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原创范文丨​​找到心灵的归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原创范文丨​​找到心灵的归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原创范文丨​​找到心灵的归处

(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2020河北事业单位】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由钟芳蓉专业选择引发的思考”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章。(25分)

要求:1.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论证有力,结构严谨,表达流畅;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不少于800字。

丨思路提纲丨成公原创

中心论点:做出无悔的选择,找到心灵的归处。

分论点一:选择热爱,奔赴心灵归处。

分论点二:选择坚守,扎根心灵归处。

分论点三:选择奉献,照亮心灵归处。

丨原创范文丨成公原创

找到心灵的归处

——由钟芳蓉专业选择引发的思考

成公申论 安青青

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将研究保护作为终身事业;故宫文物的修复员,把守望传承当作无悔追求。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人生态度——“选择你爱的,爱你选择的”。钟芳蓉以高分选报冷门的考古专业,其实也是在追随这些精神榜样。这个选择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用钟芳蓉自己的话说:这样的人生选择,为的是“找到心灵的归处”。

选择热爱,奔赴心灵归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钟芳蓉以总分676分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一些网友觉得屈才了。对此,钟芳蓉表示,她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毅然择其所爱。既然热爱,何妨执着?正如她所追随的樊锦诗先生,也是凭着一腔热爱,选择了做敦煌文化的守夜人,做中国学术的守望者,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她说:“我心归处是敦煌。”这也告诉我们每一位追梦人,要想找到心灵的归处,就要选择奔赴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选择坚守,扎根心灵归处。“志在顶峰的人,不会在半坡退却。”心之所向,也是我们每个人用一生所坚守的事业或梦想。钟芳蓉被樊锦诗先生所感动,因为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一守就是五十年,这种坚守的品格深深吸引了她。其实,任何一项事业要有所成就,都需要坚守。居里夫人从一吨工业废渣中提炼镭,一锅一锅地煮废渣,一刻也不停地搅拌……日复一日,整整奋斗了35年。正是靠着这样的坚守,才终于提炼出了镭元素。可以说,不懂得坚守的人,注定心无所依;懂得坚守的人,才能找到心之所向。

选择奉献,照亮心灵归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一代代国家功勋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危难之际不计名利毅然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离别妻儿走向大戈壁开拓祖国核事业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都在奉献中找到了真正的心灵归宿。钟芳蓉在给樊锦诗先生的信中说,自己要“选择为考古献身”。从钟芳蓉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精神的赓续。唯有奉献,才能不负青春,作为当代青年,更应向钟芳蓉看齐,去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青春。

古有陆游“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的感喟,今有叶嘉莹先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慨叹。“此心安处是吾乡”,对初心的炽热奔赴,对选择的执着坚守,对事业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心灵有了最好的归处。

更多原创范文丨​​找到心灵的归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