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宁西是什么意思(宁西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宁西是什么意思(宁西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宁西是什么意思(宁西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一座小城 正从远古走向未来

唐河县,因一条河流纵贯古唐州地而得名。这条河,九曲十八弯,日夜流淌,流淌了上千年。

唐河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沿,是镶嵌在豫西南的一颗明珠。面积2512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耕地面积245万亩。是全国“粮油生产百强县”、“石油之城”、“栀子之乡”、“新兴镍都”。

唐河县,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唐河,古称泌河,是长江流域汉水水系支流唐白河支流。上游赵河与潘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方城县。汇合后称唐河,经河南社旗、唐河、新野县、湖北襄阳市,于两河口与白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全长230公里,流域面积8685平方公里。

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条。左岸有毗河、泌阳河、三家河、清水河、蓼阳河、礓石河,右岸有桐河、绵延河、涧河等。

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在它滋养哺育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

穿越时空的隧道,翻开尘封的史册,我们看见了唐河干载的历史变迁。

唐河县,夏、商时期为《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谢、唐、蓼国地。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晋为棘阳县地,属义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

唐朝时,改县设唐州。

中华民国初为唐县,属南阳府……民国12年改作为唐河县,沿用至今。

西周未年,周宣王为巩固国基,加封其妻舅申伯领谢地(唐河县),作镇抚南方的封疆大吏。

申伯出行之日,周宣王不仅赏赐有加,还为他饯行嘉勉,丞相尹吉甫作诗赠送之。其旨意是期盼申伯辅佐周室、镇抚南方侯国,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周宣王对申伯的优渥封赠及非常的礼遇。

周宣王封申伯于谢,又命重臣召伯虎营建谢城。谢城圆满建成之后,役卒作诗歌《小雅•黍苗》以告周宣王:

东周初期,申国(唐河县)仍为中央政权直辖统治区的南方屏障,周平王派重兵戍守。戍卒为了表达思归的幽怨,写诗一首:

全诗运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表现出久戍战士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幽情。

《诗经》中的三首涉及申国(唐河县)的诗歌,语言极其口语化,朴实、真挚。虽然,已过数千年,读之,仍感人至深。

唐河历史悠久,195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发掘队在唐河城郊寨茨岗发掘出土了一批原始先民遗留的文物。其中房基2座,窖穴3座,墓葬18座,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有斧、铲、凿、刀、锥、砺石,陶制生产工具有纺轮。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鼎、钵、壶、豆、杯等。器物既有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性质,又有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因素,对于研究原始社会晚期南北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考证出这一地方是原始新石器时代遗址。据专家称,新石器时代开始于1.4万年前,结束时间5000年至2000多年。

2015年,人们在唐河湖阳、马振扶、祁仪山上发现了众多的远古岩画。岩画,是人类在上古时代劳动生活时留下的历史遗迹,它是在文字出现前,先民们祭拜天地、崇拜图腾、记述事件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考古意义。

唐河县是古代京都长安、洛阳通向江汉平原的隘道要冲,物阜民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齐、韩、魏三家联军在今唐河大败楚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刘邦率兵攻湖阳,据南阳,入武关,进军咸阳。新莽地皇年间,刘秀起兵新野,攻占湖阳。唐代黄巢起义军与官兵鏖战唐州,威逼京都。南宋名将岳飞及其部将王贵、张宪、董先多次在唐州大败金兵。绍定六年(1233年),宋将孟珙屯田唐州,以拒金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程子华率领的红25 *** 战于唐河。1939年“新唐事变”发生后,唐河军民数度与日军展开浴血战斗。1940年5月9日,国民革命军173师师长钟毅战死于苍台北丁湾的唐河河滩上。1945年10月, *** 率领的新四军五师、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共6万余人进入桐柏山,组成中原军区,司令部驻湖阳南新店村。1947年11月,陈(赓)谢(富治)兵团解放唐河县城。1948年 *** 桐柏区委关于支前、土改等重要会议分别在昝岗召开。

唐河这片热土,古今历史上,诞生了不少优秀人物。

东汉刘秀“云台二十八宿”之一的马武,出生于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

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东汉光禄大夫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县)人。东汉初期大臣,光武帝刘秀之舅。

樊宏出身富农家庭,少有远大志向。新朝王莽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联合族人筑营自守,保护一方百姓。建武元年(25年),拜特进、光禄大夫,位次三公。五年(29年),封长罗侯。十五年(39年),定封寿张侯。建武二十七年(51年),去世,谥号为恭。

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曾留下遗书,要求薄葬,“一无所用”。哲学上,坚持老子去盈防满、贵柔求退的思想。写《诫子言》教育儿子,做人谦恭谨慎,简约节欲,不要太过张扬骄满,否则厄运到来;告诫儿子,在“富贵盈溢”和“保身全己”面前,要选择后者。观点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原理。

刘秀之姐刘璜被分封到湖阳,称“湖阳公主。

唐河境内还有战国时楚国宋玉墓。西汉开国元勋周勃墓。

大革命时期,穷苦人出身的张星江,曾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 *** 党员。曾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宣传革命,发动群众与土豪劣绅斗,减租减息,开展抢粮斗争。曾到江西瑞金出席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朱德接见。给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做向导。是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主要创始人。1936年3月28日,他亲自指挥游击队潜入桐柏平氏镇夺取反动民团枪支,遭到 *** 军包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9岁。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1918年,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

诗人李季,唐河县祁仪镇人,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优秀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这首长诗,热情歌颂了陕北人民在 *** 领导下翻身闹革命的斗争事迹,成功地塑造了王贵和李香香的动人形象。这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长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河还有地质学家冯景兰,作家冯沅君,电影演员张丰毅等。

新时代,唐河县各行各业优秀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唐河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

随着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开通运行,二桥、三桥、四桥、五里河大桥陆续建成通车,城乡联通、省市乃至国外联通,经济社会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335.5亿元,位居南阳13县区第二位。

随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城市框架拉大了,城市高楼林立,街市繁华。道路宽阔,四通八达。道路两旁,绿树参差,繁花飘香。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唐河古迹、景点多,传说有“八大景”:竹林晚翠、古塔凌烟、莲花捧佛、黄池映月、泌桥飞雪、紫玉龙渊、石柱擎天。县城有著名的泗州塔、文笔峰塔,源潭镇山陕会馆等。

唐河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白玉山、紫玉山、寥山、石柱山、九龙湖,处处风景秀丽。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唐河县革命纪念馆、毕店张星江纪念馆、苍台阎普润纪念馆、唐河县冯友兰纪念馆、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纪念地等。

唐河滨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为唐河又增添了一个靓丽的名片。

自去年开始,唐河又启动三夹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北辰公园、五里河森林公园、泌阳河与八龙河水系连通、桐河湖建设及四水同治等工程。完成栖凤溪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新建、改造,竹林路等13条城市道路。稳步推进县城“百城提质工程”项目建设等。

唐河自清末起,航运发达,商船直达汉口。去年,万众期盼的唐河复航工程开工,相信不久的将来,古老而又现代的唐河上,必将重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美丽壮观。

唐河,一条流淌了干载的河流,仍奔流不息。一部绵延千年的历史,如此厚重,如此绚烂!

啊!唐河,你日夜奔腾的朵朵浪花,是不朽的历史与美好的现实融汇跳动的音符。相信,你会一如既往,传唱着唐河光明的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唐河的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

[img]

盘陀王是谁?

分类: 社会民生 宗教

解析:

洛阳第一次西行取经为汉明帝“永平求法”,属于国家活动,第二次朱士行西行取经,在三国魏甘露五年,为个人行动;第三次为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胡太后下诏宋云、惠生西行取经,属国家行动。这三次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交通史上都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管当时主事者个人的思想行为如何,但在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作用。

宋云、惠生西行取经回国后,他二人各自都写出行记,杨玄之《洛阳伽蓝记》摘录这二书的内容,二书己失传,《伽蓝记》保存了这批文献资料。

一 受诏书西行取经 过赤岭到达于阗

北魏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季,寒风料峭,洛阳城各大御道上行人稀少。正在这时,从洛阳城西阳门走出一行十几人,都是绵装裹身,车载马驮,蛮有精神地踏上了西去取经的大道。

这就是明帝之母胡太后下诏派遣的崇立寺僧惠生,和居住在洛阳城北闻义里的敦煌人宋云,协同一行人,一起到西域去求经。

惠生、宋云离开洛阳四十天后,到达赤岭(今青海西宁丹噶尔西南一百三十里,称日雅拉山,又称日月山)。这是大魏国的边陲,国家在这里没有关卡防站。

赤岭,因为不生草木,所以才叫赤岭。这座山有鸟鼠同住一个洞穴。不同种却能在一起生活,鸟是雄的,鼠是雌的,合为一阴一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鸟鼠同住一个洞穴的来历。

从赤岭出发,向西行走了二十三天,渡过了流沙,到达吐谷浑国。一路上,气侯寒冷,多大风大雪,飞沙走石,举目都是,只有吐谷浑城困围比别处稍稍暖和 。吐谷浑国有文字,字形同魏国的一样。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都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政治法令民族习惯差不多。

从吐谷浑向西行三千五百里,到鄯善城所自立的王被吐谷浑所吞并。现今的鄯善城的主人是吐谷浑国王第二子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来抵御胡人。

从鄯善向西行,一千六百四十五里,到达左末城。城中的居民总共有上百家,土地干旱,决开渠水来灌溉地种植庄稼。当地人不知道用牛、用犁耙来耕地。城内画佛像与菩萨,但没有同胡人的相貌一样。访问古老的事情,当地人说是吕光讨伐胡人的时代所画的。

从左末城向西行走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到达末城,城旁边的花果和洛阳的一样,只有房屋是用土做的而且是平顶,这一点同洛阳的不一样。

从末城西行二十二里,到达捍魔城,城南十五里有一座大寺,寺里有三百多僧众,大殿有金像一躯高一丈六尺,佛像仪容超绝,相貌金光闪闪地,一直是面朝东站着,不肯向西看。当地人传说:“这尊像本是从南方腾空而来的,于阗国王亲自见了还礼拜他,用车把像往回运,到半路上,天色己经入夜,住下来休息,人们忽然不见了这尊像。国王就派人寻找,谁知像又回归到原来的地方。国王就在附近造起了一座塔,并封四百户人家来供应洒扫。这四百户人家中有人患病了,就用金铂贴到像的患病处,立即可以痊愈。后人在这尊像的旁边,造成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像和很多像塔,甚至有几千座。都是悬挂着五颜六色的旗盖,也有万把个。这里有一多半魏国的旗幡,旗幡上用隶书写着,大多写着是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只有一幅,看上边的年号是后秦姚兴在位时(公元394——415年)造的旗幡。

从捍魔城向西行走八百七十八里,到达于阗国。国王头上带一副鸡冠样的金冠,头的后面下垂二尺长五寸宽的生绸绢,作为装饰。威严的仪仗队有鼓、角、金钲、一副弓箭、二枝方戟、五张槊,还需有一百多个身上佩刀的武士。

于阗国的风俗是女人们褡着衣衫,束着腰带,骑马快跑,跟男人们没有两样。人死了,用火焚烧后,收起骨灰埋葬。在埋葬骨灰的地方,上面再建立起一座塔。守丧的人要剪短头发,并用刀把脸部划出血,表示哀悼,头发长到四寸长时就和平常人一样了。只有国王死后,不用火焚,把遗体放到棺材里,在远远的野外埋葬,并且建立寺庙来祭祀,以表示纪念。

过去时,于阗国不信佛法,有一次,一个经商的胡人,把一个名叫毗卢旃的沙门弄到城南的一棵杏树下,向着国王伏罪说:“现在总算把异国沙门弄在城南的杏树下了。”国王听说后,十分气愤,就亲自立即前去看毗卢旃。毗卢旃告诉国王说:“如来派我来,令国王造一所覆盆浮图,使国王的福祚永远昌盛。”国王说:“今天我如果见到了佛,我就会立即从命。”

国王话音一落地,毗卢旃就敲钟告佛,就派罗‘目侯’罗变形为佛,从空中而降显出了真容。国王五体投地,之后,就命令在杏树下建立寺舍,画罗‘目侯’罗像。像画好后,罗‘目侯’罗忽然不见了。于阗王更加相信,又建造精舍一处把像放在里面。今覆盆之影,常常到精舍的外面,见到的人无不向他致敬。这处精舍中还藏有辟支佛靴,至今不烂,看起来不像皮做的,也不像是丝绸做的,谁也不能说清楚。

按于阗国境,东西不过三千多里。

二 经二国登上葱岭 葱岭西浏览五国

神龟二年(公元519年)七月二十九日,进入朱驹波国。该国的人民都是在山上居住,五谷很多,但吃的都是麦面。这里不设立屠宰场所。吃肉的人都是吃那死亡的动物肉。风俗言语和于阗国相似;文字与婆罗门的一样。这个国家的疆土,在五天内就可以完全走个遍。

八月初,进入汉盘陀国界。再向西走了六天,登上葱岭山。又向西走了三天,到达钵盂城,三天后,到了不可依山。这里很冷,冬夏积雪,山上有个池子,毒龙藏在里面。过去有三百商人,一天在池边住宿,恰巧龙恼怒了,一下子杀死了所有商人。盘陀王听说了,把位子让给了儿子,他自己向乌苌国学习婆罗门咒去了。在四年之中,完全掌握了婆罗门咒术,回国后,又恢复了王位。有一天,国王向着山上的池子里的龙发咒语,那龙立刻变成了人,向着国王悔过。国王就把龙迁到葱岭上,离这个池子有二千多里远。那位古代国王,就是现今国王的十三世祖。

从汉盘陀国以西,都是山路,崎岖不平,有一条一千里远的长坂,万丈高的悬崖,在这里实在感到登天的险阻。像太行、孟门比起这里也就不险了,崤山的函关,陇西的长坂,比起这里那就平坦多了。

自葱岭出发,步步渐高,这样一直走了四天,才到了葱岭 的高峰,大概从山腰下来,实际上也得半天时间。

汉盘陀国正在山颠。从葱岭以西,所有的河水,都向西流。这里的人都说,这个地方是天地的正中央。老百姓都是在水流边决个口,来灌溉耕种。他们听说中国的田地都是靠天下雨来种作,而笑着说:“老天怎么会跟你的期望相同呢?”

汉盘陀国城东有条孟津河,向东北流到沙勒。

葱岭高峻,不生草木。时令八月,天气己冷,北风驱走了大雁,飞雪飘落千里。

九月中旬,进入钵和国。这里都是高山深谷,人们视险道如平常一样。国王年住的地方,凭借山势作为京城。人民的穿着装饰,只有用毛毡作的衣裳。地方土地很贫瘠,物产不丰富,人们都位在洞窟里当风。大雪紧的时候,人和畜相依为命。钵和国的南界,有座大雪山,上午天暖融化,傍晚天冷冻结,远远望去象一座玉石山。

十月初,进入厌哒国。这里田地高庶,一眼望去,山水分明。人们住的地方没有城郭,都是以游牧为主。用毛毡作房屋,随季节性而赶到水草茂盛的地方,夏天却随凉爽处,冬天却就温暖处。乡村土著不认识文字,礼乐教化,都缺乏。他们不知道,日月运转的程度,每年没有盈闰,月没有大小,一年只用十二个月算。

厌达国,还受到各国的贡献,南至牒罗国,北尽敕勒国,东披于阗国,西及波斯国等四十余国都来朝贺。当时,国王张起大毡帐,方圆四十步大,周围用毛毡作墙壁。国王穿着锦缎衣服,坐在用金镶制的大床上,用四个金凤凰作床脚。他见到大魏的使者,接连两次跪拜接受了诏书。在摆设的宴会上,有一人就在客人的面前唱歌,只有唱歌,也没有音乐伴奏。

厌达国王妃,亦是穿着锦缎衣裳,长八尺多玫瑰五色珠子装饰着。王妃外出就坐着车,回宫坐在金床上,金床是用形状为六牙白象和四狮子作的,其余大臣的妻子都是随后。撑着伞。他们的头上亦似乎有角,团圆圆的下垂着,形状象宝盖。从他们的服著上的不同,也可看出他们的身份贵贱高下。厌达国在四方少数民族国家中要算最为强大的了。国家不崇信佛法,却供奉许多外国神。他们屠宰生畜,带血而食。用的是七种宝贵的器物。各国来贡献的,都是很多珍奇的东西。

厌达国距离京师洛阳二万余里。

十一月初,进入波斯国。波斯国国土很狭小,有七天就可以走过去,人们都是依山而居,物资产品贫乏。这里的风俗习惯,可以看出是凶凶的,散漫的,见国王没有礼貌。国王出入王宫,跟随只有几个人。波斯国水利资源丰富,过去河水浅,后来山崩截流,形成两个大水池。毒龙潜藏池中,出现很多灾异之事。这里夏天多暴雨,冬天多积雪,因此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艰难。这里的雪闪着白光,以致照耀得人眼都睁不开,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人们祭祀龙王,可以得到平安。

十一月中旬,进入赊弥国。这个国家渐渐地脱离了葱岭。土地贫瘠,人民大多都贫困。所有通道都很高很窄,仅仅能通过人马。一直劲儿一条道路,从钵卢勒国向乌苌国,用铁索作桥梁,悬空作为渡具,从桥上向下看不到底,桥两旁没有任何抓捉的东西,一旦疏忽闪失,那就要葬身到万丈高的山崖下了。因此所有的行人一听说就不走这条路了。

三 圣迹多多 乌苌国

十二月初,进入乌苌国。乌苌国北接葱 岭,南连天竺。这里气候暖和,国土方圆有数千里大,物阜民殷,同神州的临淄一样;肥沃的土地,与咸阳的上等土质相同。卑罗施放儿子的处所,菩萨投身饲虎的地方,依然还在,旧有的风俗虽然遥远,而当地的风尚还存在。乌苌国国王精进,素食菜蔬,坚持长斋,每天早晚礼佛,击鼓吹贝来伴奏,琵琶、箜篌、笙箫样样都有。国王在每天午后,才办理国事。这个国家对于犯死罪的人,不设立杀掉的刑法,只是把死犯流放到空山里,任何自己找东西来吃喝生存。对涉罪的嫌疑犯,让他们来服药,以清浊来区分验证;根据犯罪的轻重,当时就判决。该国土地肥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百谷丰登,五果繁多而成熟,夜里听到清脆的钟声,几乎响遍世界各地。地上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冬天和夏天接续不断,僧俗们可以随意去采摘,作礼佛供养的物品。

国王见到宋云一行人,说是大魏国派来的使用权节,就顶礼膜拜,接受诏书。听说大魏太后崇信佛法,立即就面向东合掌,满心诚意,遥致敬礼。命懂得大魏国语的人向宋云说:“您是太阳出处的人呵?”宋云回答说:“我国东面有大海水,太阳就从那里出来,正符合如来说的那样。”王又问道:“你们的国家出圣人吗?”宋云一一说到周公、孔子、庄子、老子等大德;又说到蓬莱山上银宫金堂,里面 有很多神仙圣人;又说到管辂善于占卜,华佗精于治病,左慈擅长方术,这样的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诉给国王。国王说:“诚如您说,贵国即是佛国了。在我百年之后,愿到贵国托生。

于是,宋云和惠生一同走出城外,寻找如来教化的遗迹。水的东面有佛晒衣处。最初,如来在乌苌国弘扬佛法,教化俗众。龙王听说后,非常愤怒,便兴风作雨,这时,佛僧伽梨,全身湿透。雨停止后,佛在一块大石下面,向东而坐,晒着袈裟。年岁虽然久远,明灿灿地象新的一样,不是直直地顺着条纹缝隙看,就不能清楚的看到,以致于一丝一缕也都是新的一样。猛一看去,好象不很明显;如果刮目相看,那纹路慢慢地清晰起来。佛坐处和晒衣处,都建有塔记其事。水西有处池子,是龙王潜藏的地方。池边有一座寺,寺里有五十多位僧人。池里的龙王,每次兴风作雨,国王就祈祷请求,并且把金、玉珍宝投放到池子里去,这些宝物顺着水流,然后涌现出来,令僧人们取回。这所寺僧 的衣食,全是靠龙而由人们施济的,当地人称为龙王寺。

王城北八十里处,有如来踏石的足迹,当地人己建起一座塔笼罩住它。如来踏石的地方,象是带水践踏泥地,测量它的结果没有准儿,有时长有时短。现在立了一所寺,可容纳七十多僧众。距塔南二十步远,有块泉水石,佛本来是清静,有一次,噬断杨枝,把杨枝载到地上,就活了,现今长成了大树,胡名叫婆楼。

王城北有一座陀罗寺,寺内举办佛事活动最多。有座高大的佛图,僧房靠近它的一侧,浮图周围有六千躯金像。国王每年举行法会,都在这座寺内,国内的僧众,都会集在这里,宋云、惠生见到那些和尚的戒行精苦,看到他们的风范,特别恭敬,于是就施舍了两个奴婢,来供应打扫寺内的卫生。

离王城东南,在山路上行走八天的路程,就是如来苦行投身饿虎的地方。这里高山巍峨,危峰直插云宵,优质木材和灵芝草,满山葱生。林中的泉水婉转清丽,奇花异草,光彩夺目。宋云和惠生割舍自己部分旅行资费,在山顶上造成一所浮图,用隶书刻在一块石头上,颂扬大魏朝廷的功德。山上有座收骨寺,住了三百多僧众。

王城南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有如来昔日在摩林国剥皮作纸、拆骨为笔处。阿育王建立一座塔来笼盖住它,塔高十丈。拆骨的地方,骨髓流出来附着在石头上。现在观看那髓脂的颜色,仍是肥腻得同新流出来的一样。

王城西南方五百里处有座善持山。那里的甘泉美果,在经记中见有记载。山谷中气候和暖,花草树木,在冬天还是青青的。当孟春来临,温风渐吹,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异国,因为看到这种美丽的景色,引起归国的情思,独自痛念中肠,遂牵动起旧疹复发,轻轻重重一个多月,最后得到婆罗门咒,平善康复。

在山的上半腰东南方有个太子石室,有一个洞口两间洞室。太子石的前边十步远有块大方石,说是太子常坐在上面,阿育王就在上面建了一座塔,并作了一篇文,记载这件事。

塔南一里处,有一座太子草庵。离塔一里,向东北方下山五十步处,有太子的男女绕树不愿离开,最后婆罗门用木杖鞭打他们,血流满地。那棵树还长着,流血的地方,现在成了泉水。

石室的西边三里远,是天帝释化为狮子,当路蹲着遮曼坻的地方。石上的毛尾爪迹,现今仍清晰可见。

阿周陀窟和闪子供养盲父母的地方,都是塔记。

山中有过去五百罗汉床,南北两行,相对坐着,按次序一一相对。有一座大寺,寺内有僧人二百人。太子年食的,泉水北有座寺,常常有数头驴运粮上山,没有人驱赶,它们自己来来去去,早上出发,中午就到达,恰巧就到吃中午饭时。这是护塔神渥婆仙使它们这样做。这座寺过去有沙弥,经常扫除灰尘,因为进入神定,维那来挽牵他,不觉皮连骨离。这里有渥婆仙代沙弥除灰的地方。国卫给渥婆仙立了一座庙,在庙内画有他的形象,用金铂贴身。隔山岭有座婆奸寺,是山夜叉所建立的,住有八十位僧徒。他们说罗汉、夜叉常来供养,洒扫院落,拾取柴禾。凡是俗僧不能住寺。大魏国沙门道荣到此处礼拜后离开,不敢停留。

四 异国风情 乾陀罗

到了正光元年(公元250年)四月中旬的一天,进入乾陀罗国,土地亦和乌苌国相似,原来的名字叫业波罗国,为厌达国所灭,于是,立敕勤为国王。治理国家以来,己经历两代。国王生性凶残暴烈,大多执行杀戮刑法;他不信佛法,好祭祀鬼神。国内人民都是婆罗门种,崇奉佛教,好读经典,忽然有了这种的国王,远不是情感所能接受的,国王又依仗自己的勇力,同其它小国争地盘,接连发兵战斗,己经历三年。国王有七百头象,一头象能负载十个人,每人手持刀楂;象鼻子上缚着刀,跟敌人相攻击。国王平时好在国境线上停留,终日不回朝,军人老了还不能回家,人民常年服劳役,老百姓都是怨气冲天。

宋云到了军中,通告了诏书;国王却凶暴傲慢没有礼貌,坐着来接受大魏的诏书。宋云见他是远方的少数民族,不能够治服,只有任他傲慢,也不能责备他。

国王派了个翻译官员告诉宋云说:“您远涉各国,经过千难万险的道路,恐怕劳苦得很吧?”

宋云回答说;“我大魏皇帝深深体味到佛教大乘,特远求经典,道路虽然险要,但不能说疲劳。大王亲自统率三军,远远地到国境线上去,寒往暑来,天气骤然变化,莫不劳顿受损?”

国王回答说:“我不能降服一个小小的国家,实在愧对你的询问。”

宋云开始认为国王是少数民族,不能用礼仪来责备他,任他意坐着接受诏书;等到亲自会见几次,才发现他也有人情,于是就责备他说:

“山有高低,水有大小,人处在世间,也有尊卑,厌达、乌苌王他们都拜受大魏诏书,大王您为何独独不拜?”

国王回答说:“我见到大魏皇帝就拜;今得诏书,坐着阅读,有什么可见怪?世上人得到了父母书,还自己坐着读;大魏如我的父母,我也坐着读诏书,就是按礼来说,亦没有过失。”

宋云无法来使国王屈服,后来,国王将宋云送到一座寺中,供给的东西都很少。当时,跋提国送幼狮子两头给乾陀罗王,宋云等见到了。随后,看到幼狮子的意气雄健勇猛,想到中国所画的狮子,与其外貌不甚相合。

于是,又向西走了五天,便到了如来舍头给人的地方。这里建有塔寺,寺内有二十多个僧人。

又向西走了三天,到了辛头大河。河的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竭大鱼,从河水跃出来,在十二年中用肉救济人的地方。这里也建起塔,并有记文。石头上还有鱼鳞纹在。

又向西走了三天,到了佛沙伏城。平川原野都是肥沃的土壤;城郭都是端直的;民众中有很多殷实富户;这里林木茂盛,泉水流淌;地方盛产珍宝;民风习俗淳厚善良。这座城内外,有很多古寺,名僧大德很多,他们的道行都很高奇。城北一里处,有座白象宫,寺内都是石雕佛像,极其庄严美丽,有很多佛像,通身金箔,光灿灿地耀人眼。寺前有棵系白象的树,这座寺的兴建,实际上是由此引起的。树的花叶像枣一样,到冬天果才熟。当地父老传说,这棵树灭了,佛法也就灭了。寺内壁上绘有太子夫妻以子女乞婆罗门像,当地人见了,没有谁不悲泣的。

又向西走了一天,到了如来挑眼给人的地方。这里也建有塔寺,寺里有块石头上有迦叶佛迹。

五 雀离佛塔奇迹多

又向西走了一天,便乘船渡过了一处深水,有三百多步宽。再向西走六十里,便到了乾陀罗城。城东南七里处,有座雀离佛塔。相传佛塔的来历,就是如来佛在世的时候,同弟子一起游化到这里,指着城的东方说:“我入涅洹后二百年,有位国王名叫迦尼色迦,在这里要建立一座佛塔。”

佛入涅洹后二百年,果然有位国王字叫迦尼色迦,有一次出游城东,发现四个童子累牛粪为塔,有三尺高,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国王感到这些童子很奇怪,立即就建塔笼盖住这个地方,可是粪塔渐渐高起来,以致挺出塔外,离地有四百尺高时,才停止。国王更加扩大塔基三百多步,从此地架木建筑,才建成与粪塔一般高。上有铁柱子,高有三百尺,有金盘十三重,总计离地七百尺高。塔功告竣,粪塔和原来的一样,在大塔南三百步处。当时,有婆罗门不信是粪塔,用手摸摸看,结果摸了一个洞。年岁虽然久远,但粪塔仍不烂,用香泥填洞,一直不能填满。现在有天宫笼盖着它。

这座雀离佛塔自从创建以来,经过了三次天火焚烧,焚烧之后,国王就加修葺,又还本来面目。当地父老说:这佛塔经天火七次大焚烧,佛法也当灭了。(《道荣传》说:国王修告佛塔,木建工程己经完结,但还有铁柱子,没有人生办法把它树起来。国王在塔的四角建起了大的高楼,放置了很多金银宝物,国王与夫人暨各王子,都在楼上烧香散花,一心一意请神保助,然后用轳轳绞索,一举便树了起来。所以,胡人们都说是四天王帮助的,如果不是神帮助,光靠人是不行的。)

塔内的佛教事物,都是金玉制作的,形态千变万化,很难说明白。早上旭日东升的时候,那金盘光彩夺目;微风吹拂的时候,那宝铎叮当和鸣,西域各国的浮图,这里算了最最第一的了。这座塔初建成时,用珍珠制作罗网,覆盖在塔的上面。后来,经过几年,国王才考虑到这扇珠网价值万金,将来百年之后,恐怕有人侵占掠夺;又考虑到大塔破坏了无人修补,于是就解下珠网,以铜镬盛着,在塔的西北有一百步远处,挖了个大坑,埋下了这些珍珠,地表面栽上树,叫菩提树。这棵树的枝条向四面伸展,密叶繁茂,遮蔽了天空。树下面四方都有座像,每座高一丈五尺,常常有四条龙来主管这些珍珠。谁如果存心想挖取这些珍珠,那么祸变立即产生。在旁边树有石碑,刻着铭文,嘱语来的人们,若这座塔坏了,就劳驾麻烦后来的贤人们,可以挖出珍珠来修治。

这座雀离佛塔的南面有五十步远处有一座石塔,它的形状是正圆珠笔形,两丈高,很能够表现出它的神奇变化,就是能给人表示出吉凶,如果接触它,是吉的话,就表示出金铃鸣叫回应,是凶的话,即是你用手摇撼它,亦不肯鸣叫。惠生己远在异国,恐怕不会吉相返回故国,于是就向神塔敬礼,乞求神塔给一个验证,于是就用手指接触它,铃铛立即鸣叫回应。惠生得到这个验证,以此安慰了他的心,后来惠生果然以吉相返回。

惠生起初离开洛阳的时候,皇太后下令赠给他一千口五色百尺旗幡,五百枚金香袋,还有两千口王公大臣的旗幡。惠生从于阗国到乾陀罗国,所有佛教法事的地方,统统都流布,到这时几乎都流布完了,而只留了太后的一口百尺幡,打算奉布尸毗王塔。宋云用奴婢两人来供奉雀离游图,永远充作打扫卫生的。惠生就减少旅行的资费,并巧妙的减省高级工匠,用铜摹写了一躯雀离浮图仪和释迦四塔变。

六 历三年取经返洛阳

于是向西北行走了七天,于是,向西走了七天,渡过一条大河,到如来为尸毗王救鸽的地方,亦建起了一座塔寺。过去尸毗王的仓库被大火焚烧,其中粳米被烧焦,至今还在;如果服下一粒米,就可以永远不患疟疾。该国的人民必须在禁忌的日子来取得。(《道荣传》说:到那迦罗阿国,有佛的顶盖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面有孔,可受人的手指,多似仰着的蜂窠。到耆贺滥寺,这里有佛穿的十三条袈裟,用尺子量它,有的短有的长,用木筒装着,上面贴着金箔。这条锡杖轻重不定,值得重的时候,一百来人举不起来;值得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也能掂得起。那竭城里存有佛牙佛发,并且用宝贵的瓶子来盛装,早晚都供养,到瞿波罗窟,见到了佛影。进入山窟,有十五步远,面向西朝洞门内远远望去,那众多的佛像明光可见;走近去看,就黑洞洞地什么也看不见。用手去触摸,只有石壁。慢慢后退,才能见到那佛像,容颜挺挺奇特,为世间所少有的。窟的前面有块方石,上边有佛的足迹。窟的西边有百步远处,是佛浣衣的地方。窟的北面一里远,有座目连洞窟。窟的北面有山,山的下面有七佛亲手作的浮图,有十丈高。有人说,这座浮图陷入地下的时候,佛法就要毁灭了。并排建造了七座塔,塔的南边有块石头,上边有如来亲手书写的铭文,字迹清晰,可以识别。)

更多宁西是什么意思(宁西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