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日,Nature推出10位东亚科学明星(4位华人),跨越了生物、遗传、计算机、环境污染、材料等各种领域,来自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他们的共同点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首创性的发展,他们的学术成果被成千上万次的引用,为后续的科学进展奠定了基石。
名人堂(来自Science stars of East Asia)
Malik Peiris(裴伟士)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传染病方向专家,新兴疾病雷达,病毒在此无所遁形Vivian Yam(任咏华)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寻求使分子发光的化学家
光电转换新型开发者,光的设计师
Huey-Jen Jenny Su(苏慧贞)
台湾室内环境品质学会理事长,室内污染处理专家
空气污染追踪者
Lin-shan Lee李琳山教授
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计算机科学家
语言编程前驱,更精准的技术是永恒的目标
Narry Kim(金娜蕊)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教授,主要研究调节基因表达的小RNA分子
基因密码探索者,科学技术改变人类有无限可能
Jin-Soo Kim
致力于开发CRISPR技术来改善农作物的韩国研究人员
提高作物产量和提高抗病能力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Jingmei Li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遗传学家,致力于改善女性乳腺癌的筛查
女性之友
Loh Kian Ping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化学家
开发石墨烯,我们是认真的
Yvonne Ai Lian Lim
马来亚大学吉隆坡医学院的寄生虫学专家
蠕虫用的好,也可能是人类之光
Suzana Yusup
马来西亚化学工程师
废物利用,绿色环保
Nature赞赏以上10位学术新星是“Making big impacts on the global stage”,即在全球舞台上产生了大的影响!他们不是发表论文最多的,但是论文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却是巨大。像类似的科研成果,可能是一辈子也遥不可及的梦,那么不妨稳扎稳打的从最基础的开始,首先认清自己,明确自己想要钻研什么,从萌生一个小想法开始,逐步积累构建你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努力捕捉发现异常,若有所得,不论大小,都大胆探索并转化成现实成果(如研究报告或SCI 论文),即使短时间内没有成效或不被认可也不要灰心,成为明星之前谁还不是个无名小卒呢?从18世纪末蒸汽机打开第一次科技革命,历时百年到19世纪末电力引领第二次科技革命,再到20世纪中旬新兴各种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以因特网、生物科技为特征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科技革命,逐渐发展到如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更替的时间轴在不断压缩,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前无古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用他们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在给世界上演着一场接一场的大片。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我们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描绘历史宏图道路上的强力输出。感谢优秀的前辈们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希望未来的学术新人们能乘风破浪,以发表创新性强高水平的文章或产生具体可行的优化现实生活方法为目标,下一个科学明星就是你了!
从此次报道中,Nature再次强调了科研成果要有社会影响力。为了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我们所做的科研成果就不仅需要创新性而且对于社会要有重要性,这正是我《国际高水平SCI论文写作和发表十四讲》第一讲中强调的论文的基石是创新和重要,因此建议大家在科研过重中时刻提醒自己论文的创新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