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盘」好均衡!外食族吃出健康有诀窍
台湾外食人口众多,许多民众为了避免煮饭的麻烦,喜欢在便当店、自助餐等地方购买餐点。其中,自助餐由于菜色多元,受到不少外食族的欢迎。不过,如果没有正确拿捏米饭、青菜、肉类的份量,很容易吃进过多热量和脂肪。美国农业部推出「我的餐盘」(My Plate)概念,民众不妨学起来,下次前往自助餐夹菜时,就能正确选择各种食物的份量,外食族也能吃出健康!
美国农吵祥纯业部推广「我的餐盘」(My Plate)概念,建议民众均衡摄取各类饮食。(图片/取材自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脸书)
外食容易饮食不均 恐引发中风高血压
一般来说,外食普遍都有肉类和油脂过多、蔬菜水果过少的疑虑,无形中造成外食族饮食不均衡,热量、油脂和钠的摄取量偏高,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则不足。长期下来,容易引起体重过重、高尿酸、脂肪肝、高血脂宴游、便秘等问题,导致罹患中风、高血压、痛风的年龄层逐年下降。
「我的餐盘」吃出均衡 多吃蔬果全谷类
为了减少热量摄取,许多外食族只吃蔬菜,而不吃淀粉类和肉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各类食物按照份量比例均衡摄取,才能吃出健康。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就推出「我的餐盘」(My Plate)饮食概念,建议民众均衡饮食、多吃好食物、少吃坏食物。所谓「好食物」指的是多吃蔬果、主食中有一半为全谷类、奶类选择低脂或脱脂。「坏食物」则是含钠量较高的汤、面包、冷冻食品等。
蔬果份量占一半 挑选各种颜色种类
「我的餐盘」将盘子分成4个区块,其中的2个区块(占整个盘子的一半)为蔬菜和水果,蔬菜的摄取量应占整个盘子的30%,而水果占20%。国内营养师王子南补充,由于不同蔬果含有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因此,民众应选择各种不同颜色和种类的蔬果,才能摄取到丰富的营养。
五谷杂粮应占主食一半 搭配低脂乳品
盘子的另外一半,则是用来盛装主食类(谷物)和蛋白质类(豆鱼肉蛋)食物,建议主食类的份量应占整个盘子的30%,其中至少有1/2选择五升咐谷杂粮,增加营养素膳食纤维的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则建议摄取约3两的份量,占整个盘子的20%即可。另外,餐盘之外建议摄取一杯220c.c.的脱脂或低脂奶类。
身体要想健康,必须均衡营养,肉类和蔬菜应该保持在多大的比例呢?
从食材的比例上来讲,肉类在15%,蔬菜在85%就可以。这样的一种营养搭配方式,会更利于人们的消化和吸收。而且人体本身就适合吃素,人体的设置不适合吃肉。所以雹握氏素食会更加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同时素食的营养也会容易的到达体内,被体内所吸收所运用。
多吃素,能够更健康。
我们每天的食物当中,素食的比例占到75%,同时素食的食材比例选择的种类多一些,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来讲非常有益。而且吃饭的顺序也是先吃一些素食,稍后再吃肉的,有一些皮空人把这个顺序搞反了。先吃肉后吃素,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形。吃素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健康生态的素食,我经常也会吃一些无污源散染残留无农药残留的生态的蔬菜。
少吃一点肉,因为有些肉确实不健康。
因为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农户为了使动物快速的生长能够卖到钱。他们会给这些动物吃一些激素或者是能够促进动物生长的饲料,但是这些饲料会有害动物的健康。因为它不是正常自然生长中的动物是被促进生长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身体不健康,肉质也会不健康的。
所以懂得这些健康之后,你会自己做到少吃肉多吃素的。而且我也会经常分享给我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多懂一些健康的知识,也希望他们的身体都能够更健康。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则誉满天下,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为大家整理好了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1
早餐、午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值应该是30%:40%:30%。
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 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 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零食作为一曰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人 全天能量摄人之中。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
早餐的营养搭配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散瞎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午餐的营养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
晚餐的营养搭配
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2
一日三餐的营养比例
一天最佳的饮食比例为早餐:中餐:晚餐=3:4:3
午餐吃饱不易胖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胃肠道经过一夜的休整,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已极度匮乏,此时需要我们及时补充能量及全面营养,以维持大脑能量供给,保证全天工作效率。此外,早晨空腹时在胆囊里贮存了一夜的胆汁中的胆固醇容易过饱和,及时进食可 *** 胆汁分泌及胆汁中胆固醇的排出,从而防止胆结石。因此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
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从早餐中得到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还要为下午准备需要的能量,因此午餐一定要吃饱。另一方面,每天的中午时分体内胆固醇合成的酶活性最低,因此中午吃饱也不易发胖。
而相反地,胆固醇合成的酶活樱培性在晚上逐渐升高,午夜12点达最高峰。因此,晚餐吃得过饱再加上活动量较白天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肥胖和血脂异常等,加上晚餐过饱容易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不建议在晚上吃“大餐”。
都市白领容易吃出亚健康
对于忙碌的都市白冲颂空领来说,中午只能匆忙吃饭,晚上回家才能吃顿好的,长期这种吃法是不健康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疲劳、失眠、腰酸背痛、手脚麻木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甚至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一般我们建议早餐占全天能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包括粥、粉、面、包、粗粮等碳水化合物,以及鸡蛋、牛奶、豆浆、肉类等优质蛋白质,如条件允许再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则更好。
白领一族中午就餐大多选择就近的单位食堂或餐馆,午餐首先应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等。这样才能提供脑力劳动所需要的糖分,应注意避免含蔗糖较多的食物,如甜食、饮料等容易引起肥胖及影响食欲。此外,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豆制品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青菜、瓜茄等。在外就餐难以控制用油量,不建议再选择油炸、煎烤的油腻食物或热量过高的西式快餐。注意盲目减少米饭量而增加肉类摄入反而不利于控制体重。
晚餐建议在家就餐,清淡、少油饮食,营养搭配和中午相似。由于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我们建议三餐适当摄入粗粮,使血糖更稳定,大脑中的糖来源更持久。粗粮可选择玉米、红薯等。另外,三餐时间尽量固定,避免长期不规律进餐导致胃病。
一日三餐饮食搭配比例3
科学搭配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一日三餐比例
一日三餐比例
一日三餐比例, 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这个传统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天最佳的饮食比例为早餐:中餐:晚餐=3:4:3。下面跟我一起看看一日三餐比例。
一日三餐比例1
中国人一日三餐三大营养素合理比例
在我国,人们通常是习惯一日三餐。一般来说,人们早晨起床后不久,食欲较差,为了工作要摄人足够的热量,可选用体积较小而富于热量的食物,摄人全日总热量的30——35%。
午餐前后都是工作时间,既要补足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应摄人全日总热量的40%。晚餐后是休息时间,摄人的热量应该稍低,占全日总量的25—30%即可。
早餐和午餐可以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晚餐可以选含糖的食物、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晚上还要从事工作的人可以不受晚饭吃少的约束乎洞,但应结合生理状态和劳动的需要,合理地分配每餐的摄入量。
一日三餐比例2
一日三餐的营养比例
午餐吃饱不易胖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胃肠道经过一夜的休整,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已极度匮乏,此时需要我们及时补充能量及全面营养,以维持大脑能量供给,保证全天工作效率。此外,早晨空腹时在胆囊里贮存了一夜的胆汁中的胆固醇容易过饱和,及时进食可 *** 胆汁分泌及胆汁中胆固醇的排出,从而防止胆结石。因此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
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从早餐中得到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还要为下午准备需要的能量,因此午餐一定要吃饱。另一方面,每天的中午时分体内胆固醇合成的酶活性最低,因此中午吃饱也不易发胖。
而相反地,胆固醇合成的酶活性在晚上逐渐升高,午夜12点达最高峰。因此,晚餐吃得过饱再加上活动量较白天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肥胖和血脂异常等,加上晚餐过饱容易增加胃肠负担、影响睡眠,不建议在晚上吃“大餐”。
都市白领容易吃出亚健康
对于忙碌的都市白领来说,中午只能匆忙吃蚂顷滑饭,晚上回家才能吃顿好的,长期这种吃法是不健康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疲劳、失眠、腰酸背痛、手脚麻木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甚至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一般我们建议早餐占全天能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闷腊包括粥、粉、面、包、粗粮等碳水化合物,以及鸡蛋、牛奶、豆浆、肉类等优质蛋白质,如条件允许再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则更好。
白领一族中午就餐大多选择就近的单位食堂或餐馆,午餐首先应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等。这样才能提供脑力劳动所需要的糖分,应注意避免含蔗糖较多的食物,如甜食、饮料等容易引起肥胖及影响食欲。此外,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豆制品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青菜、瓜茄等。在外就餐难以控制用油量,不建议再选择油炸、煎烤的油腻食物或热量过高的西式快餐。注意盲目减少米饭量而增加肉类摄入反而不利于控制体重。
晚餐建议在家就餐,清淡、少油饮食,营养搭配和中午相似。由于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我们建议三餐适当摄入粗粮,使血糖更稳定,大脑中的糖来源更持久。粗粮可选择玉米、红薯等。另外,三餐时间尽量固定,避免长期不规律进餐导致胃病。
一日三餐比例3
最健康的一日三餐怎么吃
首先,一日三餐需要做到科学定量。目前科学的食量比例为3:4:3,及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
但是,对于不同的人群,因其身高、体重、身体质量及日常消耗不同而有所不同。成年人一天需摄入的热量约1500-2000大卡(其中每克脂肪含热量为9大卡;每克碳水化合物含热量为4大卡;每克蛋白质含热量为4大卡)。而对于性别又有差异:一般女性每天需要1500-2000大卡,一般男性需要2000-2400大卡。对于比较特殊的人群,比如,孕妇应该增加蛋白质主食类的摄入;工作量较大的人群,应该增加糖类和奶类的摄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求结合科学的食量比例来制定适合于自己的食谱。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时间 。
科学发现,一般的,混合食物在肠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为5个小时,所以两餐时间间隔为5个小时为好。一般的,比较科学的进餐时间为:早餐:7点至8点 ,午餐:12点至13点 ,晚餐:17点至19点 。
普通成人早餐所占的热量比例为30%。
按照2000大卡来计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600大卡。食物的选择:主食,如面包,馒头,粥,面食。这些食物包含的淀粉多,满足能量的摄入;还需要增加适当的蛋白质类食品,如:牛奶,豆浆,鸡蛋等。
普通成人午餐所占的热量比例为40% 。
按照2000大卡来计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800大卡。食物的选择:主食,主要是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制品(如馒头、面条、大饼、玉米发糕等)。一般在150-200克左右。副食,主要是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一般在240~360克左右。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普通成人晚餐所占的热量比例为30%。
按照2000大卡来计算,应该摄入的热量约为600大卡。由于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食物的选择方面应该是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主要有,米饭、稀饭、面食、少量油脂食物(如鱼类)、蔬菜、水果等。主食类满足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蔬菜水果则可以满足纤维的摄入,从而有益于消化。
除了正餐(一日三餐),适量加餐 。
早餐后10点左右,补充适当的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如水果;午餐后15点左右,这时人体中葡萄糖的含量已经降至午餐后的最低点。因此,你可以吃一些坚果、爆米花、干鲜水果等食物补充。 晚餐后不建议加餐,因为晚餐吃得太撑,不益于食物的消化,对肠胃也不好。
每天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是保证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 。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如跑步,打球,散步等,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强身健体。注意的是,对于运动量大的人群,相应的所需的热量应该适当的增加,同时制定适合自己的食谱,相信,健康将会伴你一路前行。
如何保证每天饭菜营养均衡?
早上甜味水果加牛奶或者豆汁或者鸡蛋粥,或者一个鸡蛋 ,只有蛋糕面包 。或者可以仿照广州这边的早餐来安排,这边的早晨非常丰富,营养均衡又好吃又很成熟锋耐的早餐。甜味水果主要是西瓜 、猕猴桃、 苹果。午餐吃饱就好裂基搭,荤素搭配合理就行。下午茶可以吃蛋糕、牛奶 、果汁、 水果 、糕点果脯。晚上啊吃少喝粥多吃蔬菜,黄瓜可以减肥 ,可以和饭一起吃 ,可以代替饭 ,也可以睡觉前一个小时可以吃点水果 睡不好睡觉前可以喝杯牛奶不要喝太多。主要以蔬菜水果多吃,荤素搭配合理 ,营肆拿养均衡。
早中晚三餐健康比例
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3
一般来说,起床后2030分钟再吃早餐最合适,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消化吸收状态也在最佳水平。早餐前最好摄入至少500毫升水,既可帮助消化,又可为身体补充水分、排除废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如今,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早餐吃的少、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饱”的倒金字塔式的饮食方式。而且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鸡、鸭、闭扮鱼、肉、蛋摆满餐桌,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轿神灶物,会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强,极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和血瞎源栓的形成,还可导致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处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热量供应集中在晚餐,会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岛负担,促使胰腺衰老,最终发生糖尿病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