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日看到朋友发来的姜撞奶的图片,一下子馋虫被勾起来了。广州样样好,糖水特别多,而姜撞奶又是其中我偏爱的一味。因为它不会像双皮奶那样腻,而口感也是嫩嫩滑滑。再加上奶味中的一点点姜的辛辣,寒冬来上一碗热腾腾的,最是幸福不过了~ 回忆当年在黄埔港,探店所得的一碗经典的姜撞奶的做法,今早在家尝试做了一下,整理要点如下~ (感谢广州一干好友微信上的建言献策!XDD) 原料:老姜(姜是老的辣,够味),鲜奶(最好是水牛奶,我没有,用光明优倍代替,总是,是要全脂牛奶比较好哈) 对,就是这么简单,姜,奶,糖,开启一场神器的化学反应啊~ 步骤: 1. 姜切小块,榨汁,碗底铺满一层。 工具任选,我家这工具不太趁手,如果有个榨汁机或者杵捣一下会爽快点。 2. 热牛奶,温度很关键! 据说是60-70度……然,我没有食物温度计啊╮(╯▽╰)╭ 凭感觉,一杯牛奶的量,加了糖,然后小火热着,一边小心搅动,一边注意观察。当糖完全融化,同时奶液碰到锅边会泛出奶印时,就差不多了,于是中止加热。 3. 姜,撞,奶……要撞起来~ 牛奶是需要从一定高度,倾泻而下,这样牛奶带上了力度,就 “撞” 上姜汁了嘛…… 要流畅,要快,一口气搞定 4. 静置5-10分钟,成败,马上揭晓! =====很幸运的成功了,噢耶===== 讨论: 1. 姜汁要多少? 按口味,喜欢姜味重一点的,就用老姜、姜汁放多一些,不然就少放一点。我一共做了2次,第一碗姜汁比较少(上面的图示),成品就没啥姜味。第二碗姜汁就多放了一些,味道就很浓郁啦~ 2. 放了多少糖? 看个人口味吧。我不是非常嗜甜的人,也是容忍度很宽的人。第一次,一杯牛奶的量,加了2勺砂糖;第二次,一杯牛奶的量,加了4勺砂糖。2勺糖,也能接受;4勺糖,第二碗成品有店里卖的味道!咔咔咔~ 3. 倒奶时候锅距离碗,要多高啊? 没查到数据,我自己第一次是距离10cm倒入,第二次是距离20cm倒入。反正两次都成功了。奶液稍微有点飞溅出来,但不碍事,擦擦灶台就好啦。 4. 等待多久啊? 这还真的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第一次我只等了5分钟,就迫不及待开盖品尝了,是刚刚凝结住的状态,还嫩嫩的水水的。第二次,耐心多了2分钟,凝结状态更好一些。等的时间越长,10分钟可能会凝结的更老一些,喜欢嫩(豆腐)的就等5分钟咯。 祝你也顺利做出一碗好喝的姜撞奶。^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