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何谓灰犀牛现象,啥是灰犀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何谓灰犀牛现象,啥是灰犀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何谓灰犀牛现象,啥是灰犀牛

水煮野史 · 出品

金鼎股战场孙伟 - 握着老娘的手

a

1

“黑天鹅”通常指的是,

我们生活中那些难预测,具偶发性,

却造成极大影响的小概率事件。

而今年流行的一本书,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

米歇尔·沃克(Michele Wucker),

以重达两吨的灰犀牛做例,

提出了一种大概率危机的概念。

灰犀牛,

体型庞大,反应迟钝,

但是当他疯狂起来,

却毫无理智,

毁灭性极大。

这种大概率的潜在危机,

大多是可预测的,

但米歇尔说,

大多时候,大多数人们,

确依然选择视而不见。

例如2008年在美国发生的,

房地产领域的次贷危机。

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等自然灾害之后,

可预测的毁灭性余波。

2

对大多数人经历的,

2015年中国股市,

同样是最好的例证。

在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2014年,

上证指数从年底的2488点,

开始起飞,一路高歌,

直到2015年6月的5178点。

净利润为负数的暴风科技,

股价最高时为327元/股。

当年非议不断的乐视网

即使在爆出了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后,

很多人明显都有不祥的预感,

但仍未阻止其股价,

从28元上涨到179元。

直到贾跃亭“二进宫”逃往美国。

央财企研中心的刘姝威,

发布了《乐视分析报告》

对其内部结构生态提出警示之后,

大多数人也是置若罔闻。

2015年中国的股市,

就是这样一头“灰犀牛”,

它曾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欲灭亡,必先疯狂”,

每个人都成了疯狂的参与者。

在赚快钱的利益驱动下,

大多数人红了眼睛,

跟风入场,横冲直撞,

危机终于引爆,

上证指数从巅峰大幅下挫,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市场上哀鸿遍野。

3

“当雪崩发生的时候,

每一片雪花都是罪恶的”。

那么中国还有没有“灰犀牛”呢?

那就是中国的楼市。

这头比股市体量,

大无数倍的“灰犀牛”。

很多人说,楼市不可能崩的,

任志强一直也在强调这句话,

劝你买房的客户经理,

说的最多的也是这句话。

但是只要你认真的分析下,

在目前的房价上,

房地产行业再涨50%,

有没有可能?

当刚需无房者再也买不起房,

当已买房者背负巨额房贷,

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所有的“恶性情绪”集中爆发时,

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谈宏观、微观,

谈供求关系,

说只要土地的供给只要

执行的是审批制度,

房地产市场永远是供小于求的。

扩股毕竟是经过层层审批的,

但是房子却是可以随时修的。

18亿亩耕地的红线,

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牺牲的。

只要城市存量人口是流动的,

只要老百姓的工资上涨是缓慢无力、

荷包不是无限大的,

当教育、医疗的商业化没有停止脚步时,

供给<需求永远是个伪命题。

4

虽然在1980年4月,

*** 约见胡 *** 、万里,

已经将“房改”提上议程。

但真正实施,

是1998年 *** 上任以来,

推行房改、信贷、公积金

等一系列政策。

当时大环境正是,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

中国 *** 作出了,

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

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灾后的经济复兴,

*** 发现“高储蓄率”老百姓,

大量“死”在银行的钱,

如何让这笔钱流动起来?

90年代的城乡结构,

是严密的二元对立,

农村人是不允许进城的,

担心抢了城市人的饭碗。

所以那时候城里人,

是一种遥远的美丽,

一个城市户口,

是需要用钱买的,

在我们那样的小县城里,

大概是5万元1个。

房改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无疑是进步的,

但那是非常之策,

用于非常时期。

在利用房地产作为国家转型之后,

如果依然实行以“房产为中心”产业政策,

这个国家的未来之基是不坚实的。

2011年 *** 在清华园说,

“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

就是房地产的钱,

都收给了地方 *** ,

而且不纳入预算,

这不得了,

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

所以把低价抬得那么高”。

他只讲对了后半句。

从长远来开,

房改政策在提高城市化进程,

合理规划开发城市,

提高 *** 财政收入上,

乃至实现国家今天在全球,

经济话语权地位上,

功不可没。

它也解决了很多如:

农村人进城务工的问题,

取缔了以几千年来以农业税。

*** 通过土地出让,

后来改为挂牌、招标,

扩展了国家税源,

带动了一系列以房地产为中心的,

其他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发展,

在中国GDP连续增长的这些年份里,

房地产的贡献占比在1.6%左右。

5

但是任何政策,

随着国情的改变,

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很明显的是:

当人的欲望,

这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

要关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源源不断的,

通过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富了,

他们挥金如土,

臣僚万千,

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架势了,

却仍在高歌崔健的《一无所有》

钱流到了国库,国家富足了,

但鸡只有那么多,

蛋只能一个个下。

他们仍不死心

哄抬房价之后,

在高位出手,

这是他们的盘算。

“接盘侠”纷纷热血冲动,

如同董存瑞,

用一生顶起了生命的“炸药包”。

他们最美好的年华

被绑在房子上,

而另一些人,

再把这巨量的资金投入市场,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大多数人用供求关系,

在分析房地产行业时候,

却很少有人把房价收入比,

房贷支出收入比,

房价租金比作为重要指标。

他们当然知道,

只是不告诉你。

而 *** 自然知道,

房价如果现在,

大幅下跌意味着什么。

他们开始进退两难了,

他忘了这个恶魔是他放出来的,

他想控制它,

为己所用,

现在却发现失控了。

6

在2016年,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实际房价,

至少上涨了100%,

远比官方公布的50%还高,

在各个城市主城区,

已经几乎找不到1万/㎡一下的房子。

而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多少?

以某三线A城市目前的房价2万为例,

一家三口买100平方,总价是200万,

该城市家庭年平均工资是10万,

房价收入比是20。

世界银行提出的,

发达国家标准是1.8-5.5之间,

发展中国家是3-6之间。

这个平均年10万的收入,

主要是参考大多数家庭的水准,

没有考量家庭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其他支出,

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没有,

承担一场类似于癌症这样的抗风险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疗众筹平台,

如雨后春笋出现的缘故。

每个城市人都把房子作为了,

大城市生活最后的救命稻草,

那是唯一能给他们安全感的东西,

所以深圳医疗罗一笑事件中,

其父亲情愿“欺骗性众筹”也不愿卖房。

他害怕因此堕入下一个阶层,

而在所谓的都市生活中,

没有一套自住学区房,

没有一套备用急救房,

都不好意思自称城市人。

学区房与孩子的教育有关,

外面天价的培训班,

只能高净值人群使用。

当别人炫耀他儿女一个暑假,

就花掉他一个月的工资5万时,

学校教育只能作为最低门槛的保障,

以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太多。

而远在山区的留守儿童,

正在为吃饱肚子发愁。

又假如这套200万的房子是用来出租,

在A城市租金大致在3万元/年左右,

房东收回成本在70年左右。

虽然70年后即使国家政策,

依然让你拥有续费产权,

(假设资金时间价值、其他税金、费用与

租金上涨对冲忽略不计),

以这个价位去购房出租,

并不见得多明智。

何况后期国家的税收政策,

肯定偏向于按资产征收,

房产税,遗产税这些税收,

只是迟早的事。

7

再说房贷支出收入比,

对于大多刚需阶层来说,

家庭最大部分的支出即是房贷。

它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的生活水平。

有句很幽默的话,

“我很穷,穷得只剩下一套房了”,

只剩一栋只可遮身避雨的房,

他们就已经觉得好幸运了,

这是大多数新城市人的尴尬。

最近,当中国楼市进入冷却期,

韩、美、英、澳、加等,

很多发达国家的房价开始上涨,

于是许多国内居民,

对房价上涨之心仍未死。

只有 *** 知道情况,

糟糕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国内的房价已经不能再经受一波涨幅。

当年轻人彻底对高房价绝望,

他们会考虑离开,

流入房价相对较低的城市。

如今高铁网、信息网已经全面铺开,

在哪一个城市生活的区别已经不是太大,

当高房价将刚需逼入死角,

“用脚投票”将是最后的结果。

“无恒产者,无恒心”,

当大量人口流失,

工厂会面临用工荒,

很多出租用途的房屋,

也将面临无人可租,

更甚者,

······

于是“租售同权”火了,

各大城市也掀起了抢夺人才的政策,

长沙、成都、武汉等城市甚至打起了,

凭大专或本科学历可直接落户,

先落户后就业,

购房无户籍、社保限制,

很多城市甚至提出了再补贴的政策。

成都的人才公寓甚至提出,

“由 *** 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

可申请按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

北京也推出了“共有产权房”,

一套房子, *** 和购房人各持有一定比例的产权,

那么购房人在购买时就可以支付较少的房款,

买下一套自住的房屋,

更有利于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这些措施都是 *** 稳定民心,

防止楼市这头“灰犀牛”随时的疯狂。

8

在房地产的高压迫下,

中产阶级更遭受了,

严苛的个人税收支出。

著名的“黄宗羲定律”说,

“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

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

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

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明清思想家黄宗羲,

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目前国家在实施的“营改增”计划,

虽然从长远来看,可以减轻税负,

但是地方税源减少后,

中央财权集中之后

实际上可能地方企业的税负反弹埋下隐患。

中国历代的税收改革,

也是因时事而制宜。

以唐朝为例,

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在此基础上的府兵制,

为唐前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武则天时期国家实现了,

经济富裕,军力强盛,

于是有了李唐时期的“贞观之治”,

武周时期的“贞观遗风”。

但是当均田制逐渐被破坏,

土地买卖兼并严重,

直接导致了玄宗时期“府兵制”的解体,

国家面临无兵可用的居民,

百姓逃窜,无税可征的局面,

不得不实行“募兵法”,

进而重用藩镇,

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

故“安史之乱”后,

国家才开始财政改革,

最出名的如第五琦、刘宴理财,

以及杨炎的“两税制”推行,

实现“惟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

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已经改变不了晚唐,

最后的落日夕辉沉埋地下。

9

而中国目前的税收,

对中产阶级及以下影响最大,

高净值产的人士在避税、偷税方面,

永远更多方式及途径。

一些政策敏感的改革受益者,

已经嗅到了苗头,

潘石屹将旗下光华路SOHO,

凌空SOHO纷纷被卖出。

王健林很早就在布局海外投资2500亿美元,

将旗下资产打包出售给了融创,

今年还是第一次,

李嘉诚、 *** 等一批大佬,

也纷纷将手中资产变现。

此外为了防止大佬转移资产,

资本外流,

8月5日,外管局综合司发布《通知》,

要求自8月21日起,

“各发卡行均应按照银行卡

境外交易数据采集规范要求,

于北京时间每日12:00前,

报送上日24小时内,

本行银行卡境外交易信息”。

此外,国家正在抓紧出台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政策,

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

旨在实现跨国间税收居民金融账户信息透明化,

让逃税者、洗钱者、资产转移者无处可藏,

2017年5月23日,

国税总局、财政部、一行三会共同宣布,

中国内地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国版CRS立法,

目前已经在对高净值客户,

资产超过100万的进行调查,

那些隐藏来历不明巨额资产的人士,

可能会面临追税,

甚至牢狱之灾。

目前国家已经收紧海外投资资产,

安邦保险已被约谈,

银行已经限制了王健林海外并购的贷款。

中国已经不能再发生一次,

2016年楼市那样的疯狂了,

如何从以房地产为经济中心,

向其他产业转移,

如何实现税收、分配制度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迫在眉睫!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YMFVrUENERW8zM2NyV1JmOXhCTg== (二维码自动识别)

更多何谓灰犀牛现象,啥是灰犀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