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每个中学生都知道元谋人,
本文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特约制作因为翻开中学历史课本第一册,第一课就写道: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02.出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图为人类演化时间线以及元谋人在其中的位置,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代表,也是东亚或欧亚大陆最早的直立人之一,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每个恐龙爱好者都知道许氏禄丰龙,因为它是首个完全由中国人装架的恐龙,也是最早一批中国人自主发现的恐龙之一。
▼
03.许氏禄丰龙复原图,颜色和动态仅供参考,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很多人知道彝族,它是我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其文化在西南地区影响广泛,火把节、彝绣等更是声名远播。
▼
04.楚雄彝族火把节,摄影师@马兴华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的是,元谋、禄丰都是云南楚雄州的下辖县,楚雄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存在于书本上、博物馆里,却似乎很少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或旅行的目的地。
真实的楚雄到底是什么样?它为何孕育了如此精彩的生命与文化?又还有哪些等待被发掘的宝藏?
01 生命传奇
楚雄位于云南中部,6500万年以来的板块大碰撞将云南分成两个部分,西部被极限折叠,成为重重山岭与峡谷并行的横断山区,而东部则整体隆升,成为云贵高原的一部分。
▼
05.楚雄州位置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云贵高原在云南东部的区域,常被称为“滇东高原”。这里遍布山脉、丘陵、河谷和盆地,但相比横断山区,整体的起伏较小,楚雄州大部分区域的海拔仅有一千多米。
▼
06.楚雄州地形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楚雄正位于滇东高原西北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让古老生命的遗存得以完好保留。距今5-10亿年前,楚雄还在一片汪洋之下,三叶虫等古生物在海底爬行。
▼
07.楚雄的一种三叶虫——莱德利基虫的化石,图片来源@楚雄州博物馆随后,海水逐渐退出。到了距今2亿年前后,大部分陆地露出水面,楚雄成为一个盆地。此时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河流带来大量沉积物。其中的含铁矿物在湿热的气候中被氧化,呈现出紫、红、褐等颜色,因此被称为红层。
▼
08.大姚三潭瀑布所在的山崖由紫红色的岩石构成,摄影师@王静这些红色的岩层在几亿年后的今天遭到风化,形成土壤。因土壤颜色多为紫红色,而被称为紫色土。
▼
09.中国紫色土分布,楚雄是云南紫色土主要分布区之一,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温暖湿润的古环境最适宜原始的爬行动物,它们体长大多在6-10米,被称为基干蜥脚型类恐龙,包括禄丰龙、金山龙、云南龙、彝州龙等10余种。
▼
10.禄丰世界恐龙谷内展示的元谋龙化石,摄影师@周明佳而大量的沉积物,则让这些恐龙的遗骨至今保存完好。
▼
11.禄丰世界恐龙谷内展示的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摄影师@周明佳在随后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原始恐龙中的一支演化成真正的“巨人”,蜥脚类恐龙,开启了地球上长达1.3亿年的恐龙时代。
然而,距今约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加上火山喷发和环境变化,宣告了恐龙时代的终结。之后伴随滇东高原的隆起,楚雄也从一个大型盆地演变为高原的一部分。
▼请横屏观看
12.楚雄禄丰县恐龙山镇“陨石坑”,实际上是被整体抬升的古代沉积地层,山体上横向的线条便是暴露在外的地层剖面,摄影师@施永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较小的盆地,以及盆地中的湖泊。湖泊继续积累着泥沙,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形成十几米厚的土层。当这些土层遭到雨水和河流的侵蚀,便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土林。有的呈高耸的柱状,有的则连成一堵土墙。
▼
13.浪巴铺土林,摄影师@杨照夫众多土柱、土墙连成一片,构成土的丛林。如遇日出日落,金色的日光打在土林侧面,金红的颜色瞬间被激发,渲染出一幅绚烂的画卷。
▼请横屏观看
14.新华土林,摄影师@熊可湖泊周边,代替了爬行动物的是大量哺乳动物,其中有一种灵长类动物头部骨骼粗壮、肌肉发达,类似今天的猿类,但它们已基本能站立行走,这便是禄丰古猿。
▼
15.禄丰古猿化石,摄影师@吉学平/楚雄州博物馆紧随其后是更接近人类的元谋古猿。
▼
16.元谋古猿臼齿化石,图片来源@楚雄州博物馆终于在距今170万年前后,一种全新的生灵踏上这片土地,他们直立行走、懂得用火,甚至能利用石块制作简单的工具,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直立人,元谋人。
▼
17.两颗元谋人门齿化石,分别展示其外侧面和内侧面,摄影师@周国兴/楚雄州博物馆从三叶虫到元谋人,古老的楚雄成为一条生命演化的走廊,但它并非只有生命的遗迹,自然的传奇还在继续。
02 奇山异水
今日的楚雄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演化,山环水抱、山水交融。其西南部是哀牢山,一道道山岭层层叠叠,铺向远方。
▼请横屏观看
18.楚雄的哀牢山,摄影师@王明西北是百草岭,其海拔3657米的帽台山是楚雄境内的最高峰,春季的百草岭上山花烂漫。
▼
19.百草岭,摄影师@王明山地之间是100多个“坝子”,它们或是因断裂而形成,或是古老的湖盆遗迹,或是河流侵蚀扩大的河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面积较大,成为城镇和农田的载体。
▼请横屏观看
20.元谋坝子,摄影师@张一飞有的在中央又凸起一座山,山上冲沟的纹路两侧对称,从空中俯瞰仿佛一片“树叶”。
▼
21.楚雄永仁县中和镇的“叶片状”冲沟,制图@陈志浩&郑伯容/星球研究所横亘在楚雄中央的山地,将楚雄的江河分成南、北两大“门派”,北侧归属 *** 江水系,南侧归属红河水系。
▼
22.楚雄州水系分布,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江及其支流掌控着楚雄中北部,其中一条支流龙川江,更是贯穿楚雄州最核心地带,是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请横屏观看
23.龙川江口,龙川江在这里汇入 *** 江,摄影师@戴昊霖红河的支流礼社江、石羊江、绿汁江等,则流淌在楚雄南部的绿色山林之间。
▼
24.楚雄双柏县的绿汁江,摄影师@李光洪高低错落的地形使得流水时常形成瀑布,或在山间潺潺流淌,
▼
25.楚雄紫溪山响水箐,摄影师@冯琳或汇聚为洪流跌落断崖。
▼
26.楚雄大姚县三潭瀑布,摄影师@王静河流强大的侵蚀能力,在武定县北部切割出最深达400多米的“己衣大裂谷”。
▼
27.楚雄武定县“己衣大裂谷”景区,实际为流水切割形成的峡谷地貌,而非地质学意义上的裂谷,摄影师@冯琳奇山异水间是种类丰富的动植物,楚雄拥有6000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68%。
▼请横屏观看
28.楚雄紫溪山的森林,摄影师@李光洪由于地形错综复杂,地表植被组合面貌多种多样。在海拔2500-3100米的山地,高大密集的乔木和铺满地表的苔藓组成幽深静谧的原始森林。
▼
29.楚雄百草岭的森林,摄影师@李开政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则气候温暖干燥,树木稀疏。
▼
30.楚雄元谋县 *** 江河谷的地表植被,摄影师@郭斌硕大的木棉开着鲜艳的红色花朵,独立于河岸之上。
▼
31.楚雄永仁县生长在河谷中的木棉,即攀枝花,摄影师@郭斌楚雄的动物则有1800多种,其中鸟类就有390多种。
▼
32-35.依次为绿孔雀、白鹇、橙腹叶鹎、赤红山椒鸟,图片来源@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理局但过于招摇的装扮也许会招来杀身之祸,因为机警灵敏的豹猫也隐藏在森林之中。
▼
36.豹猫,图片来源@徐萍/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理局相比林下地带,树梢上可能是更加安全的选择。一只毛茸茸的西黑冠长臂猿就挂在树上,安静地遥望远方。
▼
37.西黑冠长臂猿,图片来源@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理局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等节肢动物更是数不胜数,此外还有“云南特产”——各种野生菌。楚雄的南华县森林茂密,尤其适宜各种菌类生长,境内已知的食用菌多达200余种,堪称云南的“野生菌王国”。
▼
38-41.依次为虎掌菌、松茸、鸡枞、黑松露,摄影师@范毅、楚雄州文化旅游局、李光洪、万瑞我们的祖先同样看中了这里优越的环境。
03 多元文化
吸引他们的有许多物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种便是盐。2亿年以来,滇中地区的内陆盐湖积累了大量盐类矿藏,楚雄的石盐品质尤佳。
▼
42.楚雄大姚石羊古镇的古盐井,摄影师@何新闻距今2000-3000年前,生活在楚雄的土著居民就创造了辉煌的古滇文化,他们铸造的铜鼓形态古朴而独特,被认为是所有铜鼓的祖先,称为万家坝型铜鼓。
▼
43.万家坝型铜鼓,图片来源@楚雄州博物馆而古滇国与外界的食盐贸易,让无数条古道得以在高原山地间形成,成为楚雄与外界联通的通道。通道上来往的除了货物外还有人,其中从青藏高原东部直通滇西北的横断山区的藏彝走廊,便是彝、哈尼、纳西、傈僳拉祜、白、基诺等族的先民进入云南的通道。
▼
44.藏彝走廊范围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彝族的祖先,正是由此进入楚雄。在不断迁徙和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彝文。
▼
45.楚雄彝文经书《劝善经》,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表意文字,公元16世纪以后,彝文是实际上少数还活跃的表意文字之一,图片来源@楚雄州博物馆用独立的文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楚雄是保存彝文典籍最多的地区之一。
▼
46.楚雄的彝族毕摩,毕摩是集经师、教师、祭司于一体的神职人员,也是彝族最高权威的知识分子,拥有特殊的服装和一套用具,包括神扇、经书等,负责民族史诗的传承,摄影师@郭宸利此外,他们利用太阳照射一根立杆,在地面形成阴影,以大地为“表盘”的形式,创立了一种古老的历法。在这种历法中,一年有十个月,每个月有36天,剩下的5-6天为过年日。该历法被称为彝族十月太阳历。
▼
47.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摄影师@马兴华楚雄丰富独特的山川风物,则成为彝族服饰的灵感来源。彝族刺绣图案取自自然界,多为当地的植物、鸟兽。
▼
48.典型的楚雄彝族诺苏女性服饰构成,摄影师@郭宸利而楚雄山脉纵横、坝子相隔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无数个独立的小区域,更是让彝绣图案于统一中富于变化。彝族人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赛装节,以展示彝族服饰的多样性。
▼
49.楚雄彝族赛装节,摄影师@何新闻同样被吸引而来的,还有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汉族人。楚雄不仅盐业资源发达,也是滇东与滇西之间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楚雄周边古道、古关、古驿站不绝,滇西古道的“九关十八铺”,楚雄就占了“八关十四铺”。
▼
50.姚安县光禄古镇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旧址,摄影师@潘泉在古道沿线,古镇、古城崛起,
▼
51.楚雄大姚石羊古镇,摄影师@何新闻黑井古镇更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
▼请横屏观看
52.黑井古镇,摄影师@马红海汉族移民带来了更先进的农耕技术,河谷、坝子、山坡出现成片的农田。
▼
53.楚雄牟定县梯田,摄影师@李光洪不同的宗教与文化在楚雄碰撞融合,
▼
54.楚雄龙华寺,摄影师@魏力一批又一批的古人,在楚雄创造了生生不息的文化,而今日的楚雄仍旧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
04 尾声
今天的楚雄,在现代化建设中涌动着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它有着连接滇东和滇西,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要道,交通便捷。
▼
55.楚雄州公路网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高速公路穿行高原之上,形成“三纵四横”的骨干路网。
▼
56.楚雄永仁高速段,摄影师@五十万加仑内部道路四通八达,将楚雄连为一体。
▼
57.楚雄市新村镇大坎子村公路,摄影师@马兴华宏伟的大桥跨过天堑,连通峡谷两边。
▼请横屏观看
58.滇中第一高桥——江底河大桥,摄影师@陈维寿飞驰的高铁穿越高原,带来物资与人员的高效流动。
▼请横屏观看
59.楚雄州高铁,摄影师@何新闻在交通的基础上,楚雄逐渐实现工业化。河尾、毛板桥、青山湖等大中型水库分布在山岭之间,集雄伟和秀丽一体。
▼
60.楚雄龙川江上游的青山湖水库,为一获得“鲁班奖”、“大禹奖”两个国家级奖项的大型水利工程,摄影师@申时兴其他产业也迎来更新升级,坝子和河谷成为主要农业区,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让农业生产的效率更高。
▼
61.楚雄牟定县秋收,摄影师@李光洪多样的环境让农业更加立体化,农作物种类多样。立体的气候与独特土质,让烤烟、油菜、茶叶、核桃等,也能够在楚雄各安其位。
▼
62.春季楚雄水稻插秧,摄影师@李光洪楚雄紧邻春城昆明,与昆明同在北纬30度附近,且海拔相对较低,加之受地貌和气候影响,楚雄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环境非常宜人。其空气洁净度高、日照集中,全州平均日照时数在2300多小时,楚雄永仁的年日照时长仅次于 *** 日喀则,是中国的日照高值区之一。
▼
63.云南省年日照时数与年水面蒸发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明媚的日光,温暖的气候,古朴的建筑,盛开的繁花,处处回应着人们对云南“四季如春”的想象。
▼
64.楚雄南华县龙川镇,摄影师@卢文而相比繁华忙碌的昆明,楚雄更多了一份安闲恬淡。田边巷尾的一座小桥、一抹明亮,诉说着岁月静好。
▼
65.楚雄元谋县江边乡晨晖,摄影师@潘泉今日的楚雄,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和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
66.广大线楚雄特大桥经过彝人古镇,摄影师@饶颖未来的楚雄,作为滇中高原的中心之一,将发挥更大的连通作用,也将走出课本和博物馆,变得更加现代、更加鲜活。
▼请横屏观看
67.楚雄市区一角,图中部为楚雄州政务中心与活力广场,摄影师@孙家宇从远古巨兽到人类曙光,从山川生灵到人类文明,楚雄几经易主、沧桑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一种不息的生命力。
它推动着生灵演化、历史变迁,在楚雄形成了记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记述地球沧桑巨变的奇山异水走廊、记述彝族古老神奇历史的彝族文化走廊和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古镇文化走廊。
在未来,只要这种生命力不息,楚雄就不会被遗忘。它将持续不断地,在这片大地上孕育出新的景观、蓬勃的生命以及灿烂的文化。
▼请横屏观看
68.楚雄江边乡龙川江与 *** 江交汇处,摄影师@高坤煜全文完,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撰文:成冰纪图片:冯丹怡、余宽设计:郑伯容地图:陈志浩审校:撸书猫、云舞空城封面摄影师:施永强特别鸣谢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楚雄彝族自治州志(1978-2010)[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2]王声跃. 云南地理[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3]蓝勇. 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4]王学良等. 基于DEM的云南楚雄高原地貌特征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5]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 中国紫色土[M]. 科学出版社, 1991.[6]杨钟健. 许氏禄丰龙之再造[J]. 地质论评, 1940....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