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下沉市场向来是互联网的“兵家必争之地”。《2017年网红经济报告》显示,在2017年的粉丝画像中,来自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区域的网红粉丝所占比例较大,达54.1%。 如今越来越多“农村网红”的出现,或许也说明,在短视频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不愿只充当观众席上的看客,而是想要亲自入场,亲自摘下时代造就的机会果实。 草根、土味、接地气,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关键词不再只是快手的标签,具有相似属性的短视频内容同样出现在抖音上。 去年8月,抖音宣布推出“新农人计划”,即从运营扶持、流量补贴等多方面、全方位扶持三农内容创造者。 今年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农村题材创作,抖音发起的话题“我的农村生活”达到了125.9亿次播放、“新农人计划2021”达到了684.9亿次播放。 当然,平台的大力扶持意味着三农赛道上会有更多人的入场,更激烈的竞争。 当更好的内容出现,以往那些靠低俗段子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土味”视频必然会被加速淘汰。 就像前不久翻车的抖音博主“牛爱芳的小春花”,曾靠着农村夫妻的人设圈粉千万,然而在开启直播首秀之后,被网友扒出“人设造假”,吵架演戏、带货打脸,卸去往日光环,迎来的是网友们此起彼伏的质疑。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农村网红”新旧交替之间,又藏着多少人的新机遇。(图源:艾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