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县政协委员、汇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佐晖在公司办公
十四年前,他怀揣着仅有的几十元钱,千里迢迢赶赴广东,打拼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十四年后,他带回5000万元资金,在家乡投资兴建了汇禾实业有限公司。他的举动,得到了家乡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家乡父老的一致好评。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他作为返乡创业典型被县委、县 *** 授予“十佳创业者”荣誉称号。他就是上犹县政协委员、县汇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佐晖。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他终于成就一番事业1994年5月,谢佐晖从家乡上犹出发,启程前往广东江门,当上了一名长途班车司机,月工资1800元,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高工资了。但向来不甘现状的他,仍然不停地捕捉着创业信息。“在一次行车途中,我偶尔听有乘客谈起模具市场利润较高,前景广阔。事后便做了个简单的市场调查,结果证实了乘客的说法。于是我就一口气拿出自己四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10万元钱开了家模具经营部。”提起最初的创业经历,谢佐晖仍然记忆犹新。
由于他待客热情,服务周到,信誉度高,经营部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然而,不到一年,谢佐晖却放弃了经营部,干起了模具生产。而这,源自于顾客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
那时,模具产业刚刚兴起,许多厂家技术还不成熟,生产的产品也难免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不仅影响顾客的生产经营,也让谢佐晖很是头痛。一次,一位老顾客对他说:“谢老板,现在市场上经营的模具质量普遍不高,你为什么不自己开家厂子,自产自销,保质保量,到时我就定点到你这进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顾客的一句话顿时让谢佐晖陷入了沉思。
那天晚上,谢佐晖漫步在大街上,他一边走,一边回想起自己来到广东的五年光景。五年来,自己虽然衣食无忧,但也未能创出一番大业。常言道:“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自己为什么就不试一试呢?再说,通过一年来的经营,已经看到了模具产业的无限商机,也为开办厂子奠定了良好的人缘基础。
承秉了客家人勤劳朴实、不畏艰辛性格的谢佐晖咬了咬牙,决定拼它一回。他憋足一股劲,四处寻找厂房,筹集资金,申报公司,招聘工人。但创业的初期是艰辛的。“那时资金不够,只能买二手设备,机器经常出故障,为省修理费,我就自己动手,一边翻书,一边修理,常常工作到凌晨。送货没有汽车,就用三轮车,往往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谢佐晖深有感触地说。
天道酬勤。十年的艰苦打拼终于换来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谢佐晖拥有了属于自己上规模的模具厂和配件厂,在16个大中型城市开设了模具连锁经营部,总资产已愈6000万元。
经过三番五次的选择,他最终选择了家乡2007年,模具市场继续蓬勃发展,公司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为此,谢佐晖打算扩大生产规模。他在考察中发现,内地无论是建厂投入,还是生产成本,均要比沿海发达地区低许多,于是,谢佐晖决定将厂子内迁。
考虑到运输成本,他最先想到的是赣州邻近广东的某县。当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跟父亲说后,身为老党员的父亲并没有多说,只给他算了一笔账。父亲说:“这几年你发展了,但不管怎样,你还是一个上犹人。如果你的公司能够在上犹投资生产,不仅每年可为家乡上缴几百万税收,而且提供的四、五百个就业岗位,发放的六、七百万工资,又可养活多少人呀?”
谢佐晖彻夜难眠,老父亲朴实的话语让他左右为难。一边是增加经营成本,减少利润,一边是回报家乡,做一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打小就喝犹江水长大的他,对家乡一直就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在谢佐晖的心里也一直很珍重。在感情与利润的天平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家乡,选择了回报。第二天,他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县政协,时任县政协主席陈卫国热情地接待了他,马上帮他联系有关部门,亲自同他到工业园区实地踏看,达成了初步的投资意向。
然而,好事多磨。当谢佐晖返回广东后,一些流言蜚语也随即涌入他的耳旁。有的说,现在内地 *** 部门服务意识很差,动不动就“吃拿卡要”;有的说,他们现在要你投资是甜言蜜语,等你一旦进来,就“闭门打狗”。也许是多年在外的原因,谢佐晖对家乡变得多多少少有些陌生。听了这些话,他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又打算将投资意向转回广东。
获知谢佐晖思想出现动摇的消息,陈卫国立即向县党政主要领导报告,并迅速赶赴广东,与谢佐晖进行了一番长谈。陈卫国详细介绍了上犹的招商优惠政策,用多个外商在犹发展壮大的典型事例反复证明上犹投资环境的优越,并表示自己将全力以赴为其投资办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尽己所能地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家乡领导的一番话令谢佐晖很是感动,正如他自己所言:“家乡的领导为了上犹的发展如此殚精竭虑,如此以诚相待,自己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犹人,又怎能有力不出、有钱不投呢?”从此,他不再听信这些谣言,再次将投资意向转回家乡。
望着自己越建越高的厂房,他信心百倍2008年7月18日,是谢佐晖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他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50亩、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的上犹汇禾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动工兴建。这一天,县里的领导来了,儿时的好友来了。承载着家乡父老乡亲的期望与重托,看着自己越建越高的厂房,谢佐晖充满了信心,他说,等厂子建好后,他准备将自己在广东的精瑞配件厂也迁回上犹,再建设一个拥有现代先进技术、无污染、低耗能的不锈钢制品厂,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家乡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谈起家乡的发展,谢佐晖更是满怀豪情。“家乡的领导很重视发展,投资环境越来越优越,近几年上犹的变化很大。作为一名上犹人,我要充分发挥自己多年在外的优势,多带一些外商来上犹考察投资。”他不仅这样说,还亲自当起了上犹的义务招商员。仅2016年以来,他就先后带了五、六批外商来犹考察,目前已有两名外商达成了初步的投资意向。
谢佐晖的眼光已放得更广、更远。他知道,家乡与沿海发达地方相比,发展还相对滞后,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自2005年起,他就先后为10名贫困学生捐款,总额已超过10万元。他说,等他资金更活时,他还要捐更多的钱用于教育。说着,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微笑,透露出他对家乡执着热爱、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也让家乡父老切身感受到了一名现代企业家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