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春季钓鱼浮漂有动作不上鱼,该如何调整?
刚好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有口无鱼,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谢谢。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不妨试试。
1.改变窝料,使用中药米。有信号而不得鱼,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闹小鱼。中药米可以有效规避小鱼,因为小鱼对中药米不感冒。
2.使用大漂。大漂的吃铅中,能有效的过滤假信号。
3.钓钝。双钩躺底,小鱼也不那么凶的抢食了,给大鱼就饵机会。
4.降低钓饵的腥味。小鱼对腥味饵料偏好,使用清香饵料,避开小鱼,斯文的大鱼就会乖乖上钩。
根据实际钓场,钓况,酌情选择调整,必有喜人收获。
初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河里的鱼儿随着温度的回升,也渐渐活跃起来。在这个时候作钓有时候会出现浮漂有动作,抬竿却不中鱼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避免出现这个问题呢?
初春乍暖还寒,虽然温度开始回升,但水温还是比较低的,这个时候的鱼儿虽然开始进食,但由于较低的水温导致鱼儿开口较小。我认为造成浮漂有动作,抬竿却不中鱼的情况出现有以下几点(以山东地区为例):
一、子线太粗。由于初春水温较低,鱼儿开口较小,太粗的子线较硬,不容易弯区,在鱼儿吸力小开口小的情况下,导致饵料难以进入口内,导致有动作没有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线组缩小,主线用到0.6~0.8,子线用到0.3~0.4或者更细。
二、鱼钩太大太重。由于初春季节鱼儿开口小吸力小,稍微大些的鱼钩会造成鱼儿难以入口,从而导致浮漂有动作,抬竿不中鱼。我们可以把鱼钩相应的缩小,拿袖钩来说,可以用到2号至3号甚至更小。
三、饵料太大或太硬。饵团太大太硬,会造成鱼饵就饵困难,从而难以中鱼。我们在初春季节作钓,饵料要做到小丶轻、软。在开饵时加入轻麸类的状态饵,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做成软粘的拉饵是不错的选择。
四、鱼儿上浮。在初春时节,由于阳光的照射,水面的温度会高于水底的温度,如果温差过大时,鱼儿会上浮。上浮的鱼儿会造成蹭线的动作,从而导致浮漂上用动作,抬竿却不中鱼。这时我们可以把钓点更换到浅水区作钓,可能有不错的收获。
五、小杂鱼闹钩。北方的初春,小杂鱼几乎还没有活动,但南方小杂鱼已经非常活跃了。如果出现小杂鱼闹钩,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饵料的味型和硬度。把饵料更换成腥味较小,或者本味、谷香味的饵料,开成稍微硬一些的状态,让小杂鱼难以入口,试探无果小杂鱼就会离开了。
不同水域钓鱼要有不同的调漂方法,钓友们做到位了吗?
钓鱼调漂,这是垂钓者必须掌握的技术。要想把漂调好,首先就要了解浮漂的特性与作用,在充分了解浮漂的特性与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在实际垂钓过程中把漂调好,取得良好的垂钓效果,因此有必要先介绍浮漂的特性与作用,后介绍不同水域浮漂的调法。
一、浮漂的特性(异形浮漂、不常用型浮漂在此不作介绍)
1、立式浮漂
a、长身流线型浮漂
该类浮漂整体较长(40至60厘米),漂身修长(10至15厘米),漂尾较长(12至18目),漂脚长度适中,特点是下沉匀速平缓,行程长,能准确获取微弱信号。该类浮漂适合深水底钓、离底钓。该类浮漂适用范围广,是广大钓友最喜欢使用的浮漂类型。
b、短身枣核型浮漂
该类浮漂整体较短(30厘米以下),漂身较短(6厘米以下),漂尾较短(6至12目),漂脚短,特点是翻身快,下降匀速,灵敏度高。该类浮漂适合浮钓及钓快鱼,也可底钓滑鱼、鲫鱼,是广大钓友普遍使用的浮漂类型。
C、大肚型浮漂
该类浮漂漂尾、漂脚较长,漂身较短,特点是下降阻力大,二次下降较慢。适合钓中、底层鲫鱼。
d、水库加粗型浮漂
该类浮漂整体较长(40至60厘米),漂身较长(8至12厘米),漂身较粗,漂尾加粗,特点是浮力大,漂尾醒目,方便抛饵,钩饵下沉快,稳定性好。适合用于水库、深水作钓。
2、卧式七星漂
该类浮漂自重轻、浮力小,反应灵敏。适合水域环境复杂或浅水作钓,是传统底钓常用的垂钓方法。
二、浮漂的作用
1、传递鱼儿吃饵的信息
通过漂相变化来判断鱼儿吃饵信息。
2、调节垂钓水层
通过加减铅皮垂钓不同水层。
3、反映钩饵位置
通过浮漂位置反映出钩饵落点位置。
4、测试钓点水深及水底结构
加重铅坠测试水深及探明水底结构。
5、判断吃饵鱼种
通过漂相判断是何鱼种吃饵。
三、不同水域的调漂方法(钓黑坑的钓友都是高手,黑坑调漂方法在此不表,仅表野钓调漂方法)
1、钓静水浅水区(水深2米以下)
漂型:建议使用短身枣核型浮漂、大肚型浮漂、七星漂为宜。
吃铅量:冬季、春季无小杂鱼抢食,使用吃铅量1克左右的浮漂为好;夏季、秋季小杂鱼活跃,应使用吃铅量大一些的浮漂,建议使用吃铅1.5至2克的为宜,以减少小杂鱼的干扰,让钩饵快速落底。
调漂:先重坠找底,然后上拉浮漂至露出2目,再通过下拉浮漂并修剪铅皮实现调几钓几,具体调几钓几,没有严格标准,无需过多纠结,根据垂钓者自身喜好进行调整即可。
2、钓流动水浅水区(水深2米以下)
漂型:建议使用短身枣核型浮漂、大肚型浮漂、七星漂为宜。
吃铅量:应使用吃铅量大一些的浮漂,以能稳定浮漂为准来确定使用吃铅多少的浮漂,建议使用吃铅1.5至3克的为宜。
调漂:先重坠找底,然后上拉浮漂至露出2目,再通过下拉浮漂并修剪铅皮实现调几钓几,具体调几钓几,根据垂钓者自身喜好进行调整,建议流动水中垂钓采取调钝钓钝法。流动水也可采用跑铅钓法调漂。
3、钓静水深水区(水深3米以上)
漂型:建议使用长身流线型浮漂或水库加粗型浮漂为宜。
吃铅量:建议使用吃铅量在3克以上的浮漂为好,以利于抛饵及加快钩饵下降速度。
调漂:先重坠找底,然后上拉浮漂至漂尾露出2目,再下拉浮漂并通过修剪铅皮实现调几钓几,具体调几钓几,根据垂钓者自身喜好进行调整。
4、钓流动水域深水区(水深3米以上)
漂型:建议使用长身流线型浮漂或水库加粗型浮漂为宜。
吃铅量:建议使用吃铅量在3克以上的浮漂为好,以利于抛饵、加快钩饵下降速度、稳定浮漂。
调漂:先重坠找底,然后上拉浮漂至漂尾露出2目,再通过下拉浮漂并修剪铅皮实现调几钓几,具体调几钓几,根据垂钓者自身喜好进行调整,流动深水建议调钝钓钝,或钓跑铅。
5、钓半水(钓草鱼、鲢鳙)
漂型:建议使用水库加粗型浮漂。
吃铅量:建议使用吃铅量4克以上的浮漂。
调漂:带饵调至浮漂露出4至6目进行垂钓。
6、钓上层(钓兰刀、马口等小杂鱼)
漂型:建议使用短身枣核型浮漂为宜。
吃铅量:建议使用吃铅量1.5克以下的浮漂为宜。
调漂:浮漂调至露出4至5目为宜,因小鱼嘴小,吃食方式以啄食为主,故不宜调得太灵,否则容易出现空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