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似虫鸣鸟唱,又似山涧里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婉转的侗族大歌每天萦绕着侗家人的生活。在有着“侗族大歌之乡”之称的贵州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侗家的文化就是在歌声中传承下来的。
今年60岁的胡官美是国家级非遗侗族大歌传承人,她的家就在宰荡村。胡官美从小就听着父母唱歌长大,她似乎天生对音乐有灵感,又有一副好嗓子,只要父母唱过的歌,她都能记下来,6岁时就已经能跟着父母边学边唱了。“几十年来,我一边学歌,一边唱歌,一边对歌,一边传歌。传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总人数应该有600多人。”胡官美心里装有上百首侗歌,熟悉侗歌的各种唱法,就是一部活歌谱。每天吃完晚饭,村里的孩子就会自发的来到她家里学歌。
胡官美教孩子们唱歌,从不挑人,只要肯学她都愿教。在她看来,没有唱不好歌的侗家人,只有唱侗族大歌时,低音、中音、高音的不同角色的分工。“学侗歌也没有特别的技巧,唯有勤学苦练,悟性好的进步快些,没灵性的就天天练吧。”胡官美说。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对于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歌来说,最难的就是各声部之间的配合,所以大家同时合唱,就需要歌师带头,她会引领着众歌手把握好节奏和韵律。在宰荡,胡官美就是最好的女歌师——2007年,胡官美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胡官美“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12年她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
胡官美原籍在从江县往侗乡五架村,距离宰荡村有12公里。杨胜锦是胡官美的爱人,两人自幼都非常喜欢唱侗歌,读书时就是远近小有名气的侗族歌手了。每次临近大小村寨举行民族活动,他俩都会不约而同去参加,相互之间通过侗歌而认识。
19岁那年冬天,杨胜锦从宰荡村到胡官美所在的五架村帮朋友干活。一天夜晚,他约上几个男孩一起到胡家去行歌坐月(侗族地区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姑娘们结伴在屋中纺纱、做针线,客寨青年男子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互送礼物定情。)几次行歌坐月后,两人有了好感,但胡家长辈不同意胡官美嫁到宰荡村,于是,胡官美对杨胜锦说:“如果你有意,明年这个时候你再来跟我对歌,如果你的歌声能打动我,我就跟你走。”
第二年,杨胜锦如期赴约,经过三天的对歌后,两人终于情定终身。不料,在出走那天被胡官美的父母察觉,胡家立即带人想抢回胡官美,而杨胜锦带着胡官美走小路顺利回到了宰荡村。婚后,两人感情非常好,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相继出生,全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
在侗家人的心中,生活就离不开唱歌,随时都在唱,过年过节更是要唱。“我们侗家人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喜欢用歌来唱出自己的感情,歌里唱的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在侗歌里,带有故事性或传说的也有,但非常少,像侗族大歌唱得最多的《蝉之歌》,就讲的是爱情。”胡官美和儿媳妇在做针线活时,嘴上也不闲着,两人一应一合地唱了一个下午都还没停下来的意思。
胡官美不仅歌唱得好,而且会唱不同的歌,比如拦路歌、敬酒歌、牛腿琴歌、叙事歌和鼓楼侗族大歌等。她带领村子里不同的歌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近300场次,获得了不少奖项,为村寨赢得了荣誉,得到了村寨群众的尊敬。
杨秀珠是胡官美的大女儿,因为受到父母唱歌影响,从小也就喜欢上了唱侗歌和学习侗族文化。 2009年,她和妹妹杨秀梅等人参加了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了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奖。
胡官美在村里教歌已经38年了,她说,要一直教到唱不了歌为止。
侗民族的人生就是歌唱的人生,歌、唱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远方客人即将进寨,侗家人在寨门口摆下拦路酒,孩童们用稚嫩清脆的歌声热情迎接客人的到来。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侗族大歌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和谐独特,演唱技巧极高,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今年60岁的侗族妇女胡官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三十多年来,胡官美一直义务给侗族孩子们传歌,学生已经多达500多人。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侗人文化有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在胡官美的倡议下,宰荡村侗歌传习所修建在了这座风雨桥上,孩子们得以在这里传承侗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胡官美带着孩子走山路去学校。当地小学开始实施侗族大歌进课堂,组建校园侗歌队,聘请她一周两次进校传歌。胡官美教孩子们唱歌,从不挑人,只要肯学她都愿教。在她看来,没有唱不好歌的侗家人,只有唱侗族大歌时,低音、中音、高音的不同角色的分工。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胡官美不仅爱唱歌,而且注重创作高品位的歌,对自身的形象也有很高要求。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胡官美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了新一代歌师。目前,三个孙辈的孩子天天缠着她歌。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胡官美的儿媳(右)也非常喜欢唱侗歌,经常外出参加演出活动,也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女歌师。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在演唱侗族大歌时,胡官美的声音起到了引领和核心作用,所有人的发音都会根据她的音调来走。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侗民族的人生就是歌唱的人生,歌、唱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胡官美的言传身教下,她一家人正在演绎着一个侗族家庭的歌唱人生。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
胡官美说,她这样教歌已经38年了,她一直要教到她唱不了歌为止。中国网图片库杨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