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上个月底,周六晚上紧急赶回老家
把老妈接过来看病
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
但是由于老人一直没说,托着➕乱投医
所以病情一直加重
目前在省中医喝中药喝了一周,已无大碍
看病的过程真的蛮艰难
因为老人一会这难受一会那难受
把几种基础病混在一起说
所以前后看了高血压、心脏科、颈椎病科
最后在神经内科找到了病因
索性也排除了致命性的大毛病,像心脏、脑部疾病、高血压之类的
所以在此强烈呼吁,家中有老人的
一定要备血压计、血糖仪,
不要听老人说,我就是高血压,我就是颈椎病
相信科技的力量,让我们更快找出原因
老妈这次是晕眩症
记得去年有个朋友也是晕眩症
就觉得这个病还蛮高发的
再加上我自己本身是气血虚弱,有时候也晕呼呼的
所以,今天就来写写不同头晕的表现
晕眩症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晕眩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连续视物旋转,头稍微动一下就晕,呕吐;
它不同于耳石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耳石症是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才会产生晕眩;
病程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视物旋转,呕吐,吃啥吐啥
第二阶段是身体无力走路像踩棉花一样轻飘飘的感觉;
有的病情比较轻,打一针抗晕眩的药就好了
有的就需要时间长点,一周或者半个月;
治疗就是抗晕眩的药物+静养;
晕眩起来要人命
耳石症
耳石症又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
简单来说就是内耳的一个定海神针突然从它该待得位置跑出来了,导致整个人都晕眩、呕吐,特别是移动到某个特定位置就晕眩,具有明显的眼颤;
我依然记得在急诊时,军总的医生让我妈做动作,然后观察有没有眼颤;
但耳石症具有自限性,一般几天症状就会消失,但也会复发;
自救的方法就是吃防晕眩的药+让耳石回归它原来的位置;
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高血压头晕
头晕,第一个就要排除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
因为高血压引起的疾病太恐怖了,一不小心小命呜呼
血压分为收缩压(90-140)、舒张压(60-90)
所以高血压也分为收缩压高和舒张压高
对应控制的药物也又很大区别
一定要搞清楚是哪种高血压才能对症下药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高血压-》血管变窄-》堵死血管-》血管爆炸
心梗、脑梗、眼出血、脑出血,
这些都是高血压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是头涨涨的,晕乎乎、沉闷不适
有高血压的患者家中一定要备血压计
随时监控自己的血压情况
好好听医生的话
乖乖吃降压药
低血压
低血压头晕时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当长时间卧位、蹲位、坐位转为站立时,上述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可以出现眼前一片漆黑、晕厥的情况;
低血压可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引起各种并发症
低血压引起的头晕不容小觑,及时检测自己的血压情况
低血糖
依稀记得,怀我家傻儿子的整个孕期都在低血糖中度过
就容易头晕乏力
有一次直接躺在了马路旁边
出去逛的时候也要随身携带糖果、巧克力
头晕的时候来一块就立即恢复
低血糖引起的晕,是意识清醒的晕
我知道我不行了,我眼前一片灰暗,我要躺下了
但是头脑是清晰的,还知道不能躺在马路上
找块空地躺下
低血糖引起眼发黑、饥饿、心悸、发抖、出汗
低血糖和贫血有区别
低血糖指的是外周血当中的血糖的浓度低于3.9mmol/L
一般通过进食就能改善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当中的红细胞的容量减少,也就是在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女性低于110g,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是一种持续的状态,要通过治疗才能改善,
比如我们常见的女性常发的缺铁性贫血;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也会引起头晕
具体表现就是头涨涨的,晕晕的,做事提不起劲
一干活就累,就想躺平
突然感觉为自己的懒找到合理的借口了
下次老公孩子再说我们懒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
我也想勤快,但医生说我这是病
生过孩子难免会有亏虚
不及时调理时间长了容易郁堵,造成大毛病
气血不足建议【日常营养保健+中药调理+艾灸】
日常加强营养,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蔬菜瓜果
少油腻,少辛辣
多做做舒缓的运动,如饭后散散步,练练瑜伽
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药调理,建议去省中医找专家医生调理
艾灸
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阳益气的作用
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每次10 分钟
艾条温和灸点燃端要与皮肤保持2~3 厘米的距离,不要烫伤皮肤。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 次
(1)选穴:气海、关元。
(2)定位: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 寸;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 寸
(3)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 次。
最后
疫情之下,南京的江宁和秦淮都停课了
希望老母亲们都心情气和的
生气的时候默念三遍
“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实在忍不住怎么办
那就别忍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