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天刚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被志愿军战士那种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所折服,看的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朝鲜战争那一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打的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胆寒,不得不坐到谈判桌上解决朝鲜问题!打的全世界震动,我们的敌人不敢再觊觎我政权,我们朋友欢欣鼓舞,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高涨!正如彭德怀总司令说的: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主要说下电影里主角为什么取名叫:(伍千里、伍万里),笔者以为主角应该是:伍氏三兄弟(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猜测如下:
一、首先伍氏三兄弟这个姓:伍就是代表人民军队
伍是古代军队最基本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所以笔者认为:伍氏三兄弟的名字的字面意义就是暗指我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壮大过程,人数由少变多,力量由弱变强,故:伍百里至伍千里最后达伍万里!

众多周知:我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 *** 等名称,部队名称的历史转变见证了我军的壮大过程!由起初的两万人的起义部队经历曲折发展到后面的百万雄师!!革命的薪薪之火也随着燎原成为席卷全国的洪流!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无不应证着:只有中国 *** 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人民 *** 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军队,才是忠诚保护中国人民的武装,这可能就是伍氏三兄弟姓名要表达的意思。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 *** 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 *** 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 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 *** 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 *** 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 *** ,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中国工农革命军:1927年9月9日, *** 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 *** 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 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
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5月25日, *** 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八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 *** 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 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 *** 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 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 *** 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 *** 令其改变 *** ,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新四军: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 03万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介石取消新四军 *** 的反动命令, *** 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 *** 军谈判时被扣), *** 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中国人民 *** :1946年6月, *** 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46年9月中旬起,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 *** ,全军共组成27个野战纵队(有的称师)及6个野战旅。全部野战军61万人,另有地方军66万人。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司令。从此,我军一直称为中国人民 *** 。
二、伍氏三兄弟的理想,通过家国情怀、兄弟情义和不怕牺牲、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完成了使命的传递,表达了我国各个时期人民军队里军人们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1、伍百里牺牲的战役和地点预示着什么:从第一部开头伍千里送哥哥(伍百里)骨灰回老家可以清晰看见伍百里牺牲在了国共战争时期,隶属于华东野战军,牺牲在河南永城陈官庄,笔者查了下资料:淮海战役的发生地。根据淮海战役对于解放战争的意义,我们可以认为伍百里同志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国共战争时期牺牲的 *** 英烈们!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以不怕牺牲的壮举奠定了人民 *** 的壮大,淮海战役后人民 *** 战力已超过 *** 军队,淮海战役后不久 *** 发起了渡江战役,旋即解放全中国,新中国也即将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将要结束民国乱世,人民将要迎来稳定的生活!开始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伍百里的牺牲是作者埋下的伏笔:伍百里的牺牲为旧时代敲响警钟,预示新时代的来临!

(淮海战役注: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中国人民 *** 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是淮海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60余万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以气吞山河之势席卷 *** 军队,于1949年1月6日,我军发起总攻,激战至10日,生俘 ***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 *** 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全歼3个兵团,26个师,计26万余人。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的胜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 *** 军已无力再战,第一次 *** 军力超过国军。战略上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 *** 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 *** 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兵峰直指首都南京。政治上淮海战役后加剧了 *** 内部的争斗和分裂,蒋介石被迫下台, *** 内部已露败相,社会各阶层对于 *** 的国民 *** 失望。)
2、伍氏兄弟的家国情怀:
电影通过伍千里的转述,表达了伍百里和伍千里两兄弟前期的愿望:

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要让万里再打!(作为兄长想承担起家庭重担和保护家人的责任)。




1947年在蒙阴打仗时候已经看好了房子,准备一家人搬去两进院的新房,屋檐下可以住五窝燕子,然后给老三娶媳妇,过普通人的安稳日子。(注:淮海战役是1948年11开始的,1947年时候伍百里还没有牺牲,很可能两兄弟都去看过想要买的新房,也商量和憧憬过战争以后全家的生活。)

家里分了两亩三分七的地,作为长年飘在水上渔民的贫苦人家,革命胜利了伍家也将有自己的房和地,也将在十里八乡扬眉吐气!(这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的需求:安稳、富足、有排面)
伍千里与万里后期愿望升级:
面对朝鲜战争爆发,希望继往开来,为下一代担负战斗使命,打出一片天地,打出一段和平,打出一个安稳的未来!

作为军人在家国危难时勇于向前,不畏牺牲,;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他们希望保家卫国,能让自己家人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伍氏三兄弟的家国情怀和军人操守代表当时我人民军队普通一兵的坚定信念和高尚信仰!他们的愿望也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的愿望!
三、我人民军队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的作战任务:百而千,千而万,这里数字是虚词,表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由国内局部到全国统一,由国内走向国外,朝鲜战争的胜利让新中国名扬万里,全世界为之震动,打的西方列强再不敢觊觎华夏政权!
伍百里是国共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国家统一和新中国成立而战斗牺牲,伍千里是经过国内战争洗礼,跨出国门保家卫国牺牲于朝鲜战场,伍万里最终继承两个哥哥的遗志,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回到家乡!既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和扩大,也是我预示我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和成立后打出国门打出国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扫百年积弱,震慑了世界强国,大涨我国声势!
最后揭秘电影中穿插七连的现实作战部队为:志愿军第九兵团27军80师239团2营4连,往前追溯:
中国人民 *** 第27集团军的前身是1939年8月由胶东区党委军事部改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军区,1940年9月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942年7月改编为八路军胶东军区。1946年,胶东军区的主力部队进军东北(后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1军);余下的第5师、第6师和警备第3旅于1947年3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许世友任司令员,林浩任政委,各师旅分别改为第25、第26和第27师。该纵队成立后,转战于山东及整个华东战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第9纵队是主攻部队之一。而奠定该纵队在华东野战军主力地位的是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第25师73团首先突破坚固城防,俘虏国军陆军上将王耀武,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光荣称号。在淮海战役中,该纵队参加了碾庄围歼黄伯韬兵团、于双堆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
1949年2月,第9纵改称中国人民 *** 第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各师分别改称第79、第80和第81师。在渡江战役中,该军作为上海战役的主力,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在上海战役中,该军率先突入市区,不顾自己蒙受巨大伤亡,对盘踞苏州河对岸的敌军坚持不使用重武器,发动群众支援,开展统战工作,迫使敌军放下武器投降。上海解放的当夜,该军上自军长下至马夫全部露宿街头,秋毫无犯。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二十七军随第九兵团(兵团司令:宋时轮)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军长彭德清,副军长詹大南,随即参加了第二次战役。第80、81师在长津湖与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兵第7师交战,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浴血奋战,歼灭了美步兵第7师第31团、第32团第1营和师属第57炮兵营共1个加强团4000余人,并缴获第31团团旗,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全歼美陆军一个完整团建制的范例。

创作收集资料不易,请各位看官点赞、点评,发表你们宝贵意见!祝新年大吉大利、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