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你见过吃人的宅子嘛?传说啊,中国有一种古建筑名字叫做铁宅,虽然叫做铁宅,但是却并非是由铁打造而成,还是正常的土木结构,只有地基是砖石。
但也就是这么一个宅子,号称只要是人进去就会消失不见,那么这个宅子到底是有什么呢?为什么会如此的神奇?难不成还真的会吃人?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铁宅,名字虽然包含铁字,但并不是说它就是纯铁打造而成的,而是一种称呼而已,而这种房子多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尤溪县。
首先这个房子还是纯粹的古代的那种土木房子的结构,只有地基是砖石,看上去非常的古典,充斥着文人的气息。
虽然看上去有一些年代感,但是可不要认为这种房子就是弱不禁风,如果你这么说的话,会引起当地房屋主人的不高兴的。
既然敢这么号称,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实力的,屹立几百年都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征服它。
甚至是关于它的存在本身也流传出了一个小故事:在民国时期,因为正是处于大清王朝覆灭,而民国初建的过程,法度不全,因此社会动荡不堪,匪患自然也十分严重。
有很多的人都因为活不下去,或者是被一些兵油子给欺辱,最终选择了落草为寇,成为了为祸一方的土匪。
当时就是在尤溪县这一带有一帮子土匪准备打家劫舍,而且恰好地就看到了铁宅的存在,因为铁宅的外观是方方正正的,后半圈的围廊都拱卫了起来,非常美观,尤其是在当年那种动荡不堪的年代,谁家的宅子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
于是土匪们自然而然地就兴奋了起来,在他们看来,有这样的宅子的一定是一处大户人家,自己如果能够将这家人打劫了不就直接发了,于是兴冲冲地来到了铁宅的入口处,看到一道大铁门,当时的土匪也没有多想,直接一连串的机枪射了上去,但是铁门却丝毫没有任何的变化。
不信邪的土匪头子带着人来到了铁门面前,刚一伸手想要去触碰铁门却被铁门上突然地冒出来一股热油给烫得哭爹喊娘的逃跑了。
等到这一伙贼人走了之后,附近的村民依旧在田地里继续种地,但是没过一会,又有一伙土匪偏偏就不相信这个邪,果断地选择了前来进攻。
眼看着马蹄上和叫嚣声音不断地靠近,在田地里耕种的农民急忙地躲了起来,并且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对着旁边的大石头敲了几下子,宅子里面的人听到了这种声音立刻将铁门给关闭了。
这一伙贼人明显地比刚才的那一伙贼人强大许多,带着武器装备也之前的贼人能够比较,这伙贼人不断地吵闹着,最终不仅仅是机关枪用了上去,还让人不断地强攻,最终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下这才勉强地通过了铁门的防线。
进入了宅子里面,但是进入到了宅子里面并没有土匪们想象的那样,满地的宝贝,或者一群人瑟瑟发抖地躲在一些角落里面,看着他们这一帮子凶神恶煞的土匪,反而是异常诡异的安静,刚才还跟他们作对抵挡他们进攻的那一群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整个宅子里面空荡荡地充斥着诡异的气息,这样的情形让本身就存在一部分迷信的土匪们顿时吓得脊背发凉。
不知道谁开始有了动作,慢慢的朝着后面退去,有了领头的自然也就有了跟随的,不知道是谁突然的大喊一声:快跑啊有鬼!
整个的一帮子土匪瞬间化成了鸟兽四散而去。而在不远处山上,村民们看着跑得比兔子还快的一帮土匪们,顿时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那么相信大家都对于这种宅子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这种宅子会这么不容易被攻破呢?这还是源自于当年古人设计的智慧。
首先我们就需要看到这样的宅子的地理位置,房子想要建好,那么地理位置必然需要选得非常的好,再加上古人想来封建迷信,相信风水,因此,对于房子的选址自然是十分的看重。
这座号称铁宅的房子修建在半山坡的梯田上面,房子的后面和房子的两边都是非常厚实的山体,也就决定了其坚固的特点。
整体的建筑特征也是跟随大自然的梯田形式,前低后高,也就是下面低上面高的形式,有着山体的三重保护,敌人想要突破这个宅子,唯一的办法也就是正面进攻,根本就不存在迂回包抄和后方偷袭的可能性。
那么既然房子的主人已经准备了将所有的火力全部地吸引到了正面,那么自然也就说明了另外一件事情,正面的防守自然也是最为严格的,因为也正是如此,房子的正面这才会设置了一个大铁门,还在上面设置了大量的铆钉,就是防止有人想要顺着铁门翻越进来。
这些铆钉可不仅仅是简单地阻止那些人想要攀爬,更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挡住敌人的子弹,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批的土匪即便是使用枪对着铁门进行了射击,但是却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的原因所在。
当然除了这一方面就是,铁门上面还设置了三道铁杠,可以轻而易举地将铁门牢牢地锁住,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想要凭借战车之类的东西将其撞开,这样子的话,轻轻松松的能够抵挡住敌人一时半会。
这种铁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是因地制宜的修建方法,不但能够节省出来大量的砖石资源,仅仅是依靠山体就很完美的保护住房子内的人们,而且其地理位置乃是处于梯田的位置,也是可以和梯田的庄稼一起共用一处水源。
这就可以避免了房子的主人因为吃水,而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来回路程不方便,如果再遇到敌人很有可能会因为没有水源而困死在屋子里面,因此能够建立在梯田旁边,拥有着随时可以取用的水源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就体现出来了古人的大智慧所在。
而土匪一般来抢东西能够抢什么,无非就是金银财宝和粮食,如果真正的到了饥荒的年纪,恐怕金银财宝也救不了人命,因此处于乱世之中,钱未必是万能的,但是粮食却完全可以保住你的性命,让你一时半会儿不至于被饿死。
人们为什么会在乱世的时候落草为寇,就是因为吃不饱饭,无奈之举才选择了抢劫别人,都是为了活命,也就自然没有了正义和邪恶的区分,而铁宅的附近就是梯田,在梯田的不远处就是一个大粮仓,完全可以趁着敌人还没有来到之前将粮仓里面的粮食轻轻松松的运回房子内。
其实这种房子的建造方式,其中的灵感来源也是有所考究的,这种建筑思想来源于当地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城门的建造和防守的过程——沈福门。
沈福门建造于明朝时期,门洞里面深足足九米,而宽达到了四点四米,高度也有五米六。
毕竟是一个城门,修建的做工自然是十分的精细,就是为了防止被敌人攻破,所以其使用的修建城墙的东西全部都是号称非常坚固的花岗岩,这样的城池就保证了在战争来临之际能够做到易守难攻的大好局面。
根据历史记载,沈福门曾经就发生过一场恶战,一个将军为了守护城池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在城池下面跟敌人拼杀,最终不幸牺牲。
而将军的妻子则是带着剩下的士兵,依靠着城池的坚固程度以及易守难攻的地形条件,最终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并且将兵力远超己方数倍的敌军打的溃散而逃。
宅子的主人建造这个宅子的时候,就是借助了沈福门的建造过程和其中的理念,因此他需要的就是建造一个宅子能够让里面的村民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村民。
不亲眼见证一下这个铁宅,你是永远都无法想象它到底是有多么坚固。当你走进这个铁宅的时候,你会清晰地发现这个铁宅的门窗都是木头制作的。
但是实际上在最外围整个房子的墙体都是被村民用石头垒了起来,因此这个铁宅的地基自然也是十分高的,足足有十来米的地基,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了。
而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本身的山体乃是依山而建的,在面临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诱发山体滑坡或者是泥石流等等情况,而用石头垒起来,则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保护房子不会被冲垮,也能够保护村民免受灾害。
十米高的地基看似非常高,但是却很好的保证了房子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能够持续几百年都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凭借如此高的地基完全断绝了敌人想要通过挖地道进入房子内部的念头。
只有选择正面强攻一种手段,而正面强攻则是有着大铁门的阻拦,更何况大铁门还专门设计了两个机关。
只要按下机关就可以从铁门上面喷涌而出滚烫的热油,就是我们前文之中提到的第一波土匪被铁门上面的热油烫伤的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如果敌人选择了使用火攻的方式,据可以按下第二个开关,就可以喷洒出来泉水轻而易举地扑灭大火。
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对于当时的那一段故事里面的一些细节都非常好奇,就比如说为什么当时第二波土匪来的时候,被在田地里耕作的农民看到之后仅仅是用了一个小石子对着旁边的一个大石头敲了敲,宅子里面的人就能够听到声音,这是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还是说这是石头本身的原因。
原来,这一种石头确实不是普通的那种石头,普通的石头都是实心的,但是这种大石头它是空心的,敲击到另外的一个端石头上,就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且伴随着非常长的回音,因此非常容易让宅子里面的人听到声音,这种石头名字就叫做钟鼓石,这种东西就跟北京的那个回音壁差不多一样的性质。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数非常多的一个宅子在土匪们进入之后,瞬间变得寂静无比,是躲藏了起来吗?
当时的土匪不是没有去想过搜寻地方,但是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所谓的地下室之类的。实际上这是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层之中,有一层暗道存在,不是宅子里面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当时的村民也正是躲进了暗道里面,等到土匪们一进去,当时诺大的一个宅子,也就一个人影都没有,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而且这些暗道中间也不单单的就是一个暗道,在其中还有很多的小孔,里面可以放置机枪,随时都可以对中间经过的敌人进行扫射打击。
即便是因为这种情况暴露了暗道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暗道后面还有围廊,围廊的后面有一个出口,等到敌人发现的时候,村民已经顺着围廊的出口离开了宅子,然后逃进大山之中,那样的话,就是土匪们再想要寻找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大海捞针了。
说起这个围廊,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围廊又叫做 *** 廊,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供大家来往方便,但是实际上呢,还具备另外的两个作用,那就是充当警示作用。
因为站在 *** 廊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任何地方的敌情,这样就方便于提前的发现并且做出警戒,当然也不是说每天都是非常危险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充当一个观景台使用,因为站在上面可以轻松的看到周围所有的风景。
总的来讲呢,这个宅子总体上是分为三层,每一层的窗户都是有着不同的作用,毫不客气地讲,整个住宅,一花一草一木,都有着它存在的必然的道理。
宅子有很多的可以活动的窗户,就是随时可以进行拆卸的那种,如果遇到了那种非常大的东西想要进入宅子,那么就可以选择将那些窗户暂时性的拆下来,方便东西进入,然后再重新安装回去就可以。
首先,三层之中,最顶层的窗户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采光的,二楼的窗户,则相对来讲就是小了一些,因为中间加入了窗板,其主要的用法途径是用来瞭望的,就是观察敌情,看看远处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想要接近宅子。
三楼的窗户相对来讲就比较大了,因为这是为了便于探出身子,在发现敌人进攻的时候可以投掷武器,让进攻的敌人损失惨重。
整体上来讲,这一个宅子乃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大的一个宅子,当初建造这个宅子的主人也是相当的用心了,将整个方方面面考虑的非常周全。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厉害的宅子到底是谁修建的呢?根据相关历史记载,铁宅原名叫做茂荆堡,修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当时的尤溪县陈氏兄弟一起修建而成。
房子主人名叫陈志超,乃是尤溪县著名的医生,而为什么曾经的茂荆堡如今却变成了铁宅,就是因为太过于结实,坚不可摧,这才使得大家慢慢的淡忘了他原来的名字。
当时的陈氏兄弟就是为了躲避匪患才在这半山坡修建了这个铁宅,总共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到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于是宅子也就进行了一次扩建,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坚不可摧的铁宅的问世。
而陈氏兄弟之所以不停地扩大着铁宅的规模,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村民,保护更多的百姓,使他们能够在乱世之中多了一个保命的立足之处。
记得《潼关怀古》里面有一句诗用得好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但凡是战争年代最遭殃的的是百姓。
陈氏兄弟修建这么一座铁宅在乱世之中,不亚于就是茫茫大海之中惊涛骇浪之下的一个让人心安的港湾,完全当得起一句诺亚方舟的称呼,现在的铁宅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