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1月财经新势力#
好久不见,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为了不干扰港区打工人的热度,也不愿意违心的替资本解释,什么都做不了但我可以选择闭嘴。
只不过,近期有很强大的声音,说什么富士康的出口总额占到郑州的8成,提供了35万个就业岗位,郭台铭是给打工人赏赐饭吃。
数据说话,我相信在出口金额占比上,这个数字是真实的,但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字,某些媒体没有说,还有些数字背后的故事,有人不想讲。
从2022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找到了2021年郑州十大纳税企业的名单,富士康排名第九,除了烟草、移动和银行外,在制造业领域也低于风神汽车、宇通客车,当年纳税额不足60亿。
同样是2021年的进出口额数据,富士康的出口额是316亿美元,进口额是164亿美元。
年度净顺差是152亿美元, 2021年汇率还比较低,按1:6.2计算,就是942亿人民币。
我不敢说这942亿人民币都是利润,毕竟苹果手机也有国产化的零部件,但根据国外调研机构的拆解报告看,国内的元器件占比仅仅只有3.8%,我们按4%来计算。
出口额316亿的4%计算,是12.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8.37亿人民币。
富士康生产也需要水电运输等基础服务,我们按50个亿计算应该是非常充裕了。
还有工人的工资,根据最近互联网的爆料,在11月高薪招工之前,富士康打工人的月工资也就是5000到6000,算上五险一金8000就到头了。(据说大部分都是临时工,我给核算的价格还是高的)一年一个打工人的人力成本就是10万。
有多少人在富士康工作的呢,极限的数字是35万,一般是20多万,我们按极限数字算,350亿。
942亿的顺差,剔除350亿的打工人收入,50亿的各项费用,60亿的税款,80亿的国产元器件,富士康的郑州的净利润在402亿。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说富士康建厂也是要花钱的,据互联网上的说法,2010年郑州引进富士康的时候,是白给了1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目前郑州富士康的注册资本是35.64亿。
而且本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基础投资就是土地和交通,富士康在郑州有多挣钱大家就算清楚了吧。
当然,这也是11月以来,富士康敢把工资翻倍的底气,我在这里没有仇富的想法,但老百姓对于家里耕地的牛是有多爱惜,为啥富士康就不知道怜惜那些兢兢业业的打工人呢?
回到我们的题目,为啥失去了制造业的美国,为啥还能称霸地球,我觉得就是有像郭台铭这样的代理人,一方面从打工人身上谋取了巨额利润,一方面认为他是在给打工人赏饭。
而一众打工人,通过低价出售自己的劳动,也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现在他们需要去权衡是继续给别打工,还是团结起来,打破霸权,维护自身权益,获得平等的经济地位。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找真相,移形换位开脑洞,运筹帷幄想对策,感谢关注欣闻奇摘!
本文由欣闻奇摘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