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建国前20多年革命历程,我军有十位将领,屡创奇迹,战无不胜。
十、贺龙元帅
1896年出生,湖南桑植人。
在北伐战争中战绩卓著,成为北伐战场上的一员虎将。在湘西发展红军几起几落,百折不挠,红旗不倒。率领红2、6军团转战万里,促进三大主力会师。
抗战中,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河间齐会战斗,陈庄战斗再创佳绩。
毛主席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
九、陈毅元帅
1901年出生,四川乐至县人。
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依然投笔从戎。南昌起义后,整编剩余起义队伍,枪毙意志不坚定分子,大义凛然。拖着受伤的腿,领导八省游击战,曾经5次遇险,九死一生。抗战中慧眼发现人才,启用了粟裕、叶飞、陶勇、王必成等一批将领,开创了大江南北广大根据地。解放战争中,他主持华东,打造出一支劲旅。
毛主席评价:“有侠气,爽直。”
八、徐海东大将
1900年出生,湖北省大悟县人。
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红军,打仗勇敢,屡屡负伤,外号“老虎”,让敌人胆寒。率领3000孤 *** 战几千里,结束师队伍增加到3400人,武器装备全军最精良。
毛主席赞誉:“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七、陈赓大将
1903年出生,湖南湘乡县人。
一生充满传奇,上学时是“黄埔三杰”,作战时救过蒋校长,从事过地下工作,担任中央特科负责人。担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后来又来到一方面军。抗战时期声名鹊起,率领的386旅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解放战争中,他独立作战,对阵胡宗南,专打不服。麾下的三个军,都成为我军王牌部队。建国后驰援越南,帮助打败法军。
毛主席称赞他“肚子里就有绝活”。
六、徐向前元帅
1901年出生,山西省五台县人。
1929年到鄂东北根据地后,屡战屡胜,将一支弱小的队伍发展为几万大军。接连指挥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连战连捷。 *** 回忆说:“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红四方面军善打硬仗、恶仗,是与他的指挥风格分不开的。
解放战争中,凭借地方部队组建的新兵团,边打仗边训练队伍,先攻破运城,再打临汾,晋中决战打垮晋军主力,创造了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范例,也是运动战的典范之作。
1937年盛夏,徐向前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延安,毛主席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五、刘伯承元帅
1892年出生,重庆市开州人。
早年参加川军,军事理论丰富,是一位儒将。无论是协助朱德指挥全军,还是率领红军先遣队,都功绩显著。抗战到解放战争,率领我军一支劲旅,屡屡创造佳绩,最后发展出百万大军。
他被中外称之为“当世孙武”,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毛主席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
四、林彪元帅
1907出生,湖北黄冈县人。
天才的军事家,从基层成长,打仗动脑子,别出心裁,很快就显露出才能。受到朱毛培养,进步很快,年纪轻轻就担当大任。抗战出征,一仗名扬天下,打出我军神威。解放战争中,在东北从无到有,发展出百万雄师,一战而定乾坤。
斯大林称他为“天才战将”,蒋介石称他为“战争魔鬼”。他总结部队的作战经验,提出“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战术原则,促进了我军从游击战到正规战转变。
毛主席评价:“这个娃娃堪当大任。”
三、粟裕大将
1907年出生,湖南会同县人。
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浙西南游击战艰苦卓越,练就了他胆大心细,敢打敢干的军事作风。
抗战中,从几十人的伏击战开始,善于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发起进攻。策划战斗细致缜密,作战方案灵活多样,胆大心细。在 *** 统治的腹地,与日军拼搏作战,发展中根据地,打造出英勇善战之师。
解放战争中,勇于出击,连战连捷,从苏中转战到山东,一路胜仗。全军的众多歼敌记录,都是他创造,打造出我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野战军。
毛主席评价:“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
二、彭德怀元帅
1898年出生,湖南省湘潭县人。
出生贫寒,读书不多,在军阀队伍中从士兵成长为团长。他一生从军,刚正不阿,勇挑重任,敢打硬仗。
长征最后一战,他歼敌一个团,击溃三个团,俘敌700人,缴获优良战马近千匹。山城堡战役威震天下。
他作为副总指挥,领导了我军抗战。他敢挑重担,率领几万人西北野战军对阵强敌,最终解放了最大面积国土。他带领我军,克服武器劣势,战胜联合国军,世界震惊。
毛主席评价:“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一、朱德元帅
1886年出生,四川省仪陇县人。
他是革命队伍中的长者,性格宽和忍让、纯朴谦逊,然而在关键时刻却异常坚定。南昌起义后,2万多队伍涣散,他挺身而出,教导大家坚持下去,保留了最后1000人骨干。
他是中央根据地最初的开拓者,他位居总司令,高瞻远瞩,指引着革命方向。
毛主席称赞“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他排名第一,众望所归,无人不服。
地史话(微信号:heluogua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