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阴雨天好钓鱼吗?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观点是:根据下雨带来的气温变化对于鱼儿生活习性的影响来做判断。
我们都知道,下雨不但能够增加水中的溶氧量,还能把岸边的食物带到水中,这本来对于水中的鱼儿来讲,应该是比较有益的。但有一点因素我们不要忽视了,那就是降雨也是可以带来降温。下面我就按照这个观点来阐述一年四季中各个时间段,下雨对于鱼儿生活习性的影响。
夏季和冬季的气温都是在一般意义的”热和冷“,气温过渡的不是很明显(主要是针对水中的鱼儿来讲),而春季和秋季在温度过渡上相对于夏冬两季就显得更为突出。具体如下:
这四个时间段由于气温较低(主要是针对鱼儿活跃的程度来讲),如果这时下雨,会使气温越来越低,本来鱼儿这时的活动频率就不高,再加上又一次降温,鱼儿更是不愿意活动,纷纷躲到深水区或者厚厚的水草中栖息,不愿意张口觅食。所以,这时钓鱼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这几个时间段基本上都处于一般意义上“热”的范围。如果这时下雨,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带来丰富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可以降温,缓解高温,为水中的鱼儿带来凉爽的。
当然,水中的鱼儿是能够迅速感知到水温的变化的,它们往往会表现的更加活跃,鱼口大开,这就为我们垂钓创造了机会,这时钓鱼效果肯定是好的。
但这时的降雨,切记钓雨后或者雨中(当然中雨和大雨是不适合的)不钓雨前。因为这时往往雨前气压较低,鱼儿是不愿意开口的。
按理说仲秋的天气才是真正意义的“秋高气爽”,很好钓鱼才是。但不要忽视一个原因,那就是昼夜温差的问题。当然其它三季昼夜温差照样也是存在的,但在秋季表现的更为明显。
夏天下毛毛雨,好钓鱼吗?
夏季毛雨天气如何垂钓
一、夏季毛雨天气钓鱼时该如何选择出钓时机
夏季的毛雨时节首要条件是高温天气,遇到冷空气过境时降温其实并不会太过明显,所以在影响鱼类摄食欲望方面倒是没有太大问题。
二、夏季毛雨天气钓鱼时该如何选择钓位和钓点
上面已经介绍过夏季毛雨天气的特性了,那么此时我们外出垂钓选择钓位时,最重要的核心标准就是围绕水溶氧量来,必须挑选一些水溶氧量充足的水域,避免碰到因为缺氧而导致鱼类不开口的状况。下面几个位置都是不错的选择方案:
1.在水库钓鱼时尽量选择浅水区域,以2米为限,阴雨天气里浅水区域还能够通过水表来补充氧气,所以水溶氧量会高于其它位置;
2.常有活水的位置,比如灌溉使用的水渠出水口附近,排水渠、水泵出水口附近等等;
秋天和冬天如何钓野生的鲫鱼和鲤鱼?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把秋天分成初秋,秋中,秋末。初秋正是夏天刚进入秋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鱼口很好,也正是大鱼和小鱼都进食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商品饵料很容易闹小鱼,饵料根本到不了底层,只能碰大一点的鲫鱼和鲤鱼。如果是夜钓的话也是一般,效果也不是多么很好。就是用鲤鱼饵料也是一样闹小鱼。只能用颗粒或者玉米糗大鲤鱼或者大鲫鱼。秋中比秋初好一些,早上或者晚上钓鱼,用鲤鱼饵料可以会上大一点的鲫鱼或者碰上鲤鱼,调漂的话稍微重一点铅就可以,这时候的鱼比不上秋初那么活跃,但8点以后天气慢慢的变热了,至下午5点,这段时间还是会闹小鱼的。秋末这个时候的天气变冷,不管是鲤鱼或是鲫鱼都疯狂的进食,因为它们得储存到肚子里食物,冬天就不大进食了,这个时候就得用腥香的饵料,钓鲤鱼和钓鲫鱼的饵料就得分开了,通杀的饵料也可以,但不如分开的饵料明显,钓鲤鱼调的钝一些,钓鲫鱼就得调的灵一些,调钝了也能上大一点的鲫鱼,不过赶不上调灵的。
春天到了应如何钓好卿鱼?
经历了漫长的冬季,春天终于正式到来了。春季比冬季更适合垂钓鲫鱼,主要是因为气温和水温比冬季更高,鱼的活性和食欲都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逐渐转钓浅水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上升,鲫鱼会从深水逐渐转向浅水。要知道水深的选择对钓鱼是非常重要的,水深选择不对就不可能钓得多。建议在初春阶段继续钓3米至4米的深水,从三月份开始可以尝试钓2米至3米的水深,到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专注钓2米以内的浅水区了。
窝量逐渐增大
随着水温逐渐回升,鱼的食欲也会逐渐增大,因此在窝量也要随之增大。这里所说的窝量并不仅仅是指窝料的重量,冬季钓鲫鱼的时候甚至不用专门打窝,只需要在饵料里加少量酒米,依靠抛竿换饵的频率就能够让酒米逐渐在窝点里积累。但是春季鱼的食欲增大之后就非常有必要单独打窝了,而且还应该根据鱼情考虑增加补窝的频率,如果依然沿用冬季钓鲫鱼的做窝方式,就有可能出现留不住鱼的情况。
减少腥味饵料的比例
鱼的食欲开始回升之后,对食物的挑剔性也明显减轻,即便使用更加清淡的食物鱼也是照样会吃的。在冬季钓鲫鱼的时候,饵料主要以活虫和肉类为主,到了春季之后可以逐渐开始转为使用商品饵,并且逐渐减少饵料中腥味成分的占比。使用商品饵的优势在于雾化状态更好,对诱鱼更加有利,而且商品饵能够蓄窝,对留鱼也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