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提到合肥最美的一条路,芜湖路必定是绕不开的。它始建于1935年,全长3公里左右,是合肥zui有历史人文底蕴的一条路。漫步其中,每个合肥人都有关于芜湖路的记忆。
而现在,芜湖路沿线要改造啦!
快来看它会如何大变身吧!
合肥芜湖路沿线大改造!涉及省图书馆、安徽大剧院、万达广场…
从市政部门获悉,芜湖路沿线楼体亮化提升工程,设计方案首次公开亮相,将打造主题为“蕴载芜湖路,光耀合肥城”的华丽美景。
根据芜湖路的亮化提升项目设计方案,本次照明设计旨在用高品质的光,营造简洁大方、富有韵律的夜景氛围。
由于芜湖路沿线有不少知名人文建筑,比如安徽省图书馆是富有文化气息的传统建筑,运用现代灯光照明艺术,通过传统建筑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光影挥毫写意间,已是千姿百态。
合肥市少年宫灯光整体统一,汇聚于闪烁光辉。
安徽大剧院则通过对建筑载体及现状的充分分析,通过科学的、艺术的照明设计呈现合肥的自然、历史、艺术之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十八中学、中国检验检疫等建筑立面采用洗墙、十字星光照明方式相结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作为时尚标志的商业建筑万达广场,玻璃幕墙加实体墙结合的建筑形态描绘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这波操作可以有,
眼看芜湖路沿线改造在即,
你怀念过去的它吗?
在芜湖路走一走,一起出发吧!
合肥人每次逛芜湖路,都有新感觉,不信你瞧。
刚从梅山路出发,由西向东,踏入芜湖路,小编便被浓郁的地域气息吸引了。
△ 包拯浮雕
在道路东段南北两侧的挡墙上有18块浮雕,都是安徽的历史名人。人行道上也出现了81块“百家姓”地雕。合肥人们能边散步边找寻自己的姓氏,既能感受国学之美,又给行走增添了乐趣。
△ 芜湖路两旁的法国梧桐
1955年,改造后的芜湖路两边开始遍植法国梧桐,成为合肥一条极具特色的景观大道。
△ 芜湖路上的店铺
梧桐街道的两旁,是一家家风情各异的店铺。或小资,或平实,没有吵闹的音响,只是安静的等待你进去尝一尝,坐一坐。
△ 合肥四十八中香港街校区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建于1957年,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为“合肥市特色初中”,合肥市“文明单位”。嘘,里面静悄悄的,还在上课呢。
△ 安徽省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局是全省气象部门的领导机构,够权威了吧~对了,明天是不是有雨?
徽州大道将芜湖路分成了两半,两条路的交叉口,分别矗立着大钟楼与安徽大剧院。
△ 大钟楼
其实它的全名应该叫作“合肥长话通信枢纽工程”。于1975年建造,净高82.55米,是当时合肥地区的最高建筑。曾经,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逢整点就会奏响《东方红》乐曲。整个老城区都可以清晰地听见,合肥的粮票和商品包装袋上,都有它的身影。
△ 安徽大剧院
安徽大剧院位于合肥市徽州大道与芜湖路交叉口的东南角,1985年开始使用。它是在合肥的剧场设施设备最好的演出场所,多次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 合肥七中老校区
合肥七中创办于1956年,老校区位于芜湖路中段,北依包河公园,东靠省图书馆,南邻安徽大剧院,西临大钟楼。面积虽不能和新校区相媲美,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校园周边就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街,奶茶,小吃,随便来一套,交通也方便,这可是在市区上学学生的专有福利呀。
△ 安徽省图书馆
七中旁边,是一排绿瓦白墙的中式建筑,就是安徽省图书馆。它建于1913年,是安徽省的标志性文化建筑,藏书丰富,尤其在徽州文献收藏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 博文书城
还记得它吗?小编记得,小时候每次从省图书馆出来后,总会看看博文书城新到的杂志和文具。
△ 合肥市少年宫
合肥市少年宫已经成立30多年,依然开设着各种少儿专业培训班,是合肥市最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场所。
△ 安徽老年大学
作为一所安徽省委老干部局主管的老年大学,招生对象主要是省直单位、中直驻皖单位离退休人员。
△ 包公园
当然,整条路最让人熟悉的莫过于包公园这一带,它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
△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来组织游线,以最权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戏剧表演向世人展现包拯的清正廉洁、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人格魅力。
△ 从芜湖路走过,可以看到清风阁
黛瓦红墙,古色古香,掩映在青翠欲滴的草木疏影中。外界的热闹与喧嚣,仿佛与这里无关。两个字,清净。
△ 安徽省体育局
芜湖路上的机关单位真不少,粮食局、质监局、物资局、劳动局……
不知不觉,芜湖路到了尾声。
△ 芜湖路万达广场
去万达广场逛吃逛吃,看电影K歌,是每个合肥人都做过的事情。人嘛,总是要懂得褪去辛劳,享受生活。
芜湖路好像一锅历久弥香的鸳鸯火锅,
既有红油锅底般丰富鲜活的生活气息,
也有滋补高汤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底蕴,
83年来,它陪伴了几代合肥人的成长,
成为我们城市记忆中最动人的一段。
你喜欢这条合肥zui有底蕴的路吗?
你对芜湖路的改造有何看法?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