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核心素养解读】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扎根人民、奉献祖国。
【试题预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党的第一代 *** 人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福建省南平市原副市长廖俊波甘做人民的樵夫,带领百姓走出贫困,被称为“人民的好公仆”;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张定宇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病患,被称为“人民英雄”。人民在他们的心中无比重要。
在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纪念日来临之前,学校团委派你为代表,向全体团员宣讲“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高中生应如何理解‘人民至上”这方面的内容。请你结合阅读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受,写一篇宣讲稿。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 】
民之所指,心之所向
全体团员们:
大家好!值此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很荣幸地代表学校团委向各位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们,进行“人民至上”的宣讲。
从古至今,“心系百姓”都是对为政者的最高评价。从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代代心怀黎民百姓的政治家被人们永远铭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的公仆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个人得失为轻。心怀雪域的孔繁森,情系草原的牛玉儒……这些好干部不但怀揣着“为民 *** ”的传统政治理想,更亲身践行了 *** 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高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三观,学习承担国家民族重任的关键时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人民至上”的理念,践行“人民至上”原则。
理解“人民至上”,要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践行“人民至上”,要以民为本。抗疫斗争,升华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 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正如 *** 总书记强调的:“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中国在短时间内就有力扭转疫情局势,不仅诠释了“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旨归,更揭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源泉所在。
践行人民至上,还要发展民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必须体现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行动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如果说我们有权利,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
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最动人。我们今天是共青团员,明天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我的宣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试题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由写作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1)解读材料
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大贤秉高鉴,公烛无利光”出自孟郊的诗作《上达奚舍人》。意思是真正的贤人要随时准备拿出大镜子来照自己,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瑕疵,做官做人要有自己的清廉准则,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对不会拿来给自己私用。
第二句话以周恩来、张定宇、廖俊波为例,体现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如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因而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人民英雄”“人民的好公仆”。
第三句话言简意赅,回答他们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人民在他们的心中无比重要(即人民至上)。
(2)分解写作任务
从写作要求来看,这是明显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一:背景任务——“在2021 年7月1日建党百年纪念日来临之前”
必须明确体现此背景,可以是中国 *** 或 *** 员将“人民至上”奉为圭臬的事例,也可以是此方面的说理,至少应该明确提及此背景,出现类似“在 2021 年7月1 日建党百年纪念日来临之前”这样的句子。
任务二:内容任务——“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高中生应如何理解‘人民至上’”
必须明确回答此问题,写作内容有自己对“人民至上”的脱考,提出明确的观点。考生可以举例论述,具体阐释和分析材料中列举的事例(因为周恩来、廖俊波、张定宇正是 *** 员中视人民为至上的先进人物),亦可以列举中国历史上古代先贤忧国忧民的事例。考生可以道理论证,如引用材料中的唐代诗句,引用材料外与此相关的名句;也可以由此生发联想,提出自己对此问题的见解。考生还可以对比论述:视人民为至上者,被人民牢记;视人民为奴仆者,人民唾弃等等。
任务三:应用任务——“宣讲稿”
细化为:写作者身份——高中生宣讲者,既是团员代表,也是和听众身份一样的一名中国未来建设者;听讲对象——学校的全体团员:——全体团员们。
既是宣讲稿,在开篇之前应在格式上有所体现,如有“称呼”——全体团员们,有问候语,有“我的宣讲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等等,总之,能体现出是一篇宣讲稿即可。
【参考立意】
(1)坚持人民至上。
(2)为人民谱写新时代。
(3)民之所向,心之所向。
(4)以民为本,国家永昌。
(5)以民为本,人心所向。
【时新素材】
(1)“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
(2)党的十八大以来, *** 总书记坚持访真贫、问真苦,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年的新年问候,都惦念和牵挂着困难群众;到地方考察调研,特别注重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察实情、听实话。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到“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从“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体现在造福人民的一言一行,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我们将增强倒计时的紧迫感,提振冲刺跑的精气神,感恩奋进描绘好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确保老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参加两会的江西代表表示:将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全力以赴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晋文公即位后第二年,文公想对外征战。子犯说:“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还没有安居乐业。”于是,晋文公加强外交活动,又积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不久,晋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于是晋文公征伐一个小国时,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撒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证明他的诚实和信用。从此,晋国的商人做生意童叟无欺,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于是晋文公说:“现在总可以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知贵贱尊卑之礼,没有恭敬之心。”于是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示礼仪之威严,设置执法官来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这时才发动民众征战。城濮一战,一战而称霸诸侯。
语文活动小组计划举行历史故事读后感交流活动,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晋文公、子犯,你对谁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归国当上国君,是为晋文公。他当上国君后,开始征发百姓,组织军队,训练作战。两年后,晋文公便准备用训练的百姓称霸诸侯。
大臣子犯三谏告诫晋文公,使百姓懂得礼,义,信,方能用兵。等到晋文公完成一系列举措,子犯笑着说:“现在可以用民了。”于是,晋文公开始伐曹、攻卫,取得齐国之地,大败楚军于城濮,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是个贤明的君主,后来成了“春秋五霸”。他之所以能称霸,除了善于用人纳谏之外,与他重视人民也是分不开的。
百姓与统治者,犹如舟和水,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百姓的思想品德建设,才能更好地顺应潮流发展。
民为邦本的概念早在夏朝就已经提出,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民为邦本的思想反映了人们从政治实践中看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看法并非认为国家应以人民为主人,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以君为主的统治。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众、国家、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维护君主的统治有重要指导作用,是确定统治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影响较大,曾经成为促进封建盛世形成的指导思想和抑制专制君主暴虐无道、残害百姓的思想武器。
执政者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源泉”,真正了解民意所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正做到“心系民之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倘能如此,则本固邦宁,指日可待。
“民为邦本”的远见卓识时至今日也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基层干部树立起为民服务的信仰,走“群众路线”,忠于信仰,是党性的体现,更是一名 *** 员必备的操守。
科学技术的发达使我们不再相信神明的存在,但是作为党员干部和基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坚守初忠于人民、为民谋福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担当和使命。
【试题解读】
审材料,晋文公即位后急于对外征战,最终称霸诸侯体现了他作为君王的雄心壮志。子犯劝说晋文公后,晋文公虚心听取,认真对待,说明他善于纳谏、从善如流,重视人民的力量;子犯作为臣子勇于进谏,多次进谏体现了他的忠诚、正直;子犯对国家形势把握准确,眼光独到,见解深刻,可见其智慧敏锐的政治才能;子犯让晋文公懂得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做事要时机成熟、准备充分。
审任务,语文活动小组计划举行历史故事读后感交流活动,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晋文公、子犯,对谁感触最深?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立意】
(1)晋文公:善于纳谏、从善如流;重视人民,有雄心壮志。
(2)子犯:勇于进谏;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做事要看准时机、准备充分。
【时新素材】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语,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这篇歌词是大禹的五位孙子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诫、抒发怨愤之情的文章,文章首句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祖父(大禹)曾经训示我们说: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虽说此训不一定都是夏禹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2) *** 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充分表达了 *** 总书记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例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 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2015年10月20日, *** 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3)“君以民为本”和“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这始于孔孟而终于清末。在孔子、孟子时代及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时代,虽然仍有“君权天授”的“天命”论影响,但在君民关系、国民关系上,明确地强调了人民力量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为政在人”“为政以德”“民无信不立”“修己以爱百姓”等思想命题,奠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命题,形成了后世“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传统。孟子赞赏汤武革命,称汤武诛杀桀纣是“诛一夫”,董仲舒提出“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的命题,唐初魏征所谓“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警告,都说明儒家民本思想传统的革命性,即失德者被人民推翻以致改朝换代的合理性。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 *** 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编自《国家主席 *** 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1年1月1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主题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 】
了不起的中国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了不起的中国人”。
自新冠疫情以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舍身抗疫,奔赴前线,用身体筑起了人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他们无私的付出令人感动,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怀值得讴歌。
疫情期间,李文亮等医护工作者医者仁心的担当令我们敬佩,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脸上都是压痕和汗水,此时的他们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人。那些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奔赴医院驰援武汉的九零后医生们令我们为之动容。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未长大的小孩;在爱人眼中,你们是难以割舍的另一半;在孩子眼中,他们是最亲近的父母。但是,当祖国遭受困后之际,当人们的安全受到威胁之时,这些医护工作者们毫不犹豫地舍小家,为大家,成就了一个个了不起的“我”,一个个大写的“我”,也成就了团结一心,不畏艰险的中华民族精神。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而这种情怀,是来自于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还来自于他们心中那份 *** 辣的炽热的爱。
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积极参加到抗疫这场战争中每一个人,他们的身上都有为国为民的决心和不畏死神的勇气,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哪怕战疫的过程再艰难险阻,哪管疫情会威胁自己的生命,一旦他们穿上工作服,就是与那死神抗争的白衣天使。
钟南山院士不顾自身安危,彻夜奔忙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李文亮医生哪怕染上疫病躺在病床,心里想的仍是赶快好起来继续治病救人;陈薇等科学家率领技术团队日夜研制疫苗;志愿者们背着几十斤重的药水,完成每天的消杀任务,义务开车运送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太多的身影在疫情的一线闪烁着光辉,这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交相辉映。抗疫最终取得胜利,是因为有你们的参与。
我们常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他们为祖国人民作出的奉献也将得到人民的致敬。各地的抗疫工作人员凯旋后,家乡的人们在机场上致以最崇高的欢迎礼。每一个抗疫人员对国家人民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祖国也将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切的关怀回馈给你们。
在抗疫战场上,你们为国奉献,在繁荣历史中,祖国为你们自豪。所以,每一个中国人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中国。
谢谢大家!
【试题解读】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国家主席 *** 发表了二O二一年新年贺词写一篇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主题的发言稿。其中“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 *** 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应体现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写作时,观点鲜明,明确表达“什么样的人了不起”,习总书记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各行各业中都有英雄,热爱学习的人了不起、爱岗敬业的人了不起、努力奋斗的人了不起、清正廉洁的人了不起、担当作为的人了不起、默默奉献的人了不起……所有平凡的人在平凡岗位上都能绽放不平凡的光芒。其中“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可以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
【参考立意】
(1)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2)致敬英雄,共铸辉煌
(3)了不起的中国人
【时新素材】
(1)因为爱,他们在疫情来袭的第一时间,纷纷写请战书战疫情;因为爱,他们舍小家,义无反顾地拼搏奉献在战疫一线;因为爱,他们推迟婚期,带病坚持工作;因为爱,才使他们出现了夫妻、父子同奔主战场的壮举……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岁月静好时,他们如一盏盏蜡烛,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危难来临之际,这些星星点点的光亮便立刻汇聚起来,如太阳般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没有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他们不会再危难中义无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的奋战,以及不惧生死拼搏战斗的勇气。
(2)那一颗颗天下为公为民的拳拳初心遇到了疫情引发的“民生之多艰”,促使他们为国为民而自我奉献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悄然萌动与生长。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业余时间或假期都能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与儿女情长;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或许他们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生离死别的各个战场上。我们知道,在战疫第一线上的广大医护人员、军警以及所有干部群众都是普通人,也都是血肉之躯,也是每个家庭中的一个份子。当疫情来袭之时,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民族自信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强烈凝聚和集中爆发,人性中的崇善良知与 *** 员的使命感同频共振。
(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 *** 积极应对,层层防控,精准施策;全国人民听从指示,停止流动,遵守防疫制度措施;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集结驰援武汉,不惧牺牲,不怕艰苦,勇敢逆行。十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就建成使用,方舱医院也迅速完成,中国速度让人惊叹。各种物资源源不断涌向武汉,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出人出力,默默付出,无声守护。海外华侨从世界各地向祖国输送防疫物资;国际的支援也是阵阵暖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国用两个月控制了疫情肆虐,疫情下中国的凝聚力震惊了世界,中国力量、效率和责任担当震惊了世界。
哦!
重磅推荐!2021高考作文冲刺已经起航(一键定制,全年无忧))mianbaoduo.com/o/bread/mbd-ZZeXmZk=匠心打造!2021高考语文冲刺最强攻略(作文突破+古文突破+一轮复习))mianbaoduo.com/o/bread/mbd-Z5eclZo= 面包多作品mianbaoduo.com/o/bread/mbd-YZmZmJ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