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文(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语翻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文(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语翻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文(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语翻译)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集体时期。我村地处永宁山脚下,土地瘠薄,靠天吃饭,不节俭能行吗?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吃着自产的谷黍,煮着大烩菜。别看粗茶淡饭,自是其乐融融。夏秋季也能吃上从生产队里分到的新鲜蔬菜。而冬季除了吃咸菜,多半是山药蛋和大白菜,还有晒制的各种干菜。一年当中很难见到荤腥。细粮很少,也买不起,副食品更是少得可怜。为此,人们有一句俗语:“菜里没油,饭里报仇。”可想而知,人人都是能吃的“大肚汉”,用现在的流行语,叫“吃货”。

秋天时,家家都要拿上口袋,从场里分粮食。生产队留足国家征购粮和牲畜食料外,剩余的粮食按人口和等级分配给社员。家家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主妇们不得不精心编排着日常饮食食谱,生怕浪费和糟蹋了每一粒粮食,逐渐变成习俗。我们这一代人“早上粥,中午糕(毛糕,不脱壳),晚上糊糊煮山药”,在这种套路下渐渐长大。

因为人们白天要去地里干活,所以要吃一定的干饭才能抗饿。只有到了晚上休息时,才吃稀饭,图个“肚儿圆”,糊弄一下自己。

晚饭主要是糊糊面加上几个山药蛋或红豆小米稀饭。将谷、黍、玉米、豆类等小杂粮,上锅炒至半熟磨成面粉,我们叫糊糊面。先用温水将糊糊面搅拌开,熬沸后即可食用,叫喝糊糊,它既助消化,又解除疲劳,是晚餐的最佳食物。

那时,我看到大人们吃完糊糊饭时,都会把碗底舔得“咔咔响”,我问为啥,我娘说,好洗碗。刚开始我也跟着大人们学着舔碗,觉得好玩,结果直接“盖了帽”了,弄得腮帮子、前额上都粘满了糊糊,引得大人们哄堂大笑。

那年月,家家户户都散养着猪鸡狗,刷洗完锅碗盘后的剩饭泔水,抓上一把谷糠、玉米或高梁面喂上猪鸡,不用舔也浪费不了。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父母正在家里闲坐着,村民李国环夹着一条帆布口袋走了进来,我父亲连忙招呼他上炕坐下。刚坐下,他一脸愁云,吞吞吐吐地说:“二哥帮个忙吧!俺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了,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借点吃的吧!”父母都是热心人,赶紧找出木升子,让我拿上口袋,从水泥柜子里将谷子挖了七八下。进屋后,父亲说:“兄弟,拿回吃去吧!不用还了。”那年月,粮食可是紧缺货。邻里之间借米借面是常事。据我所知,我村东堡六个生产队的粮食都很紧张,我们西堡两个生产队的粮食基本上自给自足。这么一说,我还算是命运的宠儿,没饿过肚皮。

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闲置多年的沟沟渠渠、小片土地,被勤快的农人们开垦成良田。无论到了啥时候,咱劳动人民都不能丢了勤劳节俭的美德。不但自己牢记,还要教育别人戒除骄奢,这才是正经理儿!

蔚县柏树乡永宁寨村 金万泉

更多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文(我今天吃的是烩菜英语翻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