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距离首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已经过去了20年。回顾20年,不得不感慨一句——巴蜀笑星似乎正在淡出我们的视野。
散打评书是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是评书的一种。
提起散打评书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一位民间艺术家李伯清。他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于其内容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很快就在川渝地区流行开来。
散打评书没有规定的评书蓝本(剧本),根据现场情况即兴表演的一种评书形式。可以说这一个故事的时候散出来,说另一个故事片,或另一些故事,说完后散回第一个故事。形散而神不散,永远有一条主线,犹如文学作品里的散文。同时在评书中加入大量的包袱,诙谐幽默,这是很高难度的表演艺术,要求表演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灵活的思维。李伯清先生曾说:"我的学生有多,但真正能够继承衣钵的我还没有发现"。
李伯清
四川的说唱艺术源远流长,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就出土自成都天回镇。到了清末、民国年代,评书、相书、金钱板、川剧丑角等各类喜剧艺术形式,在酒肆、茶坊间恣肆生长,名角辈出。
这种艺术在于民间艺人对百姓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如李伯清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段子:"这家菜市场的白菜比另一家贵5分钱一斤,赶紧开着奔驰车杀过去"。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嬉笑怒骂,李伯清才能在1998年和刘德一等人一起被评为首届巴蜀笑星擂台赛的十大笑星。
如今的巴蜀笑星的人才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更有甚者说是巴蜀无笑星,这只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沧海起伏,但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个巴蜀人的努力。
李伯清散打评书代表作品:
《市井闲话》
市井闲话v-i.mp346:31来自巴蜀笑星给大家送上一个历史音频记录
接下来还会有视频正在不断推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