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皮肤湿疹该怎么办(皮肤的湿疹怎么办),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皮肤湿疹该怎么办(皮肤的湿疹怎么办)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皮肤湿疹该怎么办(皮肤的湿疹怎么办)

本文目录一览:

湿疹怎么办

生活饮食需注意: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身体。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2.避免受外界 ***

要经常留意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

[img]

全身起湿疹怎么办?

全身起湿疹一般要根据湿疹的严重程度,选择口服药物控制湿疹的炎症。

如果湿疹的炎症比较严重,特别是有渗出性反应时,可以口服强的松、 *** 或羟氯喹等。如果形成的湿疹反复发作,还要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酮替芬等。或者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外涂治疗,如复方 *** 软膏、曲咪新乳膏等。如果湿疹所引起的瘙痒比较明显或者是急性发作,还可以使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出现湿疹后一定要在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后,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要加强患处的护理,保持清洁与干燥,不要用手抓挠。还要注意保护皮肤,尤其是洗澡后需要用润肤的东西涂抹皮肤,保护好皮肤后,可以使皮肤的屏障发挥作用。

婴儿出湿疹的怎么办?

湿疹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当得了湿疹之后,婴儿患处的皮肤会出现变红、发痒的情况,会急坏不少家长。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婴儿的皮肤受到严重的伤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婴儿得了湿疹怎么办吧!

1、调节饮食:由于婴儿湿疹一般发生在出生后的三个月之内,这时候婴儿还处在母乳喂养的阶段,所以这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调节。这段期间,妈妈们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一些。不但不能吃辛辣的食物,连海鲜、鸡蛋、奶制品也不要吃。妈妈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的果蔬。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治疗湿疹的效果。

2、生活护理:在婴儿得了湿疹的期间,家长们还要适当的给婴儿减少点衣物来进行缓解。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婴儿得了湿疹就尽量不要开空调,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在给婴儿洗脸洗澡的时候,也不要用太热的水。这样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治疗湿疹。家长们还可以给婴儿涂抹一些不会过敏的保湿霜,这样可以缓解湿疹导致的皮肤干燥。另外,还要给宝宝多喝点白开水,这样可以促进尿液带出体内病毒一起排出,起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3、药物治疗:当婴儿得了湿疹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家长们可以根据医生的吩咐,给婴儿使用一些具有抗菌、止痒作用的药膏来进行涂抹。如果湿疹处的皮肤不小心被婴儿给抓破了,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来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合理、安全的进行药物的涂抹。

当婴儿得了湿疹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上面介绍的三种方式来给婴儿进行缓解和治疗。在治疗的期间,还要给婴儿勤剪指甲,防止婴儿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抓伤患处,引起伤口的感染。

长湿疹了,很痒,该怎么办啊?

湿疹的辨证论治

湿热型

【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

【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手上长湿疹怎么办

患者的手部出现湿疹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比如药物治疗、日常护理、饮食调理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药物治疗: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皮损可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等,常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可出现在全身各个不同的位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丹皮酚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糠酸莫米松乳膏具有消炎、止痒等功效,对于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为全身用抗组胺药,有助于治疗因过敏而导致的湿疹;丹皮酚软膏这种中成药则由丹皮酚、丁香油等组成,可以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不适症状。

2.日常护理:同时,当患者的手部出现湿疹,应注意日常护理,首先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抓挠手部或者使用洗洁剂、洗衣粉等含有化学添加剂的物品;其次,患者还需要避免手受到日光强烈持久的暴晒;然后,建议患者做好患处的清洁卫生。

3.饮食调理: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黄瓜、苹果、猕猴桃等。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 *** 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另外,海鲜、高油脂的食物容易对患处造成 *** ,患者也应少吃或者不吃。

此外,当患者的手部出现湿疹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等检查项目,明确具体病因,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提示:寻医问药网提供内容支持,不能代替面诊

怎样摆脱恼人的慢性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过敏性炎症的皮肤疾病,在中医中称为“湿疮”。《诸病源候论》: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医宗金鉴》: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湿疹最主要的症状是瘙痒,这个痒不是蚊虫叮咬的痒,而是奇痒难忍,一种钻心的痒,尤其是遇到热水、肥皂水的时候。有的人挠的血淋漓,貌似痒好点了,但那是用痛来遮盖痒,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的人喜欢用热水烫,其实是更加损害了皮肤。湿疹发病部位很多,颜面,耳朵后面,耳道里面,手掌,胳膊, *** ,肚子,肚脐,会阴,腿脚,常呈对称性分布。

湿疹是一种皮肤损害,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形,形态不规则。这是因为湿疹是体内的湿邪在作怪,好像倒一盆水在地上,倒出来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二是皮肤粗糙,色素沉着。

方药(以下方药来自张景明教授的课程)

养血方:四物汤

熟地:熟地养血补血还有补肾的作用,因为此病血分有热,所以在这里改用生地,10-18克。

当归:12-24克 大便干一点,可以多一点,便溏的话就少一点。

生白芍:15-30克

川芎:6-10克

祛风止痒方

蝉衣:治疗瘙痒的很好的药物6-10克

防风:祛风6-10克

白蒺藜:祛风止痒9-15克

白癣皮:9-15克

土茯苓:清热解毒祛湿15-30克

慢性湿疹患者必须健脾,祛湿。

苍术:芳香醒脾,燥湿10-20克

生薏仁:祛湿10-30克

皮肤性疾病,要调和营卫。

桂枝:3-6克

生白芍:包含在四物汤里面了

血虚问题,要养血

鸡血藤:15-30克

久病气虚,久病多淤,需要活血补气。

丹参10-24克

炙黄芪10-30克

湿邪为患,缠绵难愈,所以配药多,剂量大。

外用药上,不用激素类的药膏。为了防止或减少皮肤细胞过度增生,使得皮肤粗糙,可以使用5%硫磺软膏。

我们再来看下用艾灸的方法。湿疹的发生是身体在排邪气,排湿热的过程。出疹是体内湿气淤结、聚集,湿气排不出去,脾胃不调。脾是一切湿气的源头,阳气充足才能把湿气从人体内排出来,所以从脾经上调理。

艾灸配穴:

主要穴位:阿是穴、止痒穴、曲池、合谷、血海、膈腧

辅助穴位:脾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止痒穴:曲池上2寸 

每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10-15分钟。主要穴位每次都要灸到,曲池和合谷可以二选一。灸法上采用温和灸和雀灼灸结合。辅助穴位可以选取2-3个轮流灸,看时间而定,以温和灸补法为主。

皮肤病艾灸后,皮肤上可能会出现水泡或者更大面积的湿疹,这是艾灸之后的排湿,不用担心。坚持艾灸,能扶正排湿。

如果皮肤艾灸后很干燥,可以用艾灰调配香油(麻油)涂抹,可以起到润肤、止痒、消炎的作用。

1、忌口

看病不忌口,坏了医生的手

忌辛辣 *** ,油炸食物,忌牛羊肉,生葱大蒜,香菜,火锅,以清淡食物为主。

2、洗澡

频率降低,不要天天洗澡,最多3天一次,严禁使用搓澡巾,水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就行,不能太热。不能泡澡,不用沐浴露。

3、不要泡、蒸、敷药水,甚至用醋。湿疹不是癣。

4、戒烟戒酒,保持足够的睡眠。

更多皮肤湿疹该怎么办(皮肤的湿疹怎么办)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