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西南大学歌曲(西南大学校歌歌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西南大学歌曲(西南大学校歌歌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西南大学歌曲(西南大学校歌歌词)

本文目录一览:

罗庸作词,张清常作曲的西南联大校歌

歌名:满江红,演唱:西南联大校友

作词: 冯友兰、罗庸  ,作曲:张清常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扩展资料:

歌曲影响

校歌深刻指出了中华民族的中兴大业需要大批的杰出人才,勉励师生们要努力教学和学习。校歌采用的词式和韵与民族英雄岳飞千古绝唱《满江红》相同,富有感情的旋律,激扬悲壮,对联大师生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几十年过去,现在联大校友每当聚会,必定要高唱校歌。杨振宁曾在西南联大纪念碑前指挥家人动情高唱联大校歌。

1988年,为庆祝西南联大暨云南师大建校50周年,杨振宁又题辞:“中兴业,需人杰”。2002年,西南联大成立65周年,杨振宁再一次题辞:“千秋耻,终已雪;中兴业,须人杰”。联大校歌对联大师生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img]

西南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作为大二老萌新,我推荐2014级郑人予和吴宓先生

郑人予 2014级,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专业,2016年校歌赛专业组亚军,《星动亚洲》第三季学员,《明日之子》X少年计划。缙云苍苍,嘉陵泱泱,山高水长,养育栋梁。”西大校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郑人予对西南大学校歌重新编曲,将原来铿锵的曲风转为优美婉转的古风,彰显了西大源远流长的历史,古风版西大校歌由郑人予演唱,清澈的声音与婉转的古风相结合,朗朗上口,另有一番风味。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郑人予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舞台的脚步,参加了《我想和你唱》、《明日之子》和《星动亚洲》等节目。他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了《星动亚洲》第三季,并在第一期就以原创歌曲获得导师尚雯婕的青睐,“他的歌有东西,会通过旋律和歌词去表达。挖掘自己的天赋,多写一点,会发现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宇宙。”

吴宓,陕西省泾阳县人。初名玉衡,后改名陀曼,字雨生(又作雨僧),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吴宓先生是一位教育家,在比较文学教育,国学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主办过《学衡》杂志,在十几个学校担任过教职,培养出的学生不计其数。在生活中,先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真诚直白是他的一大特点。他几乎没有积蓄,因为他不仅资助了很多朋友,还资助学生、同事渡过难关。文革时期被迫害,但是他无论何时何地,一旦事关人格、大节,吴先生特有的浩然正气,舍生成仁的君子之风,就体现出来。吴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可敬的人,是一个

真正活过一生的人。

西南大学真的很棒,在这里会遇见各种各样优秀的人。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歌中挟.殷.莘.森分别的读音?

挟字,拼音为[xié],{声调第二声-阳平},

殷字,拼音为[yīn],{声调第一声-阴平},

莘字,拼音为[xīn],{声调第一声-阴平},

森字,拼音为[sēn],{声调第一声-阴平},

扩展资料:声母就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西南联大校歌的校歌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行曲

【引】词:冯友兰

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顾同心同德而歌唱。

【校歌词】《满江红》词:罗庸、冯友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勉词】词:冯友兰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

【凯歌词】词:冯友兰

千秋耻,终已雪。见雠寇,如烟灭。大统一,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神京复,还燕碣。 1、尽笳吹弦诵……尽(音紧),纵然,尽管;笳,即胡笳,古代塞北和西域流行的管乐器,笳吹,泛指音乐活动或文化生活;弦诵,古代学校里用弦乐器和歌唱配合学生朗诵诗词,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2、山城……当时系指昆明。解放后才称昆明为“春城”,称重庆为“山城”。3、情弥切……弥,更加;指联大师生虽然生活在环境安定的昆明,但报国之情更加迫切。4、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即使。成,古时称方十里之地为一成。三户,犹言只有几户人家。此句的意思是:即使战斗到只剩几里土地,几户人家,我们打败日寇的雄心壮志仍不折服动摇。5、多难殷忧新国运……殷,深切的、深情的;殷忧,即深忧。新,更新(动词)。此句含义是:祖国灾难无穷,忧患深重,我们一定要更新祖国的命运。6、动心忍性希前哲……动,打动,激励,振奋;动心,激发理想,振奋精神。忍,克制;忍性,行事时能控制情绪,不任性,喻目标坚定。动心忍性,精神振奋而行事坚定。希,通睎,仰慕,崇敬;哲,志士仁人,才能识见超常之人。此句含义是:值此国家危亡,人民多难之秋,必须振奋精神,坚定方向;学习前辈志士仁人,踏着他们的足迹,跟敌人斗争到底。7、复神京……复,收复,光复;神,神圣的;神京,指北京。  8、燕碣……燕(音烟),北京附近的燕山;碣,天津附近的碣石山。燕碣,代表京津地区。

西南大学的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整体呈圆形,白底蓝字。主体图案为西、南、大、学四个字的小篆体组成一口象形大钟。钟的下面是 *** 数字“1906”,代表西南大学最早的办学源头——1906年创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圆环低端文字是西南大学的英文。

钟型校徽的内涵是:钟通常放置于高处,且声音洪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且能传千里之遥。钟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很高,有“黄钟大吕”之说,寓意西南大学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也暗喻西南大学办学精神之源远流长。 校训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校训的内涵:“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是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绩镛先生所题。川东师范学校源于西南大学最早的办学渊源川东师范学堂。“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着,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朝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着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作为校训,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外,还来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编选出来,又容易变更的文字。对学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着盛大,继承百年老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创西南大学的光辉未来”;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弘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 大学精神 “特立西南、学行天下”

大学精神的内涵: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百年耕耘,含弘光大;恰逢西部开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综合大学,以“西南”冠之,顺天应时,顺地应民。因此,西南大学乃取西南之独特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以其所学、所研、所育反哺于西南,服务于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即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孕育的独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彰显。

“特立”源于《礼记·儒行》之“特立独行”语,喻君子之高洁品质。用为西南大学精神,“特立”二字应有两解:其一是以西南大学所处西南之天然优势、以西南之独特资源养我学术、育我英才,助我“挺立”于优秀大学之林;其二是西南大学学人素以先贤儒者修身治世、宁静致远,通贯天、地、人三才之品性而“挺立”于世。

“学行”源自《荀子·儒效》“学至于行之而至矣”,扬雄《法言·学行》又曰“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可见,学习知识、教书育人若止于立言著述、传道授业,即属等而下之;其最高境界应为勤于践行,而后方可明辨是非,以所学为社会所用,如此,是为“圣人”。用为西南大学大学精神,“学”之一解应为继承传统、精于学术;二解应为继往开来、致力创新。“行”在此也有两解,一指躬行、推行;二曰德行、操行。因此“学行天下”一方面是指做学问、培养人才,使其所研究成果推行于天下,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天下。另一方面,“学行天下”是指西南大学师生于百年中因受西南自然人文滋养而形成道学兼修、厚德养学之品质,化为兼善天下、普惠大众之行动。

即是,西南大学由其成于西南之“特立”品质升华至大学精神之一般性和普适性,以其“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英才”所“特立”之成就,“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既蕴涵了西南大学时空特征、独特资源之实际,也规定了西南大学的发展路向和价值追求。 校歌 《西南大学校歌》词:曹廷华(西南大学教授)、曲:刘青 校赋 西南大学赋(西南大学文学院曹廷华教授) 校花、校树 校花:玉兰

校树:樟树

西南大学附中校歌是什么?

歌词(歌唱版),曹廷华等词,刘 青 曲。

缙云苍苍,嘉陵泱泱。山高水长,养育栋梁。

岁月悠悠,学海茫茫。大成博雅,养育栋梁。

代代薪火承传。处处桃李芬芳,处处桃李芬芳。

志在五湖四海。铁肩炼而担当,铁肩炼而担当。

西南大学,我的摇篮我的殿堂,崇德尚善,创我荣光!

西南大学,我的青春我的起航,求实追梦,成就辉煌!

创我荣光!成就辉煌!

《西南大学校歌》于2011年,根据校长办公会意见,委托文学院曹廷华教授再次撰写校歌歌词,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多人修改后,委托著名作曲家刘青老师作曲,并由北京专业团队制作了演唱版和伴奏版,并与2012年4月27日在西南大学青春缙云网上首次正式发布。

创作过程:

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曾在原两校校歌基础上,公开征集校歌词曲,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确定。

2011年,根据校长办公会意见,委托文学院曹廷华教授再次撰写校歌歌词,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多人修改后,委托著名作曲家刘青老师作曲,并由北京专业团队制作了演唱版和伴奏版。

学校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校歌MTV版,委托音乐学院师生在学校纪念建团90周年晚会上试唱,受到学生欢迎。MTV版校歌在学校电视台已播出两周,反响良好 。

内容来源-百度百科-西南大学校歌

更多西南大学歌曲(西南大学校歌歌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