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一览:
2014元旦晚会现场有一首歌京剧是那一位老艺术家所唱
2014年新年戏曲晚会节目单
原标题:
一、《百花迎春梨园情》
演唱:陈丽宇(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胡林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袁
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刘谊(四川省川剧院)、刘雯卉(河南豫剧院) 戏曲伴舞:中国戏曲学院
二、黄梅戏《天仙配》片段 演唱:韩再芬(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刘国平(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三、评剧《谢瑶环》片段 演唱:曾昭娟(天津评剧院)
四、京剧《四郎探母》片段 演唱:张建峰(北京京剧院)、丁晓君( *** 政治部文工团)
五、戏曲绝技荟萃 表演:袁杰、马春丽、胡嘉博、陈觉、吴少冠等
1.桂剧《打棍出箱》选段
2.蒲剧《挂画》选段
3.京剧《泗州城》选段
4.粤剧《狮子楼》选段
六、戏曲演唱
1. 豫剧《村官李天成》选段 演唱:贾文龙(河南豫剧院)
2.
吕剧《百姓书记》选段 演唱:傅焕涛(山东省吕剧院)
七、《同圆中国梦》 演唱:于魁智(国家京剧院)、李胜素(国家京剧院)、袁慧琴(国家京剧院)、杨赤(大连京剧院)
八、晋剧《打金枝》片段 演唱:谢涛(太原市晋剧研究院)、史佳花(山西省戏剧家协会)
九、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演唱: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群众演员: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十、川剧《金子》片段 演唱: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赵勇(重庆市川剧院)
十一、秦腔《西京故事》片段 李东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卫小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十二、新编京剧《天下归心》片段 孟广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李鸣岩(北京风雷京剧团)
这是元旦戏曲晚会的节目单。希望能帮到你!
绿肥红瘦----京剧演员人名
应该是“叶盛长”。
叶盛长,京剧老生。原名叶世长。原籍安徽太湖,生于北京。父叶春善,兄叶盛章、叶盛兰,盛长行五。
1931年入富连成社科班,从萧长华、雷喜福、张连福学戏。初学武生后改老生。1940年出科,先后加入叶盛章领衔的金升社和叶盛兰领衔的育化社,在京、津、沪、杭、宁等地演出。曾与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叶盛章、叶盛兰同台演出《奇双会》、《贺后骂殿》、《史文恭》、《大名府》、《九龙山》、《借赵云》等。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后转入中国京剧院。曾排演新编古代剧《渔夫恨》、《浔阳楼》、《猎虎记》等,受到观众好评。他文武皆能,表演细腻潇洒,唱腔醇厚圆润。1955年随中国京剧团参加在波兰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了《除三害》等剧目。1980年以后,主要从事教学和导演工作,曾为李维康、孙岳、李欣、耿其昌等排演了《赵氏孤儿》、《秦香莲》和《将相和》、《浔阳楼》等剧。后担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室顾问。出版有口述的《梨园一叶》一书(陈绍武撰文)。
女叶红珠(武旦)、子叶金援(武生),均为有成就的京剧演员。
2001年与世长辞,享年79岁。
诞辰:1922年,农历壬戌年
逝世:2001年6月6日,农历辛巳年闰四月十五日,8时
目前在京剧圈里堪称唱功第一的演员是谁?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新时代京剧界你要说;老生,大青衣,花旦,花脸,老旦,小生谁唱的好,这个很难评分高低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前中青年京剧演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基本上,把老一辈京剧艺术大师的流派艺术继承和传承下来了,再通过几十年舞台实践他们已成为剧团台柱子,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认可也成为京剧名家,因而我们要评判京剧唱功艺术谁挂头牌,基本上没有中青年演员他们都唱腔唱的都很好,京剧艺术也有兴旺时期,40年代,50年代诞生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们都是京剧大师创立了自己流派,他们的唱腔京剧艺术都得到广大戏迷认可和赞美。新时代艺术多样化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艺术门类,京剧艺术不是很热门喜欢的人少,然而京剧不景气的情况下你要评上那一位京剧演员唱功第一位几乎不可能,只有京剧艺术普及了全中国老百姓都喜欢上了京剧艺术,这个时候会产生很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也会产生京剧大师唱腔艺术第一位,所以说;京剧艺术要兴旺人人都要参与进来得到百姓的认可才会有京剧大师产生,京剧艺术失去二代人的损失,只要我们努力做下去普及工作,过上三十年,五十年,100年总有一天会象京剧大师梅兰芳时代的到来。
这话不能这么问,因为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分好多门派,从京剧艺术行业本身又分好多行当。同样唱一出戏,由于门派不一样,唱腔的味道,感 *** 彩各有特色。就行当来说,又分“生、旦、净、末、丑”,所以这个命题应该是“目前在京剧圈里各门派各行当堪称唱功第一的演员是谁?”就依这个命题我简单说一下粗浅的看法:
须生:马(连良)派,当数张克。余(叔言)派,当数王佩瑜。奚(啸伯)派,当数张建国。谭(鑫培)派,当数谭孝增、谭正岩。杨(保森)派,当数于奎智。
旦角:老旦,李(多奎)派,当数赵保秀。青衣,梅(兰芳)派,当数李胜素。荀(慧生)派当数孙毓敏。程(砚秋)派,当数李世济、池小秋。
净:铜锤花脸裘(盛戎)派,当数孟广禄,康万生。架子花脸金(少山)派,当数扬赤唱得好。小生叶(盛兰)派,当数叶少兰唱得好。
当然还有很多门派的当今传人都很优秀,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总之,京剧艺术是国粹,自道光年间徽班进京开始不断创新和提升艺术品格,到了民国初年就唱响大江南北,而且多次去国外展演,直到现在依然是民间的热门儿,全国各地京剧爱好者和众多的“票友”相拥到广场、公园亮嗓子。
铜锤花脸---孟广禄
架子花脸----杨赤
青衣---李胜数
花旦----耿巧云,熊明霞
老生谭派 ---谭正岩
马派---朱强 奚派---张建国
丑行----朱世慧
生:
余派:王佩瑜、关栋天
杨派:于魁智、杜镇杰、张克
马派:朱强
奚派:张建国、王小蝉
旦:
梅派:李胜素、董圆圆、史依弘
程派:张火丁、迟小秋、李海燕
荀派:常秋月、耿巧云、管波
尚派:王艳、邓敏
张派:王蓉蓉、赵秀君
不清楚,平时不关注京剧
同意各位的观点,只是觉得王佩瑜只能算余派中较成功,头排必须是耿其昌。梅派当属杜近芳、李慧芳、李炳淑、马小曼。
论唱功,各剧院的名角,获梅花奖的,中国京剧青年研究生班研究生都差别不大,这就和歌唱界演员一样,优秀的歌手唱的都很好,但是有个人气问题,有的很红,如于魁智,李胜素,但是大部分红不起来,总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普通百姓恐怕了解京剧的人并不多,会唱的更是凤毛麟角。如果不是国家大力扶持,京剧的影响及生命力也不一定强,现在的年轻人,对京剧感兴趣的很少。
能列上名单的和还有没列上的,更有现代京剧样板戏主角们,都是国翠的瑰宝,唱演一流,无论哪门哪派,唱功无懈可击,他们之间不能比较,既然成名成角都不是浪得虚名,都经历刻苦钻研和经验敬业演出得到的名誉,感谢他们对国翠的敬重和传承,给喜欢京剧观众很美好的享受,更加感谢老一辈艺术家的流传,给国翠京剧带来传人和繁荣。
(生)王佩瑜,朱强,于魁智,张克。(旦)李胜素,史依泓,张灯,赵秀君。兰文云,赵葆秀。(净)孟广录,邓沐玮,王越。(丑),石晓亮,徐孟柯。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