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原声吉他拾音器发明之前,吉他演奏家往往借用麦克风靠近吉他音孔达到扩大音量的效果。因为不能时刻保持麦克风与音孔的距离,音量会忽大忽小,声音也会出现混浊不清的情况。为解决吉他爱好者的烦恼,同样热爱吉他的Joe Marinic在1971年成立了原声吉他拾音器的公司——Shadow。Shadow公司至今已有50年历史,也是世界原声吉他拾音器发展初期的代表企业之一。
Shadow发展历程
Shadow创始人Joe Marinic
Shadow公司创始人Joe将自己对吉他的热爱投身到研发中,他使用了桃花芯及火焰枫木制作了他的第一支拱面吉他,现已被认定为德国收藏级的吉他。此时的Shadow公司为了扩大拾音器的生产和研发停止了制作吉他,开始专注于研发不同乐器的拾音器。
次年(1972年)Shadow公司研发出世界第一个装于原声吉他琴桥下的、由尾钉输出的拾音器,名为“Shadow 1”,之后世界第一款用于小提琴的拾音器也应运而生。
1974年Shadow公司发明了第一套将压电和电磁线圈两种方式整合的原声吉他双拾音系统(拾音棒+磁性拾音器)。
接下来的几年间,Shadow公司研发了世界第一个带压电拾音的电吉他琴桥和首个内置均衡调节的主动双线圈拾音器,还与爵士吉他手Attila Zoller联合设计了新的爵士吉他拾音器“SH AZ 48”,Shadow公司对于不断提升制琴工艺,使得shadow拾音器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Zoller吉他
匈牙利爵士音乐家阿提拉·佐勒(Attila Zoller)是欧洲最具创新意识的爵士吉他手。早期与世界各大吉他品牌合作密切,如Gibson公司曾专门以其名字出品签名款系列吉他,而在佐勒与Shadow公司合作研发爵士吉他拾音器“SH AZ 48”后又一起创立了独立的Zoller(佐勒)吉他品牌。
1990年Shadow的德国工厂
到了1987年Shadow公司重新启动吉他生产线,一开始在意大利的工厂生产,累积了丰富的制琴技术、拥有尖端设备后,Shadow公司于1990年迁址到德国,拥有了自己的工厂。Shadow工厂除了生产Shadow吉他之外,也为日本Ibanez和美国Epiphone等品牌代工。
Shadow吉他
2000年初,全世界的吉他制造商都开始把工厂转向中国,Shadow公司也在2002年将工厂迁至中国,工厂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
Shadow品牌的综合实力
Ren Ferguson,Gibson前设计总监
Gibson前设计总监参与设计
制琴师Ren Ferguson,1962年开始制琴。
Gibson前总监、核心领军人物,在Gibson任职长达25年。通过创新改进J-35、J-45、SJ-200等型号,让Gibson民谣吉他走向新高度。近年来也加入了Shadow公司参与产品的设计与改良,使Shadow产品日趋完美!
全自动数控生产线
Shadow的高效、标准全自动数控吉他生产线使吉他可以在两天内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造,极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所以Shadow和Zoller极具性价比!!
Shadow创新UV漆工艺
吉他表层油漆的厚度会一定的影响吉他的音色,Shadow的开创性UV漆便是一种更薄的漆,不需要打磨及抛光,大大地缩短了生产时间。
创新的制作理念、精密的数控工艺、独特的UV漆工艺吸引到全球各大吉他品牌的眼球。Shadow中国工厂的第一个大客户是Epiphone,接着Breedlove也成为主要客户之一。
近些年来,Shadow开发了革命性的Nano Flex传感器和Nano Mag电磁拾音器系统。同时还有Panaflex 系统的首次亮相,其原理是利用多个弦枕下装拾音器来提供低音弦到高音弦的音色及音量控制,实现原声吉他各琴弦音量的独立控制。Nano Mag4的曼陀铃拾音器,可以实现对单根琴弦音色和音量的单独调节。
Shadow中国区代理——厦门巨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巨声公司创始人张健(左)
Shadow公司创始人Joe Marinic(右)
前文介绍的在吉他制造行业享誉盛名的传奇人物——Joe Marinic先生于2021年到访厦门巨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观Mr.G手工吉他工坊。Joe与巨声公司创始人张健同样都是拥有丰富制琴经验的制琴师且均亲自统筹把关吉他品牌的各项事宜,这样相似的经验使这对琴友一见如故!Joe对巨声公司的实力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并洽谈了Shadow吉他中国区代理的相关事宜,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有需要购买、代理德国Shadow吉他的朋友看过来啦!!我们将提供超优价格及服务给您。具体方案及产品画册可联系官方工作人员了解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