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刚刚被灭绝师太给炮轰了一上午,各种挖苦呀,说什么中国难道不学习乐理嘛? 你听不到旋律和低音关系嘛?你不知道终止式嘛?。。。。。。我头都要大了//// 没错,一上午就在忙背谱,很奇怪的问题是自己一个人在琴房里没有一点问题,但是一上课,问题来了,很多平常忽略的觉得很熟悉的地方一下子居然会错音,或者很多地方都莫名其妙的错。当然最难的实际上是这种巴赫的复调,你要记住同时3 4个声部。 所以,怎么背呢? 上面很多大神都解释了关于肌肉记忆,以及大脑记忆。我这里补充一下。 按照刚刚最起步阶段,也就是你拿掉谱子开始尝试背谱的那个阶段,很多地方都是肌肉记忆,比如一串长的乐句,一串32分音符的跑动。 而,如果乐曲中有突然出现大跳,或者跳跃性的换把地方就是大脑记忆。 靠肌肉记忆可以胡的了一时,但是当你上台,当你又一天肌肉在各种重复下已经形成错误的习惯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成了。。。。。‘李云迪韩国演奏会的交通事故’ 俗称‘ 忘谱’ 。 这是钢琴演奏家最最最怕遇到的,也又很多不错的演奏家因此拒绝再次上台。 我也有过忘谱时候,我当然不会去回忆那个瞬间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但是我知道要找到一个很不错的稳固的方法,去改变这个状况。 这里不得不提到所谓的‘慢背’ 。 慢背,不难理解,从字面意义上就是把你弹的已经滚瓜烂熟的乐曲,以10倍速度放慢,然后通过这样的夸张式演奏方式,去衡量你手指在记录的每一个音符和音符之间的联系,和声的联系,也能帮助你更好的观察和聆听整首乐曲乐句的线条。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 所以这样的慢背最最最直接的就是故意破坏你的手指肌肉记忆。让肌肉的联动效率丧失,犹如你骑自行车,骑快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骑慢了,或者很慢,并且还要绕桩,那就个钟考验精湛技艺的时刻了。 相信我,用这个方法,你不会再有任何错误的背谱问题了。 记住,很慢 很慢 很慢,犹如树懒,有的时候甚至以16分音符接近等于60的速度。 第二个重要的过程:les repaires . 翻译成中文就是 记忆点。 解释通俗点就是存档点。玩游戏的时候都知道,如果死了,没有关系,因为有存档。 所以,在你的一首乐曲中,你必须找到很多这样的存档点,并且给名字或者一个你知道的标记,这个方法用于巴赫这样难背的 一旦出错的曲子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复调乐曲之所以难 就是因为它的各个乐句都是单独进行,并且交织错位在一起,所以,一旦错了,很难再接上。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这样的存档点,有可能是每一个声部进入的地方,有可能是一个终止式,或者一个新的乐段,乐节。 我很惊奇的发现经常老太骂我的那个地方,我最后做的完美无缺,原因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个记忆,所以更新了存档点。 第三个重要的过程:les yeux fermes 这个原来是我的室内乐老头 在课堂上开往笑的方式说的,说他音乐会前不碰钢琴,然后说这把钢琴盖上了,然后拿了一个板凳,放在那,坐上去,手里拿着谱子,仰望着天,然后嘴里哼唱着旋律。。。。 当时以为是开玩笑,却是是开玩笑的说着。后来没有在意。直到有一次我想到了,然后又是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考试的曲目,然后一首一首的在脑海中过,每一个音符都能清楚的看到和感觉到,手指也在空气中动着,只要一有记忆模糊的地方,立刻看谱子,并且从稍早一点的地方接起来。 这种方式背某位我也记不得名字的大提琴家用过,听说他要去另一个城市音乐会,曲子都没有练过,然后在飞机上拿着谱子哼唱了半天,下飞机,直接音乐会演奏了。。。。 本来以为有夸张的成份,后来才发现,不是,那是因为当时我还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 所以如果你学会了以上这三种方法,我保证你音乐会也好,演出演好,或者考试,再也不会有什么背谱问题,也不可能忘谱了。 哦,对了对于慢背的第一种方式,尽量弹响一点 开始的时候,让每个手指都能充分感觉到按压的力度,原因是,哪怕因为怯场,脑袋空白的情况下,手指有时还能有因为这样的练习方式产生更强烈的肌肉记忆,帮你化险为夷双保险。 看似很难,但多花点时间,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