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又到了冬闲的时候,农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聚在一起纳鞋底,晒着太阳,聊着闲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手工布鞋应该是最无法忘怀的的物件了。在老家的老屋里面,也许在某些角落里还能找到童年的那些记忆,这么多年了过去了,虽然已经是残缺不全,但还是一如既往结实。
锥子,是做布鞋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鞋底儿厚实,必须要用锥子扎眼,然后再用针线纳好勒紧,一针一线,在巧妇手中一来一回熟练的翻飞。
顶针,有没有勾起许多60、70后的你们儿时的记忆?
鞋底儿要想纳得平平整整,服服帖帖,针脚均匀细密,没有多年的功底是不行的,老年人与年轻大姑娘做出来的鞋子一对比就知道了,农村人的智慧和勤劳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橡胶鞋底儿和塑料鞋底儿相继问世,并逐渐普及后,许多家庭做鞋都使用直接买的鞋底儿,用布料剪一个鞋帮儿缝好,就是一双新鞋,比起奶布鞋底儿,省去了好多力气,既经久耐用,又不怕潮湿,可谓两全其美。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千层底鞋这门手艺渐渐变少了。
现在穿布鞋的人越来越少,会做布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估计现在妈妈辈的人会做的已经很少了,这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说不定有天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那时不知道,母亲一针一线做布鞋的时候,揉进去了无限的亲情和母爱。更曾有过嫌弃布鞋丑的幼稚时光。现在,母亲做的布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更多农村纯手工纳鞋垫图样(如何手工纳鞋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