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未艾花事
古筝禅境音乐:周展 - 侘寂
关于侘寂,连日本人心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侘寂美学对日本文化有多重要?可以类比希腊神话在西方审美中的地位。
想理解侘寂,就要把两个字拆开来看。侘び的原意是简单朴素,意指去除装饰、无需繁华、“陋外慧中”的状态;
寂び则是古旧。简而言之,“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义”就是侘寂概念的核心。
侘寂的美不在于外在,而在于含蓄之中,超越时间、历久弥新。日本人将这一传统美学运用到各个领域,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作为日本美学奠基人,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流传:他在打扫满地落叶的庭院时,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先将地面清理干净,然后摇晃一棵树,好让少许叶子落下来。有人说,这就是侘寂。与之息息相关的茶道,就是一种极具仪式感的艺术。茶道当中的“侘”,指的是外在简朴但内在具有质感与美感的事物。
黑川雅之总结过日本的八个审美关键字: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其中一个“素”字就能表达出wabi-sabi。保持本色,信赖自然和宇宙自有的平衡,不添加任何杂念,这也正是侘寂美学的要点所在。
除了日本人自己对侘寂的崇尚,在西方,也有这么一群人在用自己的理解诠释着这种简单的美学。
Axel Vervoordt是来自比利时的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与其他西方设计不同,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流行的现代风格,而是平静空间中透露出的、安静而惬意的生活美学。
“物哀、幽玄、侘寂、意气”是日式美学的四大概念,在工业发展越发繁荣的当下,侘寂(Wabi-Sabi)以其“天然去雕饰,展现事物的本来面貌”理念掀起一股热潮,并在茶道、园林、家装、服装等领域多有体现,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我们的内心,被一种平静的忧伤,被一种精神上的渴望 ,所表达,这就是侘寂。
不完美中的完美。两片中,两朵花或两个枝丫,永远不可能完全一样,谁能说什么是完美的呢?
造型,象征“天、地、人”,最高的一枝为天,也是整体花束的基础,最低的一枝为地,中间的一枝为人,力求均衡和比例统一的造型美,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宁静致远”。
“最高贵的美是这样一种美,它并非瞬间把人吸引住,不作暴烈醉人的进攻,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我们会不知不觉被它带走,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可是在它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它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心灵充满憧憬。”-----尼采
侘寂(Wabi-sabi )是顺应自然流动的结果,是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极简、质朴、安静、素雅、淡然、沉浸、信任。侘寂(Wabi-sabi )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根基。
侘寂美学之所以会引起共鸣,主要是人生中蕴含了许多无常与无奈,看起来舒服自然的wabi-sabi,是一种对渐逝生命的审美态度,具有心灵『疗伤』的效果,这是一种看尽繁华后,才懂得欣赏与追求的美感。
插花作为一种极简的艺术表现形式,恰恰契合了侘寂美学的核心。
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侘寂美学在园林中,可以存在的更加广阔。无论是某景物的一角画面、或者一个空间的整体营造,只要在入眼那一瞬,让人感觉安宁平和,并不失坚定,都可以说有了侘寂精神。
这一些列插花作品,总是有一股安静的力量让我们从心底去感受。
色彩的质朴,选材的独特。空间的留白,总是让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