晋元帝器重,琅琊王氏由此做大,从此跻身顶级门阀。至于陈郡谢氏,初期也不错,但不如琅琊王氏(王羲之就是琅琊王氏),真正跻身顶级门阀是因为谢家叔侄在淝水之战获胜,陈郡谢氏借此跻身顶级门阀,(陈郡谢氏曾经和琅琊王氏联姻,后来琅琊王氏王珣投靠沛国桓氏,谢安与桓温不和,遂与琅琊王氏交恶,又与太原王氏联姻)至于颖川瘐氏,由于瘐亮的妹妹嫁给了晋元帝的儿子,瘐氏由此跻身门阀,至于兰陵萧氏,是因为他们建立了南齐,南梁。陈郡袁氏一直活跃到隋唐,但是不像其它家族一样那么强势,比较温和,这个家族起于陈郡谢氏提拔,后来南朝时候又于皇家联姻,由此兴起。
其实到了南朝,世家门阀已经走向衰落了,因为南朝的统治者都是寒门出身,只是隋唐时期,又出现了陇西李家,所以,唐朝的赵郡李氏,(五姓七望)由于国姓为李,又是大家族,很受重用,一时间,出了十一位宰相。
至于门阀为什么衰落,我觉得要得益于武则天(当然也要得益于前朝统治者打压)因为,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她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政治核心,也就是需要新一轮的政治洗牌,那些士族,效忠李唐的士族一个也不能留,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刘裕杀司马氏原因,因为,他也需要建立一个以寒门为核心的政治中心,这种世家标志,自然是不能留的。
其实,有时候,想想,中国几千年的斗争也好,改朝换代也罢,说白了,就是寒门和世家门阀之间的斗争,当门阀彻底把寒门出路堵死时候,寒门就会把上一任门阀推翻,如果运气好,就能成为新一任门阀,这是一个死循环。我们常说,一个国家要跳出兴衰周期律,如果不处理好门阀与寒门的关系,还真不好弄呢。
最后,以一句话结尾吧,每一个历史节点,都会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来完成历史转折,即便把这个人从节点处抹去,也会有另一个人来代替他。(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门阀政治也好,改革开放也罢,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