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医院好吗,香港公立医院医疗水平,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医院好吗,香港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医院好吗,香港公立医院医疗水平

前段时间香港第5波疫情来势凶猛。

李嘉诚家族出手很快,捐出4千万,用于协调香港的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对接,希望把非新冠肺炎患者暂时转移到私立医院,让公立医院集中火力去抗击疫情。从中可以看出,香港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是两条线。所以需要协调。在内地人心目中,公立医院要比私立医院(或者民营医院)更可靠、更有权威性。

不过,在香港则相反,香港富豪、明星最喜欢的医院是一家私人医院。

比如,赌王何鸿燊,去世前10年,都是住在养和医院,女首富龚如心当年也是住的养和医院。

新世界集团的郑裕彤(目前家族财富在香港排名第三),去年前几年,也是选择住在养和医院。李嘉欣当时生孩子时,已经是41岁的高龄,她也是选择在养和医院剖宫产;

刘銮雄的现任妻子甘比,生孩子也是选的养和医院。

张柏芝、林青霞生孩子,皆在养和医院。

赌王何鸿燊四房的儿媳奚梦瑶生第一个儿子时,也是选择在这家医院,据说总计花费了60万元。

主要是因为有“三好一高”,即服务好、环境好,保密性好,医疗水平高。

何鸿燊住的是养和医院的总统病房,一晚的价格是2.3万元。香港媒体统计,何鸿燊在这里11年总计花掉了13亿的费用。

总之,养和医院是香港最顶级的私人医院。

既然如此昂贵,为何富豪、明星还是扎堆往养和医院跑呢?

贵,肯定有贵的理由,要不然,富豪们也不是傻瓜,

明星们可能是跟风,缺乏点独立思考能力,但富豪,尤其是超级富豪们可不是傻瓜。超级富豪们,肯定是选择全香港最好的医院。

养和医院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优点:

医疗水平高—医术可以与北京的协和相媲美

保密性好—-无需担心隐私被窥视

环境优美—装修得堪比五星级酒店

内部各项服务好—有专人帮你按电梯

养和医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优势:

一、位于香港的 *** 地,非常靠近香港的浅水湾、深水湾、山顶等富人区。

二、养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即使跟北京的协和医院比,也是平分秋色的。

三、养和医院在设计时就是定位高端。

不管从外观看,还是从内部看,硬件设施都堪比五星级酒店,让病人住在这里感到很舒适。

养和医院有些高级病房可以欣赏到外部的美景,采用全景落地窗的装修。

何鸿燊重病之后,常年居住在养和医院37楼的总统套房里面。这个套房也几乎是为香港顶级富豪量身定做。每天晚上单单是房价就高达2.3万,套房面积有186平方米。

注意这仅仅是房价,而不包括治疗费用,治疗费用需要另外计算。

赌王入住的高级病房中,配备有7人以上的高级护理团队,团队24小时贴身照顾何鸿燊的健康,护理中所配备的相关护理医疗设备就花费至少2000万港元(折合1840万人民币)。

何鸿燊人生最后几年,几乎是常年住在这里,每年单单是房费就高达近千万了。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家里人照顾,何家还把旁边另外一个总统套房也包了下来,可以用作家里人休息。

刘銮雄66岁的时候也是在养和医院接受的换肾手术。当时刘銮雄有肾衰竭,同时还并发了心脏病跟糖尿病,情况非常危急,当时最坏的时候,如果2天之内不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了。

不过刘銮雄非常幸运,他最终等到了合适自己的肾脏,并且最终在养和医院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手术。

手术后,刘銮雄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而且他换肾后,还让甘比三度怀孕。不过付出的代价也非普通人能够承担——据说换肾脏前前后后花了三个亿!

其实郭晶晶生了3个孩子,也都是在养和医院生的。霍启刚就曾经公开对养和医院表示感谢。

郭晶晶和霍启刚夫妻,其实是很接地气的,当年霍家几个兄弟闹官司,他们从大家庭的豪宅搬出去住,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一味追求表面风光的人。除了医疗水平高,养和医院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安保、保密工作非常好。养和医院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

那么,这所被香港超级富豪、顶流明星青睐的私人医院,背后老板是谁?

养和医院成立1922年,创始人是李树芬。

刚开始规模不大,只有28张病床,而且是叫疗养院。不过发展到现在,整个医院约有500张病床及逾30个专科中心,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全科私家医院。

整个医院由两栋楼组成:

一栋38层的大楼(绿色玻璃外墙):称作李树培院

一栋8层的白色大楼:称作李树芬院

李树芬出生于1887年,他祖籍是广东的台山。

李树芬的爷爷是个富商,曾经拥有10艘远洋巨轮,

不过后来李树芬的爷爷死于海难。李树芬的父亲没有接受航运生意,转行去做了茶叶生意。后来李树芬的父亲进入洋行工作。

李树芬12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了美国。一次 ,他在街头欣赏一间钟表店的橱窗时,被一个调皮的孩童用石子击破其头皮,顿时血流满面,伤口也比较深:足足有几英寸长,于是,送到医院院消毒缝合。后来伤口愈合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疤痕,摸起来平滑如昔,这次,让李树芬深深对西方医术的神奇,产生了兴趣,并立志成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在美国,白天他很认真地学习英文,晚上还要跟着父亲学习中文。

在美国呆了4年,他16岁那年,父亲因退休回国,李树芬也一起回国,回国后,他奉双亲之命,和宝珍女士结婚。婚后,李树芬随父亲再度来到香港,考进了香港西医学堂。李树芬在香港西医学堂勤奋攻读了5年。

19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有一个挚友极力主张他继续研究医学,并资助其留学费用。于是,李树芬得以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系继续深造。该大学教授,都是享誉国际的名医学者,治学严谨,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李树芬在注册入学时,学校当局认为香港医科毕业的学生普遍水准不高,对李树芬能否完成学业表示怀疑。

李树芬加倍用功,经过两年的苦心研读,终于通过考试合格,于1910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获内外科医学学士衔。在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词时提到,在爱丁堡大学的历史上,李树芬是第一个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此衔的学生。毕业后,李树芬又得到清 *** 赠予的免费学位,所以又继续在爱丁堡大学修读一年,兼获热带病学和卫生学学士衔。

1911年,李树芬学成归国。民国初年,李树芬在广州被委任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卫生司长。后来,他被评为广东公医学院的院长,兼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医官。

1922年,他再赴英国爱丁堡宪立外科学院攻读,获得了外科博士学位。当年孙中山先生晚期患上癌症,李树芬也是积极为他治疗。虽然担任了响当当的行政职务,但是李树芬更喜欢行医,不喜欢官场。再加上当时政局混乱,他制定的各种措施无法贯彻执行。于是,李树芬选择了辞职,回到了香港,决心一心行医。

1925年,他在几个前辈的建议下,接手了当时破败不堪的香江疗养院。李树芬接手这所医院的时候,楼房早就破败不堪了,里面的各种医疗设备也被全部损坏。李树芬不得已只能从零开始:他对医院进行装修、增建院舍还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扩充了手术室。同时引进医术高明的医术队伍。

李树芬自己本身医术高明,是个名医,也是吸引患者来养和医院的一块活招牌。加上他又很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所以,医院赢得了很多好的口碑。

1928年,李树芬的弟弟李树培也从医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医生,他也进入养和医院,帮助哥哥打理医院的各项事务。

日本占领香港的时候,李树芬两兄弟为了不跟日军合作,只能无奈逃离了香港。不过等到战争胜利,李树芬两兄弟又重新回到了香港,继续经营养和医院。

在李树芬和弟弟的共同努力之下,养和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吸引了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坐诊,而且拥有世界顶尖的医疗技术和器械。

两兄弟齐心协力,用了10年时间,养和医院就成了香港的顶级医院。

1966年李树芬去世,享年79岁。当时养和医院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私人医院之一了。

李树芬去世之后,他的弟弟李树培全面接管了医院。李树培跟哥哥一样,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养和医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医疗水平,在香港都是最好的。而且环境方面,比普通医院也更贴心,更舒适。虽然价格贵,但很多富豪、明星不缺钱,他们把养和医院当做首选。

2003年非典爆发,李树培当时已经是100岁的高龄了,但是他依然亲自到医院工作,指挥医护人员抗击非典,非常的敬业,让无数人感动。

2年之后,李树培在香港去世,享年102岁。他去世之后,养和医院传承给他的两个儿子一起管理。所以,养和医院作为一家私立医院,它属于李树芬家族的私人产业。

但是它在香港人的心目中,却是香港最顶尖医院的代名词。目前市场给养和医院估值最起码是500亿。

所以,尽管李树芬后代没有出现在香港富豪榜上,但这个家族,其实也是一个隐形超级富豪。

在这次疫情中,单靠公立医院的力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3月8日,香港官员积极呼吁私家医院共同抗击疫情。

而养和医院也反映积极,表示目前已约有20多位病人获转介至该院,并预计本周及未来数周陆续接收更多其他类型的病人,也算是缓解了公立医院的压力,便于公立医院集中精力抗击疫情。

养和医院尽管已经是香港的顶级医院,名声在外,但背后打理的家族极其低调,专注在提升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服务上。这与国内的莆田系,形成鲜明的对比,莆田系主要靠营销,吸引客流,不过莆田系的口碑比较差。

一个家族,上百年就专注于一家医院的打理,实际上要耐得住寂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用这句话来形容李树芬家族,非常的贴切。李树芬接手养和医院的初心,是将自己从英国学到的先进医学知识,用之于患者。

他的家族一直坚守着这个初心,当然,钱也赚到了。

更多资讯尽在企业微博@

更多香港医院好吗,香港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