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90年代港台音乐(流行音乐香港时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90年代港台音乐(流行音乐香港时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90年代港台音乐(流行音乐香港时期)

与一年前张学友要靠参加草根歌唱比赛才能出道不同,1985年的刘德华,在香港已经不小名气。

刘德华1981年出道于影视圈,凭借帅气的外形条件,很快赢得了香港观众的喜欢,陆续出演了《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几部收视口碑俱佳的剧集,与黄日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并称“无线五虎”。

刘德华

1985年,刘德华和老东家TVB因为续约问题闹了别扭,被雪藏数月。

他希望“演而优则歌”,能在影视歌三栖发展。

他加入华星唱片公司,并带着首张个人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进军歌坛。

不过歌迷并不买账,在那个时候,似乎所有人都在疯狂追捧谭咏麟、张国荣和陈百强,没人喜欢这个青涩的年轻人。

刘德华真正在香港歌坛获得认可,则要等到五年以后。

而华星唱片此时最红的艺人,是张国荣和梅艳芳。

张国荣在前一年,推出了劲歌热舞风格的《Monica》,引爆香港此类风格劲曲热潮,奠定了张国荣歌坛巨星的地位。

如果说《风继续吹》是张国荣的成名曲,那《Monica》则毫无疑问是张国荣的代表作。

张国荣

《Monica》作为香港流行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于1999年入选港台“世纪十大金曲”。

1985年,大热的张国荣在香港红馆完成了自己的演唱会首秀,反响非常,连开十场,创造了香港歌手初次开演唱会的场数纪录。

但这个记录仅仅保持了3个月,就被同属于华星公司的梅艳芳打破。

1985年的最后一天,刚刚走红的香港天后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连开15场,风光无两。

梅艳芳在这一年推出了代表作《坏女孩》,专辑首周销量高达8白金。

梅艳芳

《坏女孩》极大程度地解放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追求最流行的时尚,通过梅艳芳带着霸气、强势、野性又不失妩媚的演绎,捕获了万千歌迷的心,成为划时代的金曲。

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陈百强,并称20世纪80年代香港歌坛“三王一后”。

陈百强 谭咏麟 张国荣

1985年伊始,陈百强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陈百强85演唱会”,演唱会中他一改过往形象,模仿偶像黑人歌手Prince的演出。

陈百强在演唱会上带着面具登台,前卫夸张的造型不但没有赢得观众的好评,反而招来了媒体的漫天骂声。

除了说他奇装异服,妖里妖气,甚至还有更多捕风捉影的人身攻击,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流言四起。

有人说,在1985年饱受无良媒体恶毒谣言攻击打压下,陈百强得上了抑郁症。

陈百强在这一年,承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打击和压力。他甚至没有亲自到场参加这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

或者可以说,1985年是陈百强人生的转折点。

金针奖作为香港乐坛最具权威性的最高荣誉,自1981年以来,已有三人获奖(1982年从缺)。他们的身份是作曲家或者唱片公司老板。

这一年,许冠杰当仁不让,以歌手身份拿到金针奖。

许冠杰

金针奖“迫不及待”地颁给了还活跃在歌坛一线的许冠杰,正充分说明了当年许冠杰在香港歌坛的地位。

作为香港乐坛的“锦鲤池”,“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此时已改名为“香港十九区业余歌唱大赛”)1985年举办了第二届比赛。

18岁的李克勤参加了这届比赛,通过演唱谭咏麟的金曲《雾之恋》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在香港无线电视及华星唱片主办的《新秀歌唱大赛》中,23岁的杜德伟获得冠军。他击败的是苏永康和周慧敏。

这时,许冠杰、林子祥、徐小凤、甄妮等老一辈歌手依旧坚挺;

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歌坛中坚力量正红得发紫;

张学友、刘德华、李克勤、杜德伟等新生代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1985年的香港乐坛,热闹非凡。

在台湾,退伍后重返歌坛的齐秦推出了《狼的专辑》,孤独、悲泣和叛逆,确定了齐秦今后的演唱风格。

1985年,还有一首歌不得不提,那就是由罗大佑、张艾嘉等著名音乐创作者创作,由蔡琴、余天、苏芮、潘越云、甄妮、李建复、黄莺莺、陈淑桦、费玉清、齐豫等一众当红歌手演唱的——

《明天会更好》

那个年代,所有人也都希望,华语乐坛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未完待续)

《上期回望 回顾港台流行音乐——第六篇:1984年》

《下期预告 回顾港台流行音乐——第八篇:1986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本人后立即删除)

更多90年代港台音乐(流行音乐香港时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