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灭罪师和十宗罪剧情一样吗,十宗罪灭门惨案原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灭罪师和十宗罪剧情一样吗,十宗罪灭门惨案原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灭罪师和十宗罪剧情一样吗,十宗罪灭门惨案原型

文|土豆

编者按:《暗黑者》、《心理罪》为国产悬疑推理剧破局,令不少剧迷欢欣鼓舞。随着两部作品的先后下线整改,国产犯罪类型网剧的表达空间受到压缩。风声鹤唳之下,暑期档又有《十宗罪》、《灭罪师》两部“罪字头”网剧“顶风作案”。不管是中国人拍“韩剧”,还是韩国人拍国剧,作为悬疑推理剧初现规制之后的两部新剧,多少都让剧迷意兴阑珊了。下半年,《法医秦明》、《假如蜗牛有爱情》蓄势待发,国产悬疑推理剧还值得期待吗?

悬疑推理剧是网剧中不容忽视的力量。2014年《暗黑者》横空出世,曾经作为唯一一部网剧入选《南方都市报》当年“年度十大华语电视”。2015年上半年,《心理罪》凌厉写实的风格引发坊间热议,7.6的好口碑也曾提名第二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下半年《暗黑者2》卷土重来,《他来了,请闭眼》游走在推理和情爱边缘。

今年暑期爱奇艺和优酷又各推出了一部寄予厚望的悬疑推理剧,一部是IP剧《十宗罪》(改编自蜘蛛同名小说),一部是原创剧《灭罪师》(导演为五百、杨苗)。但遗憾的是,两部剧播出效果都未达到预期。截止目前为止,《十宗罪》口碑恶评,挟明星IP依然点击11亿,《灭罪师》风评一般,点击量为4.6亿,比起主打犯罪卧底的《余罪》单季20亿的点击,两部推理剧都相形见绌。对于国产悬疑推理剧,最初的“题材红利”显然丧失。

《十宗罪》是IP改编剧,从立项就受到关注,并请来张翰、曾志伟等知名演员。然而小说《十宗罪》的成功之处,除了悬疑感和重口味,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但后两者因审查限制难以触及。以本格推理作为卖点,《心理罪》导演五百操持,《灭罪师》提高了观众对该剧的期待值。然而这部剧本身却无法满足熟稔国外优秀悬疑推理剧粉丝的需求,中韩夹杂的对白和混搭的时空背景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适。

悬疑推理剧审查收紧,《十宗罪》大珠小珠弃玉盘

悬疑推理小说不同于玄幻、仙侠甚至言情小说中背景是比较虚幻的。悬疑推理小说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部分小说以揭露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为看点。所以悬疑推理小说中描写的很多内容可能会触及到政策红线。因此,拍摄《十宗罪》时,小说中的亮点、看点可能需要舍弃。

以《心理罪》、《暗黑者》为代表的第一批受到大众关注的悬疑推理剧先后下架,表明广电已经开始注意悬疑推理这个题材的网剧。尽管网剧目前还是平台自审,但为了顺利播出不出波折,创造者也存在自我审查。即便如此小心谨慎,《十宗罪》作为优酷第一部悬疑推理剧,在即将上线前也重新作了删减。

《十宗罪》编剧杨哲曾向“新剧观察”诉苦““外行人不会了解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他们会吐槽,为什么第一个故事里的反派不是那个杀了几个女人,抱着尸体亲吻,并在精神上把自己和死尸融为一体的变态杀人狂。我们只能呵呵了,因为审批体制内有一条,叫做,不允许侮辱精神病人。换句话说,你的反一号不能是个精神病人。”

对于悬疑推理剧来说,为了能顺利通过审查的改编很容易造成剧目剧情逻辑上的漏洞。更严重的是小说中的亮点、看点可能也不得不舍弃。那么花大价钱买IP小说,仅仅保留了小说的名字,角色的名字,是否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

IP小说吸引投资得明星,但书粉是把“双刃剑”

毋庸置疑的是《十宗罪》作为悬疑推理小说是绝对的热门,有着众多的书粉,所以吸引了大投资,并请来了张翰、曾志伟等知名演员。这些使得《十宗罪》还未播出就受到很多注目,对剧目宣传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十宗罪》自带粉丝群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书粉普遍对小说有着深厚的感情,对IP剧往往会比较挑剔,对原小说任何的改动,在书粉的眼中都是对原著的亵渎。

但改动又是不可避免的。小说与电视剧从结构、叙事方式、线索发展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成功改编一本IP小说,要做的改动不会少。而由于悬疑推理剧本就是敏感题材,因为政策关系,本来一些比较有看点的地方也要有一些适当修改。

例如《十宗罪》的主角画龙是一个比较暴力的人,并且有着打黑拳的历史,这些在剧中是无法表现的。因为画龙本身是一名警察,形象必须是正面的。然而对原作的改编,势必会引起书粉的反感。书粉往往是第一批观看网剧的观众,而第一批的观众对口碑往往起着引导风向的作用。

遭受到书粉强烈不满的《十宗罪》,口碑必然受到负面影响。《灭罪师》没有原作书粉的加持,但是同时也没有原作书粉对剧目的差评。连《十宗罪》原著作者蜘蛛压力之下,都不得不发长微博对改编做出解释。

移花接木大开脑洞,中韩杂交半生不熟

原创的《灭罪师》主打的是本格推理。本格推理不同于注重社会写实、杀人动机的社会派,以逻辑至上的推理解谜为主,常有密室杀人等诡计。《灭罪师》每个案子杀人手法都比较独特,就是因为知道政策上杀人的过程太接地气是不允许的,因为担心有人去效仿。

这样的噱头无疑拔高了观众对《灭罪师》的期待值。悬疑推理剧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是比较流行的题材。喜欢悬疑推理剧的网络观众长期观看的都是国外优质的悬疑推理剧,本身欣赏水平、对剧目要求都比较高。

在《灭罪师》《十宗罪》刚开始播出时,《灭罪师》播放量曾经小胜《十宗罪》,截止7.30,《灭罪师》8集播放量9114万,而《十宗罪》4集1261万。说明导演五百和主打本格推理的噱头对观众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灭罪师》本身的剧情发展没有再引导到观众,豆瓣评分也从开始的7.5降到了6.5。剧目播放量也被《十宗罪》赶超。

同时,《灭罪师》为了规避政策,把有些血腥的犯罪场景和办案无能的警察系统都搬到了韩国,上演了一出中国侦探韩国破案的大戏。这种策略在规避审查上无疑是正确的,为故事发展赢得了不少表现空间。但这个设定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中韩夹杂的对白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适。而主创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中表达完全失控,各种飞上天的剧情接连上演。而“不中不韩”的虚拟空间也让该剧丧失了五百之前《心理罪》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色彩。

其实悬疑推理剧之所以吸引观众,是因为它具备强冲突、强情节的特点,不管本格推理还是社会派,有凶杀案就有悬念。who(谁是凶手)、why(杀人动机)、how(杀人手法),至少有一点是悬疑推理剧所要表现的。

有意思的是,《灭罪师》是一部中国人拍的“韩剧”,而《十宗罪》则是一部韩国人拍的国剧。韩国人自己拍悬疑剧得心应手,到了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完全蒙圈了,文化、制度的差异注定中韩合拍难出佳作。不管是把韩国优秀的制作团队引进来,还是将中国故事移植到韩国,两条路走得都不是很顺利。

悬疑推理剧本身具有快节奏、强情节的特点,作为天生和传统卫视剧具有差异化的一种类型,今后一定是网剧市场的刚需。悬疑推理剧已然破局,后来者不具备横空出世的先驱们设立标杆的冲动,以及肆无忌惮的创造力。在“卫视之上,英美剧之下”的空间之中,国产悬疑推理网剧还将会有多少想象力?

更多灭罪师和十宗罪剧情一样吗,十宗罪灭门惨案原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