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丰县有什么特产?有什么特色小吃?从我到丰县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还真的没有算出来有什么特色菜呢,丰县自古以来没有什么菜系,周朝时丰县隶属于宋,应该属淮扬菜系,但做出来的菜没有该菜系的味道;宋亡后属楚,项羽建都徐州还是属楚,应该属江浙菜系了,但丰县人不承认;这里距曲阜很近,风俗习惯很受孔夫子影响,封建礼节都是他那一套,按理说吃也应该属齐鲁菜系了,但丰县人大多数都喜欢吃辣,倒是偏向川菜系了。看来丰县的菜系杂的很,虽然没有菜系,但大鱼大肉的也没有比有菜系的少吃多少。可能比有菜系的还要多品尝一些呢!
丰县没有特色菜,但喜欢吃的菜确实也不少,其中大多数人喜欢吃的菜要数狗肉了。狗肉吃起来的确是香,做起来很简单,吃法也很简单,把狗剥了,扔到锅中煮熟,捞出来用手抓着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填,一口气吃得打饱嗝,爽!就是没品出什么菜系来。不过这样的吃法很少有人常吃得起,多数人的吃法是买个烧饼,买两元钱的狗肉夹着吃,(现在工资长了,恐怕要买五元钱的狗肉才能夹满),这样既能过吃狗肉的瘾,又能管饱,也不失为好吃法。
狗肉为什么香是有说法的,本来狗肉是不香的,狗算得上是人的朋友了,为了防贼,人们养狗看家;有些恶霸为了欺压乡间养狗去咬人,所以人们不去吃狗肉。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始皇又是“南筑大堤拦洪水”,又是“北修长城挡鞑兵”,弄得人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人们穷呀,吃不上,穿不上,当时有个叫樊哙的年轻人为了养家,就想了个主意,看着地上有人扔的死狗,捡回家剥了,放在锅中煮熟拿到集市上去卖。不过人们看着是死狗,都不去买,眼看着正午了,也没卖出去半两。樊哙正愁呢,来了一个人,走上前抓起狗肉就吃,这人是谁呢?是刘邦。他可算得上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了,据说他是“偷鸡摸狗拔蒜苗、五茧不结结六茧”的人。可能一上午他没拔着蒜苗,饿极了,抓起狗肉吃得那个香呀。樊哙知道刘邦的事,吃东西从来是不给钱的人,正准备和他发火呢,就在这时候奇迹发生了,怎么这么香呀?满街的人都闻着狗肉香,人们争着上前来买狗肉,不上小半个时辰,一筐狗肉全卖光了。樊哙点着钱还抱怨刘邦:“你吃了这些狗肉,少卖两吊钱。”刘邦也不回话,心中想:“你不用嘟囔,狗肉这么香,明天我还来吃,管你少卖几吊钱呢。”
到了第二天,樊哙又捡了两条死狗煮了去卖,他怕刘邦又白吃他的狗肉,换了个地方,他不在中阳里卖,去了书院街。刘邦一大早真的去了中阳里,没见着樊哙,就走了,他还自言自语:“看来这小子没摸着狗,我还是找个地方拔蒜苗去吧。”刘邦去拔蒜苗不要紧,可苦了樊哙了,眼看着日到正午,他的狗肉一个人问的都没有。正愁呢,刘邦又来了。刘邦到地里转了一圈,见人们的蒜苗看得紧,拔不成,就想,“我还是找狗肉吃去吧,狗肉还是比蒜苗香”,正巧路过书院街,看到樊哙那个气呀:“你小子跑到这里来了”,口里说着,手就把狗肉抓到了,樊哙正准备盖狗肉呢,这时候奇迹又出现了,满街都是狗肉香,不一会他的狗肉又卖光了。不过樊哙在查钱时还是没忘了嘟囔刘邦,“今天又让你吃掉几吊钱”。
就这样,樊哙卖起了狗肉,捡不到死狗他就去摸。他嫌刘邦白吃他的肉,就躲着刘邦,天天换地方,今天去凤鸣塔,明天去泡河畔,后天去三山夹一井,再后天去子午门,可是刘邦都能找到,你说也奇怪,刘邦不吃他的狗肉他是不动秤,只要刘邦一吃,立马满街狗肉香,有多少狗肉卖掉多少,连狗蹄、狗肚都不会剩下。但樊哙可不领刘邦的情,他是斤斤计较每天少卖几吊钱,和刘邦计较吧他计较不过刘邦,因为樊哙只会摸狗,刘邦除了摸狗外还会拔蒜苗,道行比樊哙深。樊哙想计较不过你我躲得起,他不在丰邑卖了,这一天他起了个早挑着狗肉去了县城沛郡(就是现在的沛县,秦朝时是沛郡丰邑,郡相当于现在的县、邑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吧)。樊哙在沛城的汉城门前整整呆了一上午,他的狗肉是无人问津,大热天,他的狗肉都有点臭了,正愁呢,只见刘邦汗流浃背的出现在他的面前,樊哙心内说,看来今天又要少卖几吊钱了。还没等樊哙问话呢,刘邦是狗肉又吃上了。你说这个巧呀,刘邦狗肉一到口,本来有的点臭的狗肉也不臭了,只闻满城狗肉香,集市上的人都不做生意了,都跑来买他的狗肉,片刻售完。不过在点钱时,樊哙没有抱怨刘邦,他见人们买的多了,一斤肉多加了一吊钱。
肉卖完了,樊哙和刘邦一同回丰县,樊哙问刘邦怎么知道他到沛城卖肉,刘邦忽悠樊哙说,“你小子是瞒不了我的,你跑到天边我也能闻到你的狗肉香”。其实刘邦知道樊哙去沛县卖狗肉是萧何告诉他的。萧何是刘邦、樊哙的好朋友,今天萧何早起去梁园一带偷鸡(萧何是文人,他胆子小,不敢摸狗,怕狗咬着了,只有偷鸡,他有点子,手中整天拿着个铜蝼蛄,蝼蛄上系根长线,见到人家的鸡把铜蝼蛄往那里一扔,鸡以为是真蝼蛄呢,一口吞下,萧何把线一收,鸡就到手了。不过他是不敢去拔人家的蒜苗的),看见樊哙挑着担子匆匆忙忙的往东去了,刘邦找樊哙的狗肉摊没有找着,遇到了萧何,萧何告诉他说可能樊哙去沛县了,刘邦这才找到沛县去的。不过樊哙还是纳闷,刘邦是怎么过的大沙河的呢?大沙河1里多宽,上面没有桥,只有一只摆渡的船,船家是樊哙的中堂老表,为了怕刘邦找到沛县,樊哙过河后让他回家了。想着想着他们来到了大沙河东岸,不见一个船的影子,樊哙故意说没有船怎么过河呢?刘邦说不怕,过了一会,只见河中爬出来一只大乌龟,刘邦笑着说,就是它载我过的河。刘邦二人上到乌龟背上过了河,樊哙心说,这个乌龟比狗还要大,弄回去杀了充狗肉卖,也省得他背刘邦过河了。就把那只乌龟弄回去杀了,和狗肉一起煮,却又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后来沛县出名的“鼋汁狗肉”。但丰县人一般不吃鼋汁狗肉,原因是乌龟不好捉,沛县靠着微山湖,捉几只乌龟不是难事,一只乌龟煮上半年,有点汁就可以了。
后来刘邦在萧何、樊哙、周勃、王平等一般从小的好兄弟的帮助下夺得了天下,为了提防功臣们篡权夺位,刘邦也大开杀戒,象韩信、英布、陈余、张耳、卢绾等都摄个罪名杀了,唯独这帮好友没有动。有一次樊哙酒后误事,刘邦要拿他治罪,樊哙害怕,去找陈平商量,陈平说好办,樊哙按陈平的吩咐煮了一只狗,武士们去捉拿樊哙,樊哙把一只荷叶包的东西交给他们,让交给皇上。武士们回到金殿,刘邦就叫开了,“承上来、承上来,这一包狗肉足抵他一条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