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纯原创,但部分细节和其他回答可能有重合,侵歉删! ) (超超超超超多字预警!!!跳读请认准 “课代表”牌画重点防伪标志——❤️) 1.❤️正常倒叙后插入的一段极短的 念北相视而笑的发型打扮,其实猝不及防地剧透了念北长大后的结局。 2.班级群讨论胡小蝶跳楼、讨论陈念妈妈卖三无面膜的成员头像中都有一个,“小丑”。 3.孤零零的一只鸟“簌”地飞过天际,紧接着切到班上,暗示陈念将因为出头替胡小蝶盖上校服而被孤立和恐吓。 4.❤️画面转到陈念在写画什么,镜头掠过的是一张地图,上面有北大和清华,其中隐约能看到北大上画了红圈,可以算作之后在是否杀死魏莱过程中压倒陈念的倒数第几根稻草(陈念说不想再见到魏莱,而魏说要报北大)。 5.陈念给死去的胡小蝶盖上校服,被魏莱三人帮在食堂盯上,魏莱搭讪的由头之一是“我还有好几个英文问题想要问你呢”,注意,是英文问题,陈念长大后恰好当了青藤英文培训的英语老师。 另外,❤️在胡小蝶跳楼前陈念耳机里的英语听力大意是在讲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提示胡小蝶是被霸凌而自杀。 另外外,拍同学们早读背书的时候,我好像听到有人在背生物里面“共生”相关的知识点,其实是念北关系的一个伏笔。 6.陈念找回家一个礼盒(待解读) 7.吴越(陈念妈妈,周蕾)真的和周冬雨(陈念)在鼻子嘴巴上很相像。 8.天气变化①:小小雨或者雨刚停(在陈念回家路上背景有雨滴声;等镜头从陈念家中拉出时,又切到她家楼檐在滴水;北被人殴打的这一片儿都是坑坑洼洼积水的水泥地。) 9.小北对念念,最先只是好奇、轻浮挑逗,之后看念念的眼神里的温柔和保护欲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到无法掩饰,有很层次清晰的变化。 10.❤️小北脸上的伤引来巡警查身份证,小北虽然讪讪的,但还是立刻拿出了身份证,眼睛还追随着走远的陈念,说明小北根本不怕查证,已经成年→而后面小北最终说服念念替她顶罪,有一条却是“我还没成年,不会被判太重的”,另外后面郑易诈陈念说小北被判了死刑,陈念质疑,说小北还未成年,郑易立刻反应说“他骗你的,刘北山已经成年”,我觉得半真半假最终诈到了陈念也更有说服力一些。 11.小北送念念回家,经过楼道,发现两面墙上全是咒骂投诉陈念妈妈的海报纸,念念当时只着急撕了表面的几张,然后看到小北撕下一张在看,她一把夺走就进屋了,但第二天念念上学的时候,墙上一张都没了,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是小北在陈念进屋后,替她清理了全部墙面。 12.❤️在班里有同学带头起哄嘲笑陈念的时候,打头有人说了一句“烦不烦啊别太过分了”,只是很快就被乌压压的嬉笑声压过去了,暗示了当时大环境中陈念并不是一个人,只是寡不敌众。我个人觉得发散一点来说,就是导演给今天的观众留有希望和期望。 13.小北带念念回家,一个箭步冲到床边很狼狈地收拾衣服并差点打了个趔趄,但还故作轻松地对陈念说“坐”,说着还开始烧水啊忙前忙后的,念念之后再来小北家,床帘床单儿啥的都换上了新的,甚至还特意给念念买了双毛茸茸的白色小兔子拖鞋,我觉得真的设计和表演都特别好,他哪是混混啊,他就是个憨憨。(手动狗头) 14.“广为流传”的北言北语一级片段→ 念(手机响) 北: 跟男朋友吵架了? 念(手机狂响) 北: 有男朋友还来我们家? 念(愤而关机!) 北: 你是不是有点儿喜欢我啊?(京少范儿) 念:没想过喜不喜欢…… 北: 不喜欢还跟我回家? 放心,带你回家不是为了睡你…… 念(气抖):没想过为什么还要说出来??! 北:说实话,也不是完全没想过……(痞笑) ❤️但是但是但是啊!!!我个人觉得这里并不仅仅是小混混式的简单调戏,我觉得小北其实早就看出来念念的不对劲儿(接念念的时候小北本来一脸春光明媚,看到念念的表情后立马同步板脸,但一路上啥也没问),他其实是想哄念念开心的,没想到把念惹毛了2333 15.❤️天象变化②:陈念决定打电话给郑易揭开胡小蝶案的真相→天上太阳的光越来越强越来越强最终盖住了原来的满天的乌云(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点,陈念为什么有警官的电话呢,她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想帮胡小蝶的,所以在第一次被问话的时候还是留了电话,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陈念提前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危险) 但审讯无果找不到直接证据后→乌云蔽日 到老杨吃火锅时劝郑易放手这个案件后,开始下中雨 之后事情不了了之,郑易送陈念回家的车窗外景,陈念到家跟妈妈打电话时头发又湿又乱,也都呼应了外面的天气。 16.郑易在和老杨吃火锅时说过“我不抽烟”,但在后面他看穿北念的串供,希望小北说出真相、支开同事时的由头却是“烟没了,帮我去拿点烟来”。(如果烟也是审讯辅助工具的一种,那这段当我没说。) 17.❤️老杨郑易吃火锅的第一个镜头是火锅特写,一把青菜被烫入锅中,下一次对火锅特写是表面的青菜没了,我个人下意识反应是青菜烫软烫黄了沉到底下了,这里的“青菜”也许影射了二人谈话提及的校园欺凌中受害的少年。 18.老杨郑易谈话到最后,镜头不在直拍而改从路对面的镜子反射中拍,这里不太清楚,也许只是为了提示镜头转换的一个小手法。 19.在魏莱三人组霸凌后,也有各自父母的描写镜头显示了其与孩子相同的特征、行为甚至更甚,暗示了霸凌者其实很大程度是父母的雏形,显然是希望引起观众对“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反思。 20.郑易和陈念说起他报警校是因为不爱睡觉,但他毕业当了警察之后却变得爱睡觉,因为“有些事有些人不想看见”,所以在他亲手戳穿了魏莱被杀案念北的串供后,对于老杨轻微的责备和叹息他表面只用一句“困了,回去睡觉”搪塞过去,其实结合上文,他内心的正义伦理和私人情感的挣扎袒露无遗,也与第一次审讯该案时对陈念下意识一味袒护的他形成了反差蜕变,全剧其他人物的塑造同样都很有成长变化感,经得起推敲。 21.郑易说去魏莱家问询时,看到魏莱的眼神,正像野生动物被抓被杀之前,没有表情,很直接地暗示了之后魏莱的死亡。 22.❤️陈念和妈妈的通话,起头回答的一句“那你回来不就好了”,其实暗示了陈念本来是想和妈妈倾诉不顺的,但她听了妈妈为了躲上门投诉在外面很艰难地讨生活后,她就迅速把哭腔掩盖得干干净净,反过来宽慰了妈妈,但其实她早就满头满脸的鼻涕眼泪了,这里真的太戳心。 23.被魏莱三人帮在回旋楼道追杀,BGM大写的到位,里面一下下儿敲钟真的像极了《日出》里头陈白露要磕药的时候…… 24.“郑易”没有在陈念危险时及时接电话,是“郑易”让胡小蝶案不了了之,但最后也是“郑易”阻止了念北换罪、还原了真相→谐音梗,“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25.又一届“北言北语”大赛 北:在这儿写,陈念欠小北一次 念(瞪大眼) 北:我又没说欠什么……有可能是饭啊 念(乖乖地一个字一个字端端写好,刚写完“次”,被北“啪”一下劫走笔) 北:我又没说是饭,也可能是别的……(小得意) 其实其实其实!我只是想说,这一段气口节奏特别对特别好(狗头,口是心非jpg.) ❤️不过这儿仔细想想,念念当时躺床上一直没睡其实心里是很怕的,小北在沙发上也没睡其实在偷偷观察念念,我觉得他是借打借条让念念安心,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儿以后再结(但巧就巧在他也没把话说死,让念念现下安心了,但又揣着感念,还莫名有种暧昧调情向),今晚就早点睡叭,“明天还要早起呢”。我必须再仰天长嚎一声,啊啊啊啊啊啊刘北山这该死的温柔!!!!! 26.小北护送念念上下学的时候,陈念总是站在明,而小北在暗,且小北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戴上帽子遮脸,而到结尾,小北在念念背后“大摇大摆”地走,甚至冲着摄像头笑,正呼应了他们真的一起“走出去”了,“我们一定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大街上”。 27.很多小物象的变化,预示着戏剧冲突: ①麻将馆里的电风扇一晃,wuli小北开始战斗; 战斗完回来脱衣服,露出的右臂伤痕,成为之后小北qj魏莱的伪证; ②念念在前面走是绿灯,小北在后面准备过的时候变成了红灯; ③❤️镜头给了小北和念念之前看过的鱼缸一个特写,里头的红色小鱼全没了,只有零星几条和水同色的小鱼,紧跟着念念就被霸凌拍视频了。 ④霸凌过程中,楼上扔下来个酒瓶,并传来一句“干什么呢?报警了啊!”,给了魏莱一个骤然停手特别惊恐的特写,所以魏莱之后才会约陈念出来求她不要报警已经跟叔叔搞定了视频之类,也才有了命案; ⑤小北差点要夺门而出为念念报仇,客厅的红罩灯大幅摇晃。 28.一起剪寸头luo 上身 *** ,是念北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的标志事件。 29.念念坐小北摩托的姿势变化:远远坐在后坐,哭也隔老远默默地叭叭掉泪→依偎在背上,有时候还闭眼→头磕在北脖弯里,紧紧抱住北 30.“你相信我吗?” 这句话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念→妈妈,第二次北→念,可以算是人物守护方向的线索。 31.高考赴考路上,山体滑坡导致的路面受阻镜头,铺垫了之后挖土机清理现场时发现尸体 32.❤️进考场前,雨伞 念的:白底黑线格,北的:一码黑,暗示着北已经为念顶罪。然后小北当时特意穿的黑红格子,一般考试为了求好兆头,家长老师是有穿红色的这种讲究,比如里面的班主任就穿了红T。为了念念能“走出去”,小北真的是实打实的,从大事儿到小事儿,事无巨细去践行的“行动派”。 33.北要为念顶罪所以二人不能见面,但陈念出门考最后一门的时候,楼道里墙根门廊下错落长着小雏菊(其实是北在一路绑过去的),出来时陈念顿了一下也映证了这一点,野雏菊:深藏心底的爱,woc这什么绝美爱情!!! 34.个人脑洞哈,《放开我北鼻2》里头千玺给自己女装起的名儿——刘艳芬=刘北山的“刘”+李丽芳(北妈)的“丽芳”同义替换的“艳芬”。 35.❤️陈念在被魏莱约出来后就已经在手里藏了美工刀,被魏莱突然抓手时,反应也特别强烈,说明陈念虽然一直忍耐忍耐但其实早有杀机。另外,在魏莱求了半天后,陈念丟下一句“我再也不想见到你”,其实陈念已经成功克制杀意了,然而没想到魏莱又跟上来叭叭说了更多能激怒陈念的话还不自知,就相当于,在陈念在内心忍耐和报复的拉锯战中好不容易刚刚打赢,正是心理松懈、后备空虚的时候,魏莱的密密匝匝的话像砝码一样,一下子压注到了陈念心中报复的一方,以上都让陈念推下魏莱有了充足的势能和动能。 36.在魏莱不顾死活叭叭一直向陈念的心上扎针时,BGM再次高光了,那种渐渐窒息、心肺剧烈起伏收张、大动脉血直逼天灵盖撕裂神经网络,不由分说地冲击耳蜗,代入感太太太太强了! 37.❤️小北看念念被霸凌的视频时瞬间泛泪,又在郑易诱供时立刻警惕收回,还有他在郑易诈供时,举止端庄,丝毫不慌,但还是能看到他的拳头一直握着摁在桌上,咬肌和眉头时不时会不自然抽动,这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反着演”。 38.❤️陈念接受审讯出门前特意戴上小北的帽子,之后一直抓着,包括郑易逼迫二人当面对证,陈念也紧紧揪着帽子说“我不认识他”,并在小北轻浮地说“要不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吧”之后配合演出, *** 地扇了一巴掌回礼,这时小北的大特写是,瞬间落泪,然后慢慢慢慢才绽开嘴角笑了一小下,当郑易对陈念吼道“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你有想过吗?”小北即时的眼神是特别悲伤又柔软地像水一样不断往外溢……话说,小北“献祭”当天内搭,特意换上了念念第一次来家穿的苔藓绿的T……我……爆哭啊啊啊啊啊啊(╥﹏╥) 39.陈念来探监,北先是惊讶紧张,然后迟疑地看向郑易,郑易点了点头,他才盯住陈念,慢慢释放真实的感情,激动欣喜,之后是长达4分钟的无台词面白,俩人又哭又笑,千言万语无尽于此。 ps:探监的镜子真妙啊,同时可以看到两个人的表情,两个人情绪的联动一清二楚。 40.俩人在警车上对话,但最后其实会发现他们是在两辆车上,可以看做是念北命运同体的抽象延伸,之后两辆车在岔口开往不同的方向,也许是在传达他们人生的方向在真相大白后最终改变。 其中念问北:“如果再来一回,你还会这么做吗?” ❤️北沉默了好久,然后说“没有如果。……而且,我也不希望有这样的如果。” “不希望有这样的如果”的深层含义其实是不希望“少年的你”再成为校园霸凌的加害者或被害者。 41.拍摄阅卷全过程中,有留下年份信息(2015)显示陈念4年后出狱后重新高考 42.❤️陈念长大后带的英文班里,有个小女孩一直低着头,下课后,陈念牵着她走在回家的路上,给了小女孩肚子的大特写(怀孕了),并且当镜头收回来的时候,发现小女孩为遮掩肚子的外套也脱下来搭在臂弯上了,寓示着校园霸凌尽管仍然存在,但如果有陈念这样的大人来关注保护他们,就可以帮助他们的人生拐向更好的方向。 43.最后是我个人发散的一个点,❤️“想活命就闭嘴”其实也有一层讽刺的意味,绝大部分人为了“活命”为了不成为“受害者”,就只能选择做“闭嘴”的旁观者。陈念既不愿做旁观者,也不愿做受害者,最后做了以暴制暴的加害者。可是,为什么要她和我们都非得在这三个当中选一个呢?是什么把我们逼到这个非红非黄即蓝的、反自然的体制里呢?我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进入这样的怪圈里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们无论身处哪个层级 似乎都并不快乐、疲于浅感官自娱呢? “反噬”, 我突然想到这两个字。 昨天我刚好在复盘这部电影,想起来之前曾传过的删减问题,就做了下面这个小整理: 关于删减:预告片里很多特出彩的镜头都没了,有地方口型对不上,加上最后有点突然的结尾后的教育宣传片,都在将这个问题一下下儿抵到眼前。 我想了想,镜头缺失的有①小北和混混们在河边浪荡的戏②从小北嘴里拔刀片③警官审讯问小北为什么不上学了④亲密果露血腥戏⑤故事线在开头和结尾都有点断和过于简化的意思,但只是我个人感觉哈(今天印证了下,在麻将馆结工钱之前本来应该有一个向陈念妈妈 *** 的部分,另外班级群里传播的可能不只是投诉海报,而是 luo 照) 口型对不上的:①陈念瞧不起小北不读书时小北的回答;②陈念班主任说的话;③吃火锅时老杨对郑易说“校园霸凌问题很复杂,最后还是得交给教育部门”,“还是”??!然后这个话题就断了,切镜头给了郑易,老杨开始讲霸凌学生根本不知道“人是可以被这样打死的”,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综上,其实会发现,除了本来就易被删减的大尺度镜头,剩下被删减的居然都是与讨论教 yu 体 zhi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之前讨论得沸沸扬扬的霸凌尺度过大过于黑暗沉重。也就是说,不是不能提“校园霸凌”,是不能过分质疑、内涵乃至揭发“教 yu 体 zhi”问题。 咱再回过头来想第43点的开头一段,就会或多或少感觉到其实这部电影真正挖得更深希望引起反思讨论的东西或许还沉在海底…… 定档那天恰好看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大改的消息,本来我觉得很欣喜毕竟好风凭借力,但这两天看官方的营销风向,我觉得更像是一场协商妥协后达成互利共识的标准策划。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点儿题外的,关于现在电影的营销侧重,我觉得一味地大家一起喊“反对校园霸凌”,等电影下映了,我们能留下什么得到什么呢?大部分受众已知认可的东西得到极大巩固?全民素质狂欢?还是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改得真好我想去看看?(狗头保个命先) 也许体制问题我们已经在不断完善的路上走了很远,也许社会包容度、个体差异性的被正视与被尊重、平等博爱之类观念转变谈来更是虚无缥缈,但我想,至少可以让更多人先看得到、了解到有这些概念的存在,也让更多本有此意的人们能看到彼此簇燃的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