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鹿港小镇 翻唱(鹿港小镇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鹿港小镇 翻唱(鹿港小镇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鹿港小镇 翻唱(鹿港小镇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不只是歌的《鹿港小镇》

印象中好长时间没专心的听首歌了,这缘于自己承受不了当今一些快节奏歌曲的吵闹。前些日子偶然间听到少年轻的同事哼唱《鹿港小镇》,好诧异于他们这一代人会唱这种风格的老歌。年青人告诉我,说这是某电视台“好声音”比赛的歌曲,一个叫彭佳慧歌手唱红的,从去年起就流行了。还笑侃,看来你老人家落伍了。不禁哑然失笑。打算找时间网搜一下,重新听听几十年前罗大佑的这首经典曲。

车里CD碟盘也不知尘封多久,平常上下班途中倒是习惯于顺手扭开调频广播。“东山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FM103.1调频广播”……播音员娓娓动听的乡音乡调倍感亲切。无独有偶,广播里电声渲染的前奏,久违的旋律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个富于哀怨情感的女声出现了,不正是我想听听的《鹿港小镇》? “假如先生你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马祖庙的后面/卖着烟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记得罗大佑写《鹿港小镇》应该是在1982年,收录在当时唱响两岸的《之乎者也》专辑,演绎台湾岛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城乡新旧更迭的疑惑迷茫。据说当时在台湾和《绿岛小夜曲》等还被当局列入禁歌,84年左右盒卡带才在大陆翻录售卖。

那时候喜欢歌曲《鹿港》,缘于对年轻的罗大佑那带点愤怒又带点悲凉声音的喜欢,对歌词表达的意思其实也不加理解。早期配乐录制水平和播放设备当然与现在的更是无法比拟,加上多年后,歌坛“教父”老罗先生那混沌沙哑的男声,实在再也不敢恭维。说热爱,纯属愤青时代装忧郁跟风追星。

实话说,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听彭佳慧改编翻唱的《鹿港》这首歌曲,其饱含深情的演绎,特别在副歌部分,融入重金属摇滚元素,更符合时代韵味,呐喊式的唱响也更具爆棚冲击,在 *** 音阶处唱音戛然而止,三秒的停顿后高亢音重现,演唱极具酣畅淋漓……让我不禁有寻找歌曲创作背景的想法。

首先这首歌旋律动听、歌词韵律和谐;再从词义内容方面,很容易勾起人们对记忆中美好事物的回想与叹息;“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更是对美好的传统事物被时代浪潮冲刷直至消逝的感叹,而一句“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传达出惋惜之情。现实当中人们得到和失去往往是要付出等出代价的; “门上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宝用(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更深层次对家乡世代传承文化的深深怀念。这就歌曲容易引发听众共鸣的原因吧,加上时尚的伴奏配乐,似乎更符合年轻一代的口味,难怪乎年轻人会哼唱认同。

那一天晚饭后,和爱人沿南门湾往澳角尾方向散步,薄浪轻拍着沙滩,微风徜徉。无独有偶,堤上的冷饮摊循环播放着《鹿港小镇》,一个女孩抱着吉他,与拉杆音唱应和共唱《外婆的澎湖湾》。早听说南门湾片区即将迎来新的大开发,不久的将来,滨海景观道、文化休闲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旅游休闲区及公共配套设施即将成为现实。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来自大陆南端的李海鹰,也有一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民谣式歌曲《弯弯的月亮》,歌里用悠扬婉转又带点忧郁的声音唱着:“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旧日的歌谣”。这同样引起共呜,至今传唱。

恍恍惚惚间有点明白,为什么82年的台湾会唱着《鹿港小镇》,而89年的大陆会唱着《弯弯的月亮》。对现代化的渴望和老传统的怀念,都是殊途同归,这就是共鸣点。

夜幕下的海湾有些模糊和不现实,轻浪追逐抚拍着沙滩,空气中夹杂海的腥味,风止了,随风而逝的何止是古风情怀?那浪拍声,我想该是传统在新浪潮冲击下的叹息,想想家乡这些年来在美丽的海湾边,高高耸起的钢筋鸟巢,只能说,时代总是在进步的,由内而外的尽是无奈,由外而内的却是必然吧。

还是回头说说《鹿港小镇》歌曲。想当年,一些在民间私下流行的歌曲,宝岛和大陆一致的禁播,以“靡靡之音”为由据多,当然还有其他理由,不一而足。像齐豫的《橄榄树》也是属于禁歌之一; 在台湾,罗大佑的《鹿港小镇》, 歌词原词为“台北不是我的家”,不还被迫改成“这里不是我的家”吗。

每次听《鹿港小镇》,都颇有点儿感慨。

2017/10/01

[img]

鹿港小镇歌词背景故事

鹿港小镇歌词背景故事如下:据罗大佑本人描述,歌曲的灵感源于一个洗车的小伙,在两人的交谈中罗大佑了解到小伙子来自鹿港小镇,当时的台湾经济正处于崛起和发展中,百废待兴,但与此同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劳动力从贫穷落后的小地方集中到发展迅速的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机会,但现实却总让人伤。

歌词朴实真实干净,娓娓道来像洗车小伙一样的年轻人寻梦和梦碎的心境,摇滚的曲风又生生批判和揭露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长之痛,淳朴的民风和钢筋混凝土的撞击,其中我最喜欢的歌词是“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 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扩展资料:

原版歌词如下:

词曲:罗大佑

编曲:山崎一稔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纯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鹿港小镇 (罗大佑演唱歌曲)

鹿港小镇的歌词

歌名:《鹿港小镇》

原唱:罗大佑

翻唱:彭佳慧

填词:罗大佑

谱曲:罗大佑

编曲:山崎稔

专辑:《之乎者也》

歌词: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 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 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 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歌手简介:

罗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 *** 北,是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市区梅县区,台湾地区创作歌手、音乐人、纵贯线乐队成员之一。

介绍几首含有地名的歌曲

含有地名的歌曲列举以下

1、《坐上火车去 *** 》(徐千雅)

《坐上火车去 *** 》是何沐阳作词作曲,徐千雅演唱的一首歌曲 。2007年7月收录在《彩云之南》专辑中。2006年10月获得“鹏城歌飞扬”第三季金曲奖,2008年1月获得《坐上火车去 *** 》获得雪碧榜内地金曲奖。

2、《贝加尔湖畔》(李健)

《贝加尔湖畔》是李健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李健2011年12月10日发行的专辑《依然》。2014年,周深和李维凭借该曲获得中国好声音年度金曲奖。

3、《成都》(赵雷)

《成都》是赵雷演唱的歌曲,由赵雷创作词曲,收录于赵雷2016年12月21日发行的专辑《无法长大》。2017年,该曲获得第六届阿比鹿音乐奖最受欢迎民谣单曲奖。《成都》是赵雷在2014年创作的歌曲,由赵雷包办词曲。

4、《北京北京》(汪峰)

《北京北京》是由歌手汪峰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07-06-01发行的专辑《勇敢的心》中,同时也是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的片头曲。《北京北京》这样的作品,汪峰希望回归到当年的硬摇滚风格中去。

5、《青藏高原》(韩红)

《青藏高原》,发行于1993年,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张千一作词作曲,是1993年电视剧《天路》的片头曲,后又作为2005年电视剧《雪域情》的片尾曲。2001年《青藏高原》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

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不想走近繁华,是哪首歌的歌词

鹿港小镇

演唱:罗大佑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 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 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 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罗大佑十大经典歌曲都是哪些?

罗大佑十大经典歌曲有:《你的样子》、《童年》《滚滚红尘》、《追梦人》、《恋曲1980》、《台北红玫瑰》、《 故乡》、《将进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

1、《你的样子》

这首歌是由周润发主演电影《阿郎的故事》主题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加上如此美妙的声音,真的能把人的情绪推到 *** 。没有听过这首歌,绝对你人生的一大憾事。

2、《童年》

这首歌更是了不得,罗大佑用最平实的笔调,编织出每一个人的童年世界。这首歌不管你多大,只要听到这首歌就能立刻回忆起当年美好的青春年华,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3、《滚滚红尘》

这首歌是给同名电影配的主题歌,把柔情寸断、悲天悯地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太多人的一生,包括张爱玲、胡兰成的故事、影女作家三毛。

4、《追梦人》

这首歌创作于1991年台湾女作家三毛去世之后。《追梦人》本是1991年罗大佑纪念三毛离世创作,《追梦人》和《青春无悔》的歌词完全一样,但是却多了四句歌词,而且歌名也不一样。罗大佑要给一首本已成型的歌加进四句歌词,然后改换歌名,重编重唱,以另一首歌的形象示人。这在罗大佑以往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更多鹿港小镇 翻唱(鹿港小镇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