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华语三大电影节),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华语三大电影节)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华语三大电影节)

由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创立并主办,华语万映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海峡两岸暨香港“十大华语电影”评选活动近期公布了第六届十大华语电影的入围名单,经过评委会的层层筛选,来自大陆(内地)、香港、台湾三个地区的十九部电影最终进入到十大优秀华语电影的评选之中。

作为一个专业、权威的华语电影评选活动,十大华语电影的评委阵容同样十分强大,十五位来自三个地区的重量级电影人、影评家参与此次活动,担当十大优秀华语电影的评委。

评委:列孚(中国香港)

原名王凯南。广东番禺人。1949年生。中小学在广州受教育。1973年赴港定居,1977年考入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公司任配音演员,次年转入《香港影画》、《南国电影》任助理编辑。1979年创办《中外影画》杂志,以较大篇幅报道大陆电影信息,介绍大陆演员影踪,引起海内外电影界重视

。同年开始撰写影评,成为拥有影评专栏的影评人。曾多次应约在电视、电台及大专院校评述电影,曾担任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导师。1988年创办《大影画》半月刊,1990年创办《影艺》半月刊。著有《指点十年 —— 七九至八九大陆电影综评》等书,被谢晋称为“电影的中国通”,李翰祥则称他为“香港写影评最好的两位影评家之一”。现为香港广雅传播公司负责人。

评委:杨贵媚(中国台湾)

杨贵媚1959年9月6日生于台北,中国影视女演员、歌手。

1979年参加台视《新人奖》节目,以歌星身份考进台视。1981年出演首部电影《又见春天》。1988年主演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凭借饰演的黄秋霞一角而成名。1994年主演电影《饮食男女》,饰演长女朱家珍。1995年凭借《爱情万岁》获得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女演员。1999年凭借电视剧《天公疼好人》获得第三十四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4年凭借电影《月光下,我记得》获得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07年出演电影《快乐工厂》,该片入围了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 。2013年出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太平轮》。

评委:冯小宁(中国大陆)

冯小宁,1954年11月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导演。

1988年,凭借电视剧处女作《病毒·金牌·星期天》获得飞天奖最佳导演奖。1990年,凭借灾难片《大气层消失》和战争片《战争子午线》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1992年,拍摄电视剧《北洋水师》,该剧获得“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1996年,凭借剧情片《红河谷》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导演奖。1998年,执导战争历史片《黄河绝恋》,该片获得华表奖、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特技奖。

2001年,拍摄战争片《紫日》,该片获得第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2002年,执导历史战争片《嘎达梅林》,该片获得华表奖、骏马奖最佳影片奖。2004年,拍摄剧情片《信天游》。2007年,执导剧情片《青藏线》,该片作为2007年国庆节以及庆祝“ *** ”召开的献礼片。2008年,凭借灾难片《超强台风》获得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提名。2012年,自编自导历史战争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该片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2013年,执导剧情片《落经山》。

评委:翁子光(中国香港)

翁子光(Philip Yung Chi-Kwong),1979年3月23日出生于广东惠阳,中国香港导演、编剧、影评人。

1998年起参与电影及电视的中期制作,担任电影制片。2001年成为影评人。2005年首次导演纪录短片《鲤鱼门》。2009年首次执导电影长片《明媚时光》,凭借该片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提名。2015年凭借电影《踏血寻梅》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该片同时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9项提名,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7项奖项。

评委:章柏青(中国大陆)

章柏青,男,1943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先后担任《中国银幕》杂志主编、《电影与观众》丛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版影视学科主编;曾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评选评委会副主任等。为全国四届文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批评》、《艺术词典》等,出版专著有《电影观众学》、《电影与观众论稿》、《中国电影电视》等。2007年担任第二版《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名誉主编及编辑委员会主任!电影剧本《夺联环记》、《呤龙啸虎》已由北影拍摄并公映。

评委:饶曙光(中国大陆)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副主席。

1985年开始从事电影教学、电影理论研究及评论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史、当代中国电影电视、影视与大众文化等。发表各种学术论文300余篇,200多万字。

《迷失在意识形态的判断中――从电影《芳香之旅》说开去》,获得中国文联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国有影视企业与中国主流大片》在第十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获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关于电影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获2008年“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一等奖、“中央直属机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纪念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承担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承担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重大课题《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出版多部译著和专著:《中国文学理论》,《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喜剧电影史》等,主编《中国电影欣赏》等。

评委:周斌(中国大陆)

周斌,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兼台湾电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夏衍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海派影视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会长,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长,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浙江大学 *** 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上海电影产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主要论著有“夏衍剧作艺术论”、“电影:历史与现实”、“中国电影的传统与创新”、“影视长短录”等13种;电影家传记有“夏衍传略”、“艺苑芳草香四溢:张瑞芳”、“银幕荧屏一老兵:仲星火”、“巧用旋律写人生:黄准”等4种;主编著作主要有“国际大奖电影精粹”、“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华语影视戏剧的历史与现状”、“台湾电影:历史、产业与美学”、“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的新变化”、“夏衍与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等30多种;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学术奖。

更多第二届亚洲华语电影节(华语三大电影节)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