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有些人对这个问题比较茫然,现在具体说一下。
太极拳是一种能量传簇方式,所以习练太极拳以能量的产与传簇为中心。
按照前辈大师的说法,以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为习练步骤。
练精化气为将先天一气能量传簇“精”转换为上下贯通的根节能量“气”,即习练的是先天一气的下行能量传簇;练气化神为将“气”转换为上下贯通的虚灵顶劲,即习练的是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传簇;练神还虚为将上下贯通的能量传簇归聚到心神,精气神内敛,周身在抛弃外形套路动作的状态下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无形无式而只剩下能量传簇;练虚合道为空灵圆活。
前辈大师还以通和满这二个字形容太极。通即是周身习练会压缩旋转,周身能够双向传簇能量,涌泉、百会、肩井、劳宫、带脉相通;满即是上下贯通之力周身传簇贯通,涌泉、百会、劳宫、肩井、带脉合一,涌泉有多大能量传簇,其他部位就有多大的能量传簇,周身充满能量。
所以按照前辈大师所说,太极拳练的就是将人体的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以获得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传簇,让上下贯通之力周身贯通,不但能够发出巨大的能量与力量,还能够双向传簇自身与对手的能量,引进落空借力打力。
好,现在以能量的产生与传簇为轴线说一下具体习练步骤。
一,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利用体重在二腿之间的重心转换产生压缩旋转,将静止的体重阴阳转换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
二,用重心转换压缩旋转的方式走桩、打套路,即在重心腿上生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以压缩旋转在二腿之间的转换打套路,让身体习练会在四面八方的重心转换,在四面八方都能够产生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
三,重心转换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传簇能够使身体获得上下贯通之力,但是这个阶段身体还不能够感觉到上下贯通之力,因为周身还没有习练会压缩旋转,导致上下贯通之力不能上行传簇。虽然身体感觉不到上下贯通,但是上下贯通之力是作用到身体的。
四,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与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传簇的中心点在心脏部位,这个部位会感觉到慢慢与重心转换压缩旋转合拍,去加强这个感觉,就会习练出心神抽合。
五,出现心神抽合后,放弃重心转换,即放弃以体重产生的压缩旋转,而是以心神抽合控制压缩旋转。心神抽合控制压缩旋转就是在将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压缩旋转,这时的压缩旋转产生的下行能量传簇开始大于肌肉紧张发力的脚蹬地的能量。
六,以心神抽合压缩旋转打套路。此时,身体永远处于静止的无极状态,启动心神抽合为有极,心神抽合先天一气生成阴,获得上下贯通之力生成阳,即有极生阴阳,心神抽合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阴阳转换,为太极。此时身体静止,套路动作均由心神抽合能量传簇驱动身体运动。
七,初级上下贯通。结果大约一到二年的习练,腰胯以下部位习练会压缩旋转,上下贯通之力贯通到命门、尾闾、会阴一带。
八,河车运行。心神抽合先天一气与上下贯通之力阴阳合一经尾闾会阴向丹田、两仪带脉翻转。河车运行下吸涌泉的上下贯通之力,上拉脊柱三关产生压缩旋转,用上下贯通的能量传簇打通三关。
九,河车运行生成精,精为尾闾会阴之间的能量传簇;精下行到涌泉生成气,气为脚跟脚踝脚面之间的能量传簇,身体生成弹簧劲。
十,上下贯通之力经脊柱三关传簇到百会形成虚灵顶劲,周身骨骼被上下行能量传簇对拉拔长,生成骨涨劲。虚灵顶劲生成神,神为玉枕百会之间的能量传簇。力由神起。此时上下贯通之力完成在周身骨骼中的能量传簇,生成完整的精气神。
十一,凝神聚气,让精气神向心神归聚内敛,拳由心发。完成精气神在周身经脉中的能量传簇,生成腰腹折叠心胸开合,循环利用上下贯通之力生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传簇,将发出人体极致的能量和力量。
十二,周身贯通,周身能够双向传簇能量,能够吞入对手能量,自身与对手能量在体内阴阳转换合一,引进落空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