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最近,随着国内车企1月份销量集中出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浮出水面,成绩让人感到非常欣喜: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领跑全球,成为了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也是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去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
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的2021年销量是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60万辆。今年1月份,比亚迪的销量就达到了9.5万辆,同比增加了126.1%,上汽乘用车披露的数据也显示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1.64万辆,同比大涨了22.6%,广汽埃安全车系销量为16031台,同比增长118%。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等销量同比均大幅上涨,数据大大高于市场的预期,这也让国内的研究机构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有更高的预期,其中有券商预测,2022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会达到600万辆。
这也表明,过去推行了10多年的电动化汽车产业,如今终于获得了民众的全面认可,国内在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布局较早的企业,都将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时代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技术的变革者。
纵观整个行业来看,中国的比亚迪都处在全方位的参与当中,这也让比亚迪有了订立2022年销量120万台的勇气,主要是因为4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丰田和本田都是全球混动技术的领导者,相关的混动车型已有数款,对于节能减排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能够大幅削减购买燃油的成本。但是在中国市场,混动车型的价值却未能得以彰显,原因在于,混动车型的售价远高于普通的燃油车,这也导致混动车型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能成为主流车系。
但是随着比亚迪推出的DM-i超级混动车型,实现了与同级别燃油车“购置同价”,由此让混动车型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置成本,而且通过降低油耗,也实现了节能减排,并且保障了消费者对于汽车静谧、平顺和动力的要求。
这也让比亚迪DM车型一跃成为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焦点,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以及宋Pro DM-i,每个月的销量都在逐渐攀升,今年1月销售更是达到了46540辆,同比增长760.6% ,远超过其他同行的销量。
其次,比亚迪通过在纯电汽车方面超过10年的深耕,从过去销售低价燃油车,平滑到如今大规模销售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品牌的升级与迭代,拉高了品牌的科技含量和市场认可度,规避了国产车单一品牌难以高端化的“陷阱”,逐渐拉高了品牌的市场价值,也成为了国内传统汽车大厂品牌再造的借鉴楷模。
就以25万元以上车型为例,这几乎是国产品牌汽车不可逾越的一道坎,但是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旗舰车型——汉,却如今稳定地站稳了月销过万,1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2780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成了唯一一个能够在中大型轿车市场,能与德系豪华分庭抗礼的车型。国内能与之媲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谓是寥寥无几。
在整个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的客单价突破了15万元大关,超过了国内一众国产汽车品牌,在国际上也打出了知名度,在高收入国家挪威,去年短短的5个月里,比亚迪就交付了超过1000辆唐EV。
第三,通过自研IGBT等功率芯片,加上又有自主研发的BYD OS汽车操作系统,结合比亚迪自主开发的e平台3.0,比亚迪逐渐降低了EV车型的购置门槛,加快推进了消费市场对EV车型的购买力。
之前在性价比较高的A级EV汽车市场,比亚迪主要以秦PLUS EV轿车为主打,月销量超过7000台,不过随着去年下半年e平台3.0的发布,比亚迪开始频频导入新的中小车型,首先就是海洋网系列的海豚,补贴后的售价最低只要9.68万元,发布之后销量就节节攀升,去年12月份销量开始破万,今年1月份销量达到了10602辆。
此后,比亚迪又基于e平台3.0推出了A级SUV车型元pro EV,补贴后的价格被降到8.68万元,今年1月份的销量达到了6596辆,并且保持了销量增长的态势,此外比亚迪又在元旦期间推出了与海豚同平台打造的比亚迪元PLUS EV,预售价最低13.28万元,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线,以及满足了更多消费人群的购车需求。
第四,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比亚迪半导体成功过会,上市只是一步之遥,这也就意味着比亚迪半导体将很快获得至少26.86亿元的募资,未来随着生产扩产以及相关研发的投入,比亚迪的半导体产品的成本也将会大幅下降,进而会进一步降低比亚迪汽车的整体制造成本,这也将更大的提升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