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少阴病分为寒化、热化两种不同的证候表现,寒化证多为三阳病误治传变而来,其中以太阳病为主其主要原因为少阴太阳互为表里的关系;热化证多因邪热伤阴,而导致阴虚阳亢,从而虚阳化热,二者病因截然不同,而少阴病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这两个极端。
二者皆有脉细微,但欲寐的症状,但因为疾病的属性不通,表现出的证候也不尽相同。
(一)阳虚而寒——寒化证
1、恶寒而踡:寒主收引,形容人因为寒冷而卷曲的样子。
2、手足厥冷:阳虚则寒,少阴君火不能温煦四肢。
3、口中和:指外感病过程口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
4、下利清谷:阳虚而无力,而导致水谷精微不能腐熟、分清泌浊。
5、小便色白:阳虚则水液布输失司。
6、脉沉微:沉主里,微主阳气虚弱。
(二)阴虚化热——热化证
1、心烦少寐:虚火上浮,君火躁动,神明不安。
2、不得安卧:虚火内生,神明浮动。
3、口燥舌尖红少苔:虚火上扰于嗌,火曰炎上,上焦火盛灼烧津液所致。
4、脉沉细数:沉主里证,细主阴虚,数主火。
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
寒化证属于危候,当回阳救逆,热化证则相对较为平和,当滋阴清热。
寒化证以四逆汤类方为主,热化证以黄连阿胶汤为主。
少阴病的预后一般不甚良好,寒化证已经属于危候,而热化证虽然相对寒化证来说较为平和但是同样是津液衰败至极的表现,少阴病无论寒热少部分因为失治误治会留有后遗症,但多数预后还是相对较为良好的。
由于是浅谈,变证、合病、并病等依然不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