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赞美翠竹的诗词(赞美翠竹唯美经典的诗句现代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赞美翠竹的诗词(赞美翠竹唯美经典的诗句现代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赞美翠竹的诗词(赞美翠竹唯美经典的诗句现代的)

本文目录

郑板桥咏竹诗十首?

郑板桥的咏竹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和竹可谓是难舍难分。画了很多的竹并写了许多的咏竹诗。

竹石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熊猫竹子的古诗词!我不知道怎么说?请帮写,感谢?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风策策,度庭竹。——孙道绚《滴滴金·梅》   

3、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9、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10、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1、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1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5、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6、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1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十首写竹诗词 :愿你生活节节向上?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这首诗颇有哲理。

庭竹

唐·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这是唐代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句虽短,诗意甚高。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喜欢吃肉,人所共知,但他却说:宁可不吃肉,也不能住的地方没竹子。没有肉只会让人消瘦,但没有竹子却令人俗气。瘦了还可以长胖,可俗气却没有办法医治。

这么爱吃肉的苏轼,为了竹子,都可以放弃肉,看来,竹子高洁的品质也是深深感动了他。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不仅是咏竹,更是诗人自身品格的抒发与呐喊。

咏竹

宋·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在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咏竹

唐· 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在白居易看来,竹子不用制作成乐器,也不用制成钓鱼竿。待到花草全部凋零后,下雪时来欣赏它,别有风致。在诗人看来,竹子有着出尘的风致,他物无可比拟。

咏竹

宋· 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即便没有画家文与可来画竹,却也有月亮来传递竹的神韵。

庭竹

五代· 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作者偶然将山僧院旁的竹子移到家附近,自从有了这些竹子,好风整日吹,幽鸟时不时的来这里。每当有月亮的时候,映衬着竹子就引起我的诗兴,作者还时常喝酒吟唱。即使在睡梦中,也能听到雨打竹的声音,竹子真的成为了作者的好伴侣。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意在托物言志,以竹之劲节挺秀,抒写一己之宏愿。这首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竹的幽雅迷人。

咏竹七律诗词大全?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宋代·徐庭筠《咏竹》

译文:不论亭台楼阁还是山林之间,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

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

龙须竹化龙而去,取自嶰谷做成十二个竹筒来听凤凰的鸣叫。

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宋代·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译文:小径周围竹丛浓密显得寂静萧疏,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凉爽。残落的阴凉时间并不是很长。

人们怜惜竹子的直节生来就劲挺,我认为它有高超的才能,老了也会更加刚直不阿。

曾经和蒿藜一起经历雨露,最终随着松柏经历到冰霜。

烦请你能够爱惜那些根株还在的竹子,要把它送给伶伦,学习凤鸣。

竟日忘言对此君,参差碧玉势淩云。阴浓高盖周遭立,声动钧天断续闻。绕屋云深藏凤迹,拂波风缓显龟文。傲然一枕羲皇上,吹醒凉飙酒半醺。— 明代·张诩《小西湖咏竹》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宋代·黄庭坚《陈氏园咏竹》

郑板桥咏竹诗词?

很久以前就知道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一道非常著名的《咏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本在破岩中.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道诗形象地为我们描写了竹枝不畏坚韧,顽强地生长的性格.   最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两句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注解出处“清.郑燮《竹石》,解析是‘经由重重磨难,任凭狂风吹打,(竹子)依然坚直挺拔.这是一首题画诗中的两句,作者以竹喻出身寒微却能坚守道义的人,隐寓自己的刚劲风骨,是郑燮最著名的诗句.’”   仔细读过以后,总觉得有些蹊跷,这作者是郑燮,我知道就是郑板桥,因为他原名就叫郑燮,后来他在所作的画作下款都提有“板桥郑燮”的字样,后人就逐渐地叫他郑板桥.我也清楚了解郑板桥在辞官之后以画兰、竹、石为生,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结长青,石万古不败,正好与他自身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照这样看,这前后两后《咏竹》和《竹石》应该是在写同一样东西没错,而且语句相仿佛,只是字句有所调整而已,那为什么名字跟解释大不相同呢?   劳记古人,敬重古人是我们后人应该做的,但是在尊敬他们的同时要以事实为准绳.老实说我现在还搞不清楚前后两首诗到底哪一首才是郑老先生遗留下来的名作,我承认在博学方面我不是博学通才,但是对那些古诗词我还是比较喜欢了解和苦读的,不管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我都希望出版社在印制那些书籍的同时,一定要校对核实,尊重事实,不要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

更多赞美翠竹的诗词(赞美翠竹唯美经典的诗句现代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