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公务员行测言语出题来源(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公务员行测言语出题来源(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公务员行测言语出题来源(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

从我还是个公考小白时,我就一直坚持整理错题,可以说错题集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没有之一,我也敢说我错过的每一道逻辑填空都可以在我的错题集里找到记录。

对于备战明年春季联考的小伙伴来说,整理好每一道错题绝对是值得推荐的~!

只要你有至少2个月以上的备考时间,那么错题就一定要整理!每一道都要整理!既然你会错这一道题,那么就说明了有问题的存在,哪怕是你看错了选项、看错了字词、勾错了字母,这都叫做失分点,是会让你吃大亏的坏习惯,那么就值得你用文字记录下来!

哪怕只是一句提醒自己的话,把它写下来,就减少了下次再犯错的可能性。这样慢慢地查漏补缺,再反复翻看加深印象,知识网的漏洞就会越来越少了。

先从逻辑填空开始,直接上图具体向大家展示一下我的错题集~

总体上来说,逻辑填空的题干都不长,所以我先抄写一遍题干文段和选项,用黑笔勾我选的错答,蓝笔勾正答,整理时用蓝笔写解析。红笔字迹是第二次看错题时的添加,粉红荧光是第三次看时的勾画。

第一次的蓝色解析是自己看了解析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了我选错题的原因、为什么选正答的原因、为什么我没有选对、怎么才能想到正确思路;

第二次看时大概会隔一段时间,再看时理解会变深,所以会产生新的感悟,这时用红笔写出来;

第三次看时几乎就把题理解透了,所以只是用荧光笔勾画出这个题的特色思路、独特考点或其他的借鉴之处;

第四次看时,就只看红色和粉红色部分了,考前一天看错题集就很快了,很快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华积累和自己易错之处都快速浏览一遍。

解析怎么写?

01

绝不照抄标准解析,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错因写分析

机构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面向所有人的,可我们每个人做错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思考的角度也见仁见智,那么我们就要先去理解标准解析,然后返回来看自己当初选择错误答案的原因是什么,是词语意思不懂么、标点符号没注意么、文段结构没分清么、关键词没注意么、读题太快没看清关联词么等等,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如何去理解,给我的教训和启示又是什么,要给这道题考点分类的话,它属于什么考点。

比如上题选择D项的“监督”和解释,我忽视了结构上的对应和常识性的知识,没有理解透彻“任何微小的”这个定语的作用,直接凭第一眼的印象选了C的约束,对于“监督”和“约束”这两个词的理解不重视,越是常见的词越是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在标准解析里是没有的,都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

得到的启示就是“不要太主观化、常识化了,有些‘想当然’的反而经不起推敲。” 我把这道题归为了以定语为突破口的题型,这在我之前的逻辑填空狙击帖里也提到了。

这些都要用文字总结出来,因为时间久了就会忘的。

02

充分思考、多多联想知识点

本来做错题集的目的就是积累嘛,所以能尽量多的拓展和思考自然是很好的。通过一个题,想到了什么就不要搁置不管,要上网查清楚,比如这个题选项里有个“干扰”,我就想到了近义词“干预”、“干涉”,大致能体会差异是什么,但是还是不太确定怎么把这个差异表述出来,所以我就上网查了,然后补充在了这道题下边。

红色部分写的是第二次时翻看的笔记,红色部分一般都比较具有普遍性,而不仅仅是只针对某道具体的题,比如这里我写的就是“意思相近的词多考察程度。一定要记住词语的几个分析角度,找思考的切入点”。

03

经典题也值得记录

这是2010年的一道真题,是我第一次做对了的,但是事后看真题卷的时候发现这道题其实还挺有难度,包含的考点也很多,所以我也记录了这道题。到这个时候,自己也会不自觉的分析考点在哪里、易错点是哪里,也就是站在出题人的立场上去写分析。

04

题干太长咋办?选择性的摘取题干

逻辑填空部分最好是能够把题干抄写完整,因为逻辑填空的题干相比片段阅读和定义逻辑判断来说是比较短小精悍的,每一个字词句被给出的理由都是很充分的,出题人不会平白无故给出一句无用的话,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一些信息暗示。但是也不排除题干实在太长、抄写太累而且还没有必要的情况,那么可选择性的摘取错的地方,只要你自己后期能看懂就okay。

05

国考真题值得记录

国考真题每一道都很经典,没有完全考察词语辨析的题,每道题都会多多少少通过题干的暗示得出答案,所以我把能找到的历年国考真题都一一这样分析了。

这就是我的逻辑填空错题分析方法了,也是除了图推类推以外唯一一个纯手抄的错题集,其他模块我都只是零零散散记录的,但是逻辑填空这一块绝不含糊,真的需要久久为功才能有质的突破。

或许一个月两个月都不会有“看得见的进步”,但是我坚信,只要一直这样刷题、整理、翻看、再继续刷题的循环下去,逻辑填空部分一定会慢慢提高的~

做错题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坚持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毫无灵魂的、啥也别想!

就一直整理就好了,“毫无灵魂”不是说不思考、只机械的抄题,而是说别去想我今天做了多少页多少题、感到有多少的成就感、还需要做多久错题、怎么分数还不上升,这些都不去想,你就一道接着一道做就好了,这不是一个可以结束的过程,而是厚积薄发的“厚积”阶段,你就认真做好每道题就可以了,结果自然会慢慢出现的~^u^

我在国考备考时间还很充足的时候,会拿晚上的时间来专门整理这一天的错题,绝不把错题留到第二天去整理,我会一边整理错题一边看电视或者听歌或者跟家人聊天,这样抄写题的时候就不会太无聊,反而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整理错题也不累。而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太多的错题需要整理了,而是以看错题为主,晚上的时间就拿来写申论。

这是我的逻辑填空错题集,写完了满满两本~是我现在逻辑填空这一模块的主要复习资料。也建议大家买厚一点的、贵一点的本子来记录,尽量少拿零散的纸或者几块钱买的那种很薄的小本本来记,这样可以鼓励自己一直把错题整理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自己写解析的话,还可以鼓励自己多翻看几次,毕竟是自己动脑动手制作出来的、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宇宙无敌精华资料,后期看起来也是很得劲的~比看别人整理的逻辑填空必看词语辨析什么的有劲多了~

关于片段阅读部分,我一开始真的是too young , too naive,居然老老实实的也这样去整理了...

我那时坚信,只要我坚持、只要我努力、只要我勤奋,我一定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BUT!!!真实情况往往是:

抄了大半天才整理完2道题,而且气人的是,答案的理解通常就只需要一两句话而已!可单抄这两句话吧,少了整个文段的框架支撑,时间久了也不记得。于是纸版没整理多久,我就换成了电脑端,用onenote软件整理。

之前看其他小伙伴的截图,和我的one note页面好像不一样,可能是系统不同的话软件页面也不一样吧,我这是苹果系统的one note页面,但是应该都不影响操作,大致的功能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在这软件里我分的模块就很细了,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的整理方法也差不多,绿色是我第一次选的错误选项,红色是正确答案,紫色是我自己写的分析,题干加红部分是关键词句。

左边的标记如“8.11(22)”的意思是,这个文档里是8月11日这一天错的题,数量是22道,这便于我后期安排错题复习进度,比如今天我就重看8月11-14号的这22+13+27共62道题。

或许有的题正确率很高,但是如果我错了的话,就说明它对于我的知识储备来说就是一道难度,那么我就会把这道题看很久,把它分析透彻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片段阅读的整理速度往往是很慢的,因为它涉及整个文段的结构,把答案选出来了我也会再体会一下这个文段,把具体的一道题抽象为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然后另外开个新的文档不断的补充进去。

整理完了后,更重要的还是不断的去翻看和不断的添加自己的思考、感悟,再从具体的某道题上升到普遍的做题规律,举一反三,这就是做错题集的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错题整理的技巧,那么在整理错题过程中,也一定要提高效率。千万不要把时间用在手抄上。

就比如前期(看到我的笔记应该知道),我就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手抄,导致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效率也不高。

后来一个朋友推荐了错题打印机,错题直接打印出来,干脆整洁,再用笔去标记,整个人简直舒畅!

直接打印贴到错题本上,效率翻倍!

不要贪便宜,我就在双11在拼夕夕上买过一个

质感完全不行……就干脆送正在读小学侄子了。我用的是印先生,高清丝滑。随需随打的感觉简直不要太棒!

印先森官方M02s高清错题打印机照片手账智能学生智能p2天猫¥348.00去购买​

当然,如果有打印机的话,也可以将题目截图然后复制到文档里打印,同样也是可以的。就是有麻烦,而且多了一步就很难坚持下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也这么干过。

错题本怎么复习?多久复习一次?

最后!

只整理不使用错题,这是很多人的一个通病!

很多人整理完错题之后,就再也没有多看错题一眼,连翻看都懒得翻!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做了错题本也没有用的主要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复习的不够,做错题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复习,做好了却从来不复习那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整理错题呢?如果不去复盘,纵有一万个错题本又有什么用?

是为了改错时的那种 *** ?改完错题后,把题目整理到自己的本子上,看着厚厚的一本非常有安全感?

还有部分人觉得整理完的错题自己都已经会了,反复看就是浪费时间。刚整理完的错题你是肯定会那道题的思路,可是十天后呢??一个月后呢??考试的时候呢??

承认吧,咱就是个智商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遗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麻痹自己说自己已经掌握了。

俗话说书是越读越薄的,错题本也是!!!先由薄变厚,错题越来越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再通过不断的复盘,复习错题本,很多错题逐渐从错题本中淘汰,是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

我的习惯是每周周末定期复习一次。每次复习后,做对了,就在旁边划一个小√;错了就划x。连续三次做对就可以划掉这道题目。连续三次划x,这道题就属于特别关心了,需要重点关注。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这并不是先天具备,而是通过后期不断训练最后形成习惯。整个过程刚开始会有点难,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真的很香!!!尤其是考前几天,真的能从错题本里获得快乐和自信!

OK!关于错题就到这里!手机打了4000多个字,觉得有用给个赞,么么~

更多公务员行测言语出题来源(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