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抗日战争的十大名将都是谁啊(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十大名将是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十大名将都是谁啊(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十大名将是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 将领李宗仁必须榜上有名

在中国抗战史上他参与的台儿庄战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其特别之处在于

第一这是一场蒋介石唯一一次没有微操的大型战役 第二这是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军事上的胜利其惨烈程度可歌可泣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第三这是国军各派系真正精诚合作有组织且有执行力的一场战役其后的战役中再也没有过

当然第一点和第二点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第一点的原因才有了第二点的结果

蒋介石对微操的执着是世人皆知但是其微操水平也是一样难尽比如在淮海战役中有名的飞将军孙元良就曾经为了躲避老蒋的微操而故意砸掉电台李弥据说也跟孙元良学会了这一招但没卵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蒋介石后来一看电台联系不上就直接空投小红盒发布指令

关于第三点顺便延伸说一下国军的战斗力

其实国军基层的素质并不差这从后来第二次远征 *** 时的松山战役等可以看出国军战斗力还是有的而且我们都知道朝鲜战争中参战的志愿军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国军投诚过来的仅仅换了一下领导组织直接就成了一群虎狼之师打出了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经典之战所以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不怨士兵不行是那群军阀头子不行单打独斗还凑合只要一牵扯到友军配合作战那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谁也指望不上谁都是打着坐山观虎斗保存自己实力的小算盘张灵甫不就是吃了这个亏生死关头李天霞是打死也不救导致全军覆没在孟良崮

所以说国军的这种事见多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各个派系能够摒弃成见奋不顾身精诚配合的因为实在太罕见了所以让国人感动不已

壹 · 南京沦陷之后日军选择了徐州

言归正传淞沪会战之后上海失守日军接着就把南京拿下了

当时负责保卫南京的是唐生智他之前本来不是负责南京守卫的淞沪会战之后日军直扑南京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从军事角度考虑均不主张固守南京因为根本守不住只是徒增无谓的伤亡没想到唐生智正义凛然地疾呼说什么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岂能轻易弃守如不牺牲几员大将怎么对得起总理对得起最高统帅之类的豪言壮语说得那是慷慨激昂

蒋介石一看这哥们有血性那好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就你干了

然而事实大跌眼镜

日本从 1937 年 12 月 10 日攻城这老兄守了两天12 月 12 日就撤了问题是前一天还下命令让守军死战不能退还把船只都提前收缴了导致撤退时无船可用很多人没办法跳进水里打算冬泳过江溺死者不计其数接着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惨杀者 30 余万其中军人就有 5 万多人实在是被唐生智坑惨了

在中日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打败仗并不丢人丢人的是这种一触即溃

这就有一个很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误判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导致日军更容易作出军事冒险

比如说九一八事变吧

实际上当时日本内部对发动事变有巨大的争议内阁认为风险太大并不支持关东军的军事冒险行为

而结果是张小六一枪未放就把东三省丢给了日本人这大大 *** 了日本的野心

咱们设想一下如果当时东北军死守东北虽然结果肯定也是守不住但是日本人对全面侵略中国的决定不敢说没有了但至少要延迟好几年所以东北之后就是华北华北之后就是上海南京日本成了一头永远喂不饱的饿狼

这就是投降主义最坏的恶劣影响

咱们继续说局势

南京失守之后中国和日本都有点懵圈了

对中国来说抗战仅仅才 5 个月连首都都丢了军民伤亡上百万日军简直就是锐不可当

首都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可想而知连首都都丢了这不是亡国了吗

一时间悲壮和凄凉的阴云笼罩着全中国所以当时汪精卫的投降派论调并非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

日本一样也懵得一逼拿下南京后不知道怎么办了

咱们不要以为日本对华开始全面战争时就做好了整个战争计划日军很多时候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得而且日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阁和军部大本营和驻华部队包括各种派别都有数不清的矛盾从对华战争初期开始日本国内就分为扩大派不扩大派两个派系

拿下南京之后按照之前日本的设想中国应该投降了首都都陷落了嘛所以都开始准备庆祝战争胜利了

但是没想到蒋介石就是不屈服跑到武汉去了后来武汉陷落又跑重庆去一边跑还一边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让日军郁闷得要死

蒋介石玩的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

于是日本人目瞪口呆这咋不按套路出牌呢那是继续打还是不打

日本人也是虚得够呛扩大派不扩大派又开始争论不休

中国面积太大了日本的想法是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投降如果真的在中国陷入持久战那对日本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打仗就需要钱需要石油需要橡胶更需要人作为一个小岛国物资匮乏兵员也有限石油更全是从美国买的时间拖长了这战争根本就没法支撑

跟老蒋谈又谈不拢日本人也没别的办法了那就继续打吧总不能再退回满洲去

于是发动大规模进攻用武力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迫使蒋介石 *** 向日本投降的方针在日本大本营达成了一致

既然要继续打日军参谋本部就开始选定下一个目标

当时日本大本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扑武汉一个是进攻徐州

武汉是南北通衢的交通要道是中国地理的心脏位置战略位置及其重要而且是工业重镇包括汉阳兵工厂都在武汉当时中国军队包括国军八路军用的基本上都是汉阳造

看地图我们就知道武汉离重庆有多近只有不到 900 公里如果日军把武汉拿下那陪都重庆也基本上够呛了而重庆保不住的话大西南就不用打算待了到时候蒋介石能跑到哪儿去搞不好就真得去 *** 待着了

所以说如果武汉失守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抗战的难度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

幸运的是日军参谋本部没有选择武汉而是选择了徐州

选择拿下徐州也不是没有道理

徐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徐州是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大动脉的一个汇合点

什么意思呢以徐州为枢纽南北向为津浦铁路东西向为陇海铁路徐州就在这个交叉点如果控制了徐州不管南北方向还是东西方向都可以进退自如

南京陷落后在沪宁的日军与在华北的日军被中原所隔离

对日本来说控制了徐州可以打通津浦路就此贯通南北南方和北方的日军可以来去自如而陇海线呢则可以帮助日军西进通过郑州沿平汉路可压迫武汉更可向西直逼西安

于是日本就定下了南北夹击徐州的战略计划

负责北线进攻的是日军第二军的第 5 师团和第 10 师团第 5 师团就是臭名昭著的板垣师团第 10 师团的师团长则是矶谷廉介

负责徐州会战的则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那问题来了作为宿敌蒋介石为何安排李宗仁担任如此重要的任务

毕竟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那是十分糟糕李宗仁作为桂系首领是当时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在 1937 年抗战爆发之前的十年间李宗仁曾五次举起反蒋大旗三次逼迫蒋介石下台两个人可以说是恩怨重重

这就不得不说中国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凝聚力

卢沟桥事变后随着日军的暴虐行为不断升级中国民众由最初的恐惧迅速变成了激愤民族危亡成了全中国人最紧迫的事情包括各地的军阀也是一样一改之前的只知自保实力的一盘散沙状态甚至云南贵州四川等偏远地方的各路军阀也都依附了蒋介石听从老蒋的统一指挥在抗战初期大家都是尽了全力

作为老蒋也是一样只靠自己的中央军去抗击日军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抗战期间只要愿意抗日的地方实力派都委以了重任

李宗仁作为地方做大的实力派实力派而且是一个坚定的抗日悍将非常认可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所以尽管私人恩怨难以化解但是在国家的生死关头被蒋介石委以重任也就不奇怪了

咱们继续说徐州的事日军本来是打算南北夹击徐州走南路北上的是刚刚攻陷南京的日军第 13 师团在池河和淮河北岸遭到了在此阻击的桂军东北军的迎头痛击无法跨越淮河一步因此南线的日军基本上是不起作用了只剩下北线的日军第 5 师团和第 10 师团从济南出发目标直指徐州

徐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如果直接面对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根本就守不住所以李宗仁就把防守区放到了外围也就是离徐州 60 公里的台儿庄

贰 · 台儿庄西北侧翼-藤县保卫战

咱们先捋一捋台儿庄战役并不是一场单独的大会战只是徐州会战中的一部分

咱们这么理解吧

临沂战役和滕县战役 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

临沂和滕县是台儿庄的侧翼台儿庄是徐州的外围这几处战役都是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徐州要想拿下徐州就必须先攻下台儿庄要想攻下台儿庄则必须先经过临沂和滕县这就容易理解了吧

日军第 5 师团攻临沂第 10 师团攻滕县本打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然后从两边夹击台儿庄战略计划是不错然而在临沂和滕县都出岔子了

中国军队阻击的顽强程度大大超出了日军的想象

咱们先说一个事当时山东省主席是韩复渠任第 5 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 3 集团军总司令

韩复渠本来是西北军冯玉祥的人十三太保之一是一员悍将后来被蒋介石收买就投了蒋介石本来山东是作为徐州北线的防守重闸先要在山东拦截日军的第 5 和第 10 师团拦肯定是拦不住至少也给敌人以重击延缓一下日军的进攻速度

没想到韩复渠跟日本人干了几仗之后怂了

估量了一下打不过日本人又犯了保存实力的军阀老毛病直接不战而逃导致济南泰安相继陷落

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失去了黄河天险而且导致到徐州的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津浦线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了徐州的安全让李宗仁的徐州会战的布防计划完全打乱

所以说后来韩复渠被蒋介石枪毙一点都不冤都什么时候了还敢跑路这不是明摆着送死吗

韩复渠的不战而逃还造成一个恶劣的影响那就是让日军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更加蔑视更加快了日军向前突进的脚步

对作为台儿庄两翼的临沂和滕县就连普通的日本士兵也觉得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

驻守滕县的是川军第 22 集团军总指挥是第 122 师中将师长王铭章川军在当时的中国军队队列中属于杂牌中的杂牌武器装备低劣纪律也不咋样战斗力并不高因此由川军来驻守如此重要的据点也是颇具争议

川军来守卫徐州也有一段缘由1937 年抗战开始后30 万川军誓师出川北上抗日第一站是到太原等川军到达山西时太原已经失守老蒋承诺的装备物资也没兑现缺衣少穿的川军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立体攻击下发生大溃败败退途中发生了不少强买强卖侵扰军民的事为此阎锡山把川军告到了蒋介石处让老蒋赶紧把这帮人调走老蒋就问第一战区的程潜要不要程潜一口回绝老蒋正因南京失守心情不好一听川军都没人要勃然大怒就要把川军调回四川白崇禧觉得不妥于是就问了第五战区的李宗仁李宗仁正好缺人就这样川军到了徐州

谁能想到就是这只都不看好的杂牌军队在滕县打出了惊天动地的一仗川军们以身殉国也算是报答了李长官的知遇之恩

王铭章的 122 师全师不过 3000 人用的还都是四川本地造的步枪瞄准性差不说就这样的枪械还不能分到每人一支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穿着草鞋拿着低劣武器的杂牌军在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之下硬是在滕县把装备精良的日军第 10 师团挡了三天半的时间

在日军轰开城墙攻入内城后川军将士们跟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除去突围出去的少数部队滞留在城内的小股部队与日军展开巷战一直到 3 月 18 日全部壮烈牺牲后才停止了枪声

此役包括师长王铭章在内大部分的将士都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战后在武汉为滕县川军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蒋介石为王铭章题词死重泰山 *** 领导人董必武等人也联名题词致哀

滕县守军终于用数千热血男儿的生命为川军正了名

李宗仁本来命令汤恩伯派军驰援滕县守军终因路途遥远没有及时赶到滕县还是失守了日军第 10 师团在付出 2000 多人的伤亡之后终于越过滕县目标直指台儿庄

叁 · 台儿庄东北侧翼-临沂保卫战

作为台儿庄西北侧翼的滕县失守后如果东北侧翼的临沂也失守日军第 5 师团和第 10 师团合击台儿庄台儿庄将很难守住所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临沂保卫战的战况上了

守卫临沂的是原西北军庞炳勋所率的第 3 军团虽号称是军团但实际上只有一个 40 军40 军也只下辖一个师加起来只有 13000 人装备也不行全军只有 8 千支中正式步枪每人一支都平均不上庞炳勋所面对的则是有钢军之称的日军第 5 师团 2 万多人师团长正是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的板垣征四郎

庞炳勋这个人很有意思本来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后来投了蒋介石因腿部受过伤外号庞瘸子这个人把军队看做自己的命根子打什么仗也不卖命以保存实力为重当时人称庞瘸子逃命比不瘸的人都快在军届口碑确实不咋样

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庞炳勋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刚烈勇敢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仅仅三天庞炳勋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 40 军就伤亡大半最后连伙夫担架兵都上了前线

部下劝庞炳勋撤退保留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庞炳勋却说我年将 60一腿尚瘸毫无牵挂今日能为国杀敌生而有幸啊

面对强敌庞炳勋坚持死守不退已经做好了在此处殉国的打算了

然而实力摆在那儿尽管庞炳勋部死战不退却终究是实力太过悬殊临沂已岌岌可危

在这关键时刻张自忠率 59 军飞驰来援狂妄的板垣师团本以为张自忠部从淮河过来最快也要三天还打算拿下临沂后以逸待劳等张自忠的援军上门送死没想到张自忠带领 59 军日夜急行军竟然在一日一夜内行军 180 公里赶到了临沂从日军背侧开始猛攻

咱都知道红军有超强的急行军能力59 军这行军速度跟红军相比也不相上下

正在殊死抵抗的庞炳勋 40 军一看援军来了士气大振不要命地发起了反攻板垣师团在侵华以来从来没有见过中国军队如此不要命的打法阵脚大乱死伤惨重连很多阵亡士兵的尸首都来不及拉仓皇撤到了莒县

这儿需要聊聊张自忠和庞炳勋的特殊关系

更多中国抗日战争的十大名将都是谁啊(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十大名将是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