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整理的一些猫咪遗传学知识
简化理解:
DNA—基因—染色体
DNA的组成是4种脱氧核苷酸的链接及排列顺序,是一种双链结构的分子
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被称为基因
基因可以看做是染色体的微小片段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猫咪有19对染色体(38条)个别品种仅18对
染色体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的一个特定形式,第一次有带过有丝分裂的内容。普通的细胞分裂方式。
白色是无色素表现
如果加上白 *** 咪的基础色一共9种
撇开白化,重点色,虎斑,玳瑁等花色情况
控制猫咪颜色的基因就是红黑两种
黑红毛 *** 素:
真黑色素(2.3由1突变而来,一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
1.野生黑色基因 B(稀释色蓝色)
2.等位基因巧克力色 b (稀释色淡紫色)
3.等位基因肉桂色(浅棕色)b1(稀释色小鹿色,视觉偏黄)
显隐顺序B>b>b1(b是隐性基因,只要有B存在猫咪就不会变成巧克力色,b基因仅作用于B,不影响红色,可以和红色同时存在。)
红色基因(棕红色素):
这是一个与性别相关的基因
也就是我们通常听到的火焰色
火焰色(稀释色奶油色)
野生型(o)使毛色是正常黑
突变型(O)会抑制棕色基因,使毛色变红(突变型基因对纯色基因也有抑制作用)
画重点:红色基因是一个与性别相关的颜色
(仅作用于x染色体)
公猫因为染色体为XY,所以只能携带一份红色基因,它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玳瑁公猫即使有也可能不孕的原因)
母猫染色体为XX,所以可以红色黑色共显,可能产生玳瑁色,加入白斑基因的影响就会变成小三花。(所以三花基本都为母猫)
遮蔽基因:
基因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上位作用
也称掩避,它只能表达杂合子同一点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对另一个等位基因的作用。
一些基因效应非常强大,可以干扰其他点位的基因表达。和显性基因为两个概念。
一个经典的基因掩避作用的例子是白色等位基因W(上位基因)。W会弱化皮肤中色素生成细胞分泌色素的功能。
假设
一只蓝猫(aaddww)
一只白猫(AaDdWw)(白色将虎斑色掩避了)
交配后
预计一代后代中会有一半虎斑猫和一半白猫,后代的虎斑也来自于白 *** 咪的基因,因为蓝猫不带野鼠色基因。
(纯白仅在头上可能会出现1到2块彩毛,可以从这几块彩毛分辨出被遮蔽的颜色基因,但是小猫帽长大就没有了)
头上的毛是虎斑,被掩避的基因是Aa或者AA
如果头上是黑色毛,被掩避的基因是aa
有种白猫的是白斑基因的极端表达,白斑基因的面积太大了。这是两种不同情况。
所以关于猫咪表型白色,大概有三种相关的可能性,1.白化基因 2.白色显性基因 3白斑基因。还有一种可能是病变或者突变的造成的白斑,可归类为其他白斑基因。
白色上位基因w与猫咪的耳聋有关系
纯种白猫带w上位基因呈现有橘色,蓝色,或者异瞳的眼睛(血统猫只接受这3种颜色,其他眼色也有)。
绝大多数的百分之95的白猫都不是真正的纯白猫,在这一部分里,很少有先天耳聋的。
百分之5的白猫里,仅有百分之15~40有一两个蓝眼睛
这些蓝眼白猫中百分之60到80耳聋,百分之20到40听力正常
百分之5里还有一些其他眼睛颜色的白猫,橘色绿色等占了百分之60到80。这部分中,只有10-20耳聋。
带一只或两只蓝眼睛,而且是聋子的猫占猫咪总数的0.25-1.5%之间。纯白蓝眼猫占总猫口的0.75-2.0%之间。
总得来说猫咪耳聋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虎斑基础分类:(仅斑纹,不包括颜色)
野生虎斑(Agouti)看猫咪花色遗传相关的资料会经常看见这个词,猫咪最原始的色,也是之前说的野鼠色。
麻纹 Ta
(野鼠虎斑,阿比西尼亚虎斑,身上几乎无斑纹,在四肢尾巴头略带花纹,渐层的纹路系)
鲭鱼纹(鱼骨刺花纹) T
经典虎斑纹(参考美短花纹,底色深色,浅色部分为花纹)tb
斑点虎斑纹(斑点基因将经典和鱼骨刺花纹打断后形成,在大部分孟加拉豹猫中斑纹类型仔细辨认可以看出是变异版本的经典虎斑类型。)
麻纹中的毛间色是指有部分或全部(麻纹虎斑)毛间色毛发,虎斑猫浅 *** 域叫Agouti区域,这部分毛发深浅相间隔的,深 *** 域也也分段。
补丁虎斑只是加入三花和玳瑁后的一种称呼。
注:这几种是协会承认纯种猫虎斑花色,虎斑其实还有很多别的突变表型。
决定猫是否为麻纹虎斑 (Ta 和ta)
决定猫是鲭鱼纹还是斑点纹虎斑纹
(暂定Mc和mc)
决定猫是否为圆点纹路暂定(Sp和sp)
Mcmc是具有上位效应的两个位点双杂子
尽管虎斑A对于黑色基因aa是显性,但是野鼠色基因与斑纹形态基因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携带的遗传物质并不一定在其外观体现。
稀释基因:
猫身上常见的突变基因—毛色稀释基因
(D)表示相对于产生密集色素基因
(d ) 表示稀释基因(d是一种隐性基因)
例
纯黑 *** 的基因型为DD
蓝色是黑猫稀释后的颜色,基因型为dd
这两种基因型杂交后的后代均为黑色
基因型为Dd(d是隐性基因,所以只带一个d是不会显示稀释色的)
最常见的海豹色的颜色基因就是黑色
蓝色的布偶猫就是黑色稀释后的灰色所有蓝色布偶猫的稀释色基因型都是(dd)
布偶猫的颜色比较简单易懂,4种基础色加4种稀释色,后面会讲到。我的布偶就是最大众的海豹色和蓝色。
等位基因a和d不在一个基因座所以同一个猫可以携带两个点位的隐性纯合子就是aadd
(该个体的表现就是非野鼠色的纯蓝色毛)
了解猫咪的毛色基因型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更好的计算下一代的花色概率,昨天我们了解的大A大家可以理解成虎斑色基因(野鼠色)
虎斑(显性基因)
稀释色(隐性基因)
(所有非虎斑色的基因型一定是aa)
(所有稀释毛色的基因型一定是dd)
可以通过这两点很好的理解显性和隐性的意思。
不完全显性:
绝大多数的等位基因都是完全显性或者完全隐性的,但也有一少部分基因是不完全显性的。不完全显性的情况下,常见表型分离比例3:1会变成1:2:1。猫的不完全显性基因最常见的就是白色斑纹。
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可能不止一次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新的突变虽然很少发生,但每次发生都可以产生新的表型。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在同一基因座上发展出一系列不同的等位基因。称作复等位基因。可以产生的等位基因数量是没有限制。只有获得可靠证据,才会谨慎将其定义为新的等位基因。
哺乳动物遗传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系列等位基因被称为白化病基因座。这个位点会导致一些动物患上红眼白化病。
猫的白化系列等位基因中,已经确定的表达方式有5种。(同一基因座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正常基因是C其他下面4个都表示突变的等位基因)
全色 C
*** 色 cb
暹罗色 cs
蓝眼白化色 ca
白化色c
画重点:无论一个基因座上有多少个等位基因,每个个体只能携带其中的两个。等位基因C为全色,它对其他突变基因都起显性作用。但这些突变点位中常常是不完全显性的关系。cb点位能最能清楚的展示这种不完全显性。1:2:1的关系(可以通过图表结合着去理解)
东奇尼猫就是 *** 与暹罗杂交后培育出的一种纯种猫。可能就是cbcs的暹罗色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