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电视剧《兰陵王》里有哪些歌曲?
1、片尾曲《手掌心》是一首由V.K克谱曲,陈没填词,丁当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兰陵王 电视原声带》中,由相信音乐公司发行于2013-08-16。
2、片头曲《入阵曲》是一首由怪兽谱曲,阿信填词, *** 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兰陵王 电视原声带》中,由相信音乐公司发行于2013-08-16。
3、插曲《疯狂的存在》是一首由阿弟仔谱曲,阿弟仔填词,任贤齐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兰陵王 电视原声带》中,由相信音乐公司发行于2013-08-16。
4、插曲《命运》是一首由怪兽谱曲,陈没填词,家家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兰陵王 电视原声带》中,由相信音乐公司发行于2013-08-16。
5、插曲《突然心动》是一首由孔凡东谱曲,二水填词,陈晓东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兰陵王 电视原声带》中,由相信音乐公司发行于2013-08-16。
家家兰陵王《命运》歌词?
命运(电视剧《兰陵王》插曲) - 家家(女)萊垍頭條
词:陈没萊垍頭條
曲: *** 怪兽條萊垍頭
能不能蒙上眼睛 就可以不伤心條萊垍頭
能不能脱下面具 还可以很狠心萊垍頭條
如果不是遇见你 我不可能相信垍頭條萊
生命有一种一定 一定要爱下去垍頭條萊
爱可以相知相许 相依为命萊垍頭條
却听天由命萊垍頭條
爱可以心有灵犀 动魄惊心萊垍頭條
却难以抗拒流星的宿命萊垍頭條
我属于 你的注定垍頭條萊
不属于 我的命运垍頭條萊
不要命 不要清醒萊垍頭條
还有梦能紧紧抱着你條萊垍頭
爱写出 我的诗经萊垍頭條
算不出 我的命运條萊垍頭
你给我的命 下一辈子再还你萊垍頭條
如果能如影随形萊垍頭條
谁愿意一意孤行萊垍頭條
如果能变成蚂蚁萊垍頭條
我愿意趋近于零頭條萊垍
冥冥中明明是你萊垍頭條
明明还不死心萊垍頭條
生命是一个谜语萊垍頭條
因为你而悬疑萊垍頭條
最初的一心一意 深信不疑萊垍頭條
不能没有你條萊垍頭
最后的情非得已 身不由己萊垍頭條
当物换星移 今夕是何夕條萊垍頭
我属于 你的注定垍頭條萊
不属于 我的命运萊垍頭條
不要命 不要清醒垍頭條萊
还有梦能紧紧抱着你萊垍頭條
爱写出 我的诗经萊垍頭條
算不出 我的命运萊垍頭條
你给我的命 下一辈子再还你萊垍頭條
我属于 你的注定萊垍頭條
不属于 我的命运萊垍頭條
不要命 不离不弃萊垍頭條
暴风雨里静静的运行萊垍頭條
爱写出 我的诗经萊垍頭條
算不出 我的命运垍頭條萊
你借我的命 还给天地还给你頭條萊垍
兰陵王率五百骑兵大破敌军因此而传唱后世的歌曲是?
《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破阵曲》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了歌颂兰陵王而作。
不过《兰陵王入阵曲》本来是没有歌词的,它是1400多年前众士兵为兰陵王创作,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东传日本,现今属日本雅乐。
兰陵王邙山之战被传唱的歌曲?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邙山战役.此战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领五百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反败为胜.在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到洛阳慰劳三军,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这场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京歌介绍?
公元1118年,周邦彦出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这是他第三次挥别汴京,而这一次,也是他与京城的永别,因为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一年,周邦彦已经六十三岁了。
传闻,周邦彦与当时的名妓——流行歌坛的“天后”李师师相好,因而得罪于宋徽宗,被押出都门。
李师师含泪置酒送别,周邦彦作慢词《越调·兰陵王》,从此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长期占据排行榜首的现象级歌曲。
兰陵王,原是唐教坊曲名。据记载,南北朝的时候,北齐文襄帝的儿子高长恭被封为兰陵郡王,高长恭长相俊美,文武双全。可是,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打仗的时候不能对敌军形成威慑力,所以每次临阵杀敌他都要带上一个凶狠的假面具,再加上他的威猛善战,一时间勇冠三军,威名远扬。战士们编了歌谣来歌颂他,名为《兰陵王入阵曲》。
宋人据旧曲另制新声,周邦彦就是此词调的创始人。
这首《兰陵王·柳》的歌词很长,我们此前读的词通常分为上下两片,可这首新词却分为上、中、下三片,有一百三十字,是北宋年间歌词最长的流行歌曲之一。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度。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惭别浦萦回,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写词人离开京华时的心情,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
在古代,驿道上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本是行人话别、休息的地方,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
上片词人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一开篇就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柳荫直直,淡笼在轻烟中,翩然舞弄着丝丝碧绿。隋堤上,拂水的柳条飘飞,如她柔软的嫩手,缓缓地挥动,含着万分的不舍。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当年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遍植柳树。此后每到暮春三月,隋堤上柳树成荫,柳荫成行,柳絮飘飞,碧绿的柳叶在春光的雾霭中更添一份朦胧的柔美。
柔软的柳条轻拂水面,漫天飞絮沾惹在行人的衣袖上、衣襟上,拂之不去,仿佛是向人倾诉着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
兰陵王入阵曲是谁写的?
作者不详,史书没有记载。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东传日本,现今的日本雅乐中也有《兰陵王入阵曲》。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1428年后,在邯郸市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