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史作咏者
编辑|史作咏者
盘点1955年十位被授衔的 *** 起义军官,虽然他们曾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并为老蒋给我军造成不少麻烦。
但在关键时刻选择弃暗投明,避免军民再次遭受战火袭扰,其中有三位被授予上将军衔,最低也是少将。
第一位 陶峙岳将军
陶峙岳,湖南省宁乡人,原 *** 新疆省 *** 主席兼警备总司令。
在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率领新疆10万国军通电起义。接受我党的领导并宣告了新疆和平解放,起义军也经过整编成为了 *** 22兵团。而陶峙岳先后担任兵团司令,同时兼任了新疆建设兵团司令员。
他在疆期间,积极带领部队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屯垦戈壁,挥汗荒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创造出在戈壁滩上种植棉花,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造城市等许多奇迹。使得新疆逐渐走出落后贫困的古道,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为新疆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而,在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晚年的陶峙岳选择落叶归根,返回湖南家乡,并且以90岁的高龄加入了中国 *** 。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病逝于湖南长沙,享年97岁。
第二位 董其武将军
董其武,山西河津人,原 *** 绥远地区省 *** 主席兼保安司令。
当北平和平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欣然接受我党提出的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尽管老蒋百般阻挠 ,甚至停发了经费和补给。但董其武依然坚持自强自立,组织自救。终于在我党和傅作义将军的努力和帮助下,董其武率领全境军政人员4万余人发动起义,成功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并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
建国后,董其武被中央留在了绥远地区,担任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人民 *** 主席等职务。同时也担任了23兵团司令员。
当朝鲜战争爆发后,董其武率部为国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朝鲜方面授予了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董其武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并荣获一级解放勋章。而后成功加入了中国 *** 。
1989年3月3日 ,董其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第三位 陈明仁将军
陈明仁 ,湖南醴陵人,原 *** 第一兵团司令员,曾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长沙警备司令,后担任湖南省主席,省“绥靖”总司令。
在1949年 8月4日,陈明仁同程潜等率部在长沙通电起义,兵不血刃地解放了长沙。
随后毛主席还邀请陈明仁出席了政协第一次会议,并且受到了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的接见。甚至还有幸被主席邀请到家里做客。
建国后,陈明仁加入中国 *** ,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中国军政委员会委员。并且率部前往广西执行剿匪任务,共歼匪特3万余人。
而后所属部队改编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之后又转任我军55军军长,率部开赴广东湛江,担负边防守备任务。
而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陈明仁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1974年5月21日 陈明仁在北京逝世 ,享年71岁。
第四位 孔从洲将军
孔从洲,陕西灞桥人,原国军38军55师师长,38军副军长。
在1946年5月15日,孔从洲率部在河南巩县起义。
虽然起义遭到镇压,不过他率领残部突围辗转多地,终于回到了我军怀抱。并受到了刘邓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慰问。
后任西北民主联军38军军长,并且成功加入我党。随后率部跟随陈谢兵团南渡黄河,开辟了豫陕鄂解放区,并参加了解放陕县,灵宝,卢氏,陕南等战斗。而后孔从洲出任二野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参与了渡江战役。
建国后,孔从洲先后出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二炮学校校长,西南军区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等职,甚至还曾担任我军炮兵副司令员。
期间为我国培养各种炮兵人才将近4000余人,并为我国炮兵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还获得了一级解放勋章。
之后主席的女儿李敏还与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结为伉俪,因而孔从洲成为了主席的亲家翁。
1991年6月7日,孔从洲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第五位 曾泽生将军
曾泽生,云南永善人,原国军60军军长。
在1948年10月,曾泽生率领60军在长春起义,使得国军残留守军陷入混乱,纷纷选择投降。进而长春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顺利解放。
而后60军被改编为四野50军,曾泽生任军长,率部参与了解放鄂西,四川的作战。在建国后 任中国人民 *** 第50军军长。
还参与了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50军军长。在朝鲜战场上共进行大小战斗95次 ,歼敌14492人。并率部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而后指挥50军渡海攻岛作战,先后解放清川江北敌占岛屿。
朝鲜战争结束后率领50军回国驻防丹东。
在1955年被授予我军中将军衔,并获得了一级解放勋章。
在1973年2月22日 ,曾泽生在北京走完了他的一生 享年71岁。
第六位 韩练成将军
韩练成,宁夏固原人,原 *** 46军军长。
同时也是我党深入龙潭虎穴的四大传奇将军之一,甚至被蒋经国称为:“在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 最隐秘的隐形将军”。
在莱芜战役中,他与我军里应外合,拖延了李仙洲集团撤退的脚步。并在关键时刻选择放弃指挥,使得李仙洲集团内部大乱。我华野战军趁机发起总攻,迫使国军溃不成军,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
随后再次深入虎穴,并且他非但没有受到老蒋的处分,反而加官进爵。
而后韩练成又为华野取得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1948年,韩练成脱离 *** 部队,参加中国人民 *** ,并在1950年加入了我党。
虽然他之前并没有办理入党手续,但他自始至终都与我党走在一起。
就连周总理都说他是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 *** 员。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 *** 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甘肃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他还被授予 *** 中将军衔。
1984年2月27日,韩练成病逝于北京 享年76岁。
第七位 邓兆祥将军
邓兆祥,广东高要人,原 *** 海军水鱼雷营营长,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长治”号军舰舰长 ,“重庆”号军舰舰长。
1949年2月25日,在当时 *** 海军最大的军舰 “重庆”号巡洋舰上,邓兆祥与爱国官兵们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
从此加入了人民 *** 海军序列,而后先后担任安东海军学校,快艇学校校长,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 副司令员 ,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当他担任海军学校校长时,不断为人民海军输送大批骨干人才。任海军副司令员时 ,他身先士卒与官兵打成一片。并组织和率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为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1955年时,组织介于他为海军所做出的贡献,授予他少将军衔。
1998年8月6日 在北京逝世 享年95岁。
第八位 林遵将军
林遵,福建福州人,原 *** 海防第2舰队司令。
他出身于海军世家,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
在日本投降后,他率领“太平号护卫舰”和 “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并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 ,另一岛屿改为“中业岛”。并在岛上竖立纪念碑,使得南沙群岛永远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4月23日 林遵率领 *** 海防第二舰队,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
华东军区海军也就此成立,并且那一天也被定为海军纪念日。
而林遵被任命为第一副司令,后调任中国人民 *** 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
在1955年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而后又担任海军军事学院副院长,为培养合格海军人才做出重大贡献。
1979年7月16日 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4岁。
第九位 魏镇将军
魏镇,湖南邵东人,原 *** 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兼宝永警备司令部司令
在他就任期间,多方抑止 *** 特务的 *** 活动,并多次营救 *** 同志。
在1949年8月5日,为响应程潜将军和平解放湖南的号召,魏镇率部在邵阳起义,并加入中国人民 *** 。
建国后,他担任我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第55军副军长。并率部开赴广西剿匪 ,胜利完成任务。
在1955年时 被授予了 *** 少将军衔。
次年2月选择从部队转业,担任湖南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为建设湖南出谋划策 。
1973年 走完了他的一生 ,享年68岁。
第十位 张世珍将军
张世珍,山西闻喜人,原国军察哈尔张垣第七师师长。
在1949年,跟随董其武将军在绥远地区起义,后担任人民 *** 第37军军长 。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军长,入朝参战。曾参与保卫朝鲜西海岸机场设施的战斗。回国后担任中国人民 *** 第69军第二副军长。
在1955年 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6年 病逝于北京 享年51岁。
结尾
以上就是在1955年十位被授予军衔的起义军官,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国家和人民尊重,无愧为开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