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按照我的旅游计划,一定要去一趟柬埔寨。5月16日,我和老伴顺利完成了柬埔寨之旅。每年的4月至6月,避开“五一”之后都是我和老伴出游的时节,既规避了节日的人流高峰,价格又相对便宜,气候还十分宜人。归来后本想尽快记录此次的旅游经历,所观、所感、所思,然事务太多,搁置了很久。好在旅游期间我保持了做笔记的好习惯,随时记下所有的过程和感悟,也拍了许多照片成为资料,所以半年后得以用图文表现出来。
5月17日,我按照预定日期,来到了这个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美丽国家。
柬埔寨被称为佛教之国,全国95%信奉“小乘佛教”。“吴哥”是柬埔寨一个辉煌的历史朝代,一座雄伟的都城,一座浮雕艺术珍品,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庙宇、神殿。当然,我去的目的也是所有去柬埔寨旅游者的目的,就是一睹吴哥窟的世界独一无二的宏大和壮美。“吴哥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闻名于世的著名旅游景区,被评为全球最佳地标景点及亚州榜单第一名,是柬埔寨国家的灵魂。
柬埔寨地理优越,东、北、西三面被山地、高原环绕,西南临海,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最高峰的奥拉山海拔仅有1813米,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一年四季没有寒冷和冰雪,所谓的灾害也只有稀少的干旱和雨患,是典形的热带雨林气候。每年的夏季之前,柬埔寨气候宜人,风和日丽,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落地柬埔寨,对柬埔寨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与东南亚人种一样,比如泰国、 *** 、老挝等,他们普遍黝黑精细,个头不高。我在泰国旅游时,靠近一名皇宫卫士比较,他的身高仅仅在1.5米左右,比1.68的我还矮多半头,令人窃笑。也许信奉“小乘佛教”的原因,柬埔寨人见到客人总是双手合十,显出与世无争的温和友好。
进入金边市区,一眼就可以看到两极的现象,一边杂乱无章,肮脏混乱;一边华美精致,豪华繁荣。市区中心的总理府和皇宫,金碧辉煌,可谓美轮美奂,精致而又古典。周围的银行、酒店、商场、别墅等等都相互映照,相得益彰,现代与古典相互交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普通百姓的居住房舍和生活环境。走近了,愈觉不堪和脏乱,高脚楼、铁皮屋、木板房,凌乱的电线和塑料水管扯得到处都是,无序凌乱,像四十年前我国城市的棚户区。
车到暹粒,果然让我惊叹不已,眼里的吴哥窟,真可称作柬埔寨的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群,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不知是历史悠久改变了建筑的颜色,还是原本就是这样黑黝黝的岩石,寺庙都呈现黝黑的模样,显得庄严而神圣,更有神秘的佛教色彩。后来走近一睹倒塌的残垣断壁,方见上面都是厚厚的一层积灰和生长的蕨类、菌类比如苔鲜之类,成了建筑的“包浆”,这也许是改变岩石颜色的原因,但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寺庙的建筑基本都是塔型,下边建筑面积和建筑空间尤其大,一层层递增,越往上越狭窄,其构成形态诡异独特,其窗口特小,门也狭小,并且都是各种各样的佛教色彩和难以辨识和理解的纹饰浮雕,但是却细致又精美,我想精美绝伦一词就是为它诞生的吧。
吴哥窟古迹距今约900多年历史,建于12世纪,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皇帝建造,用时35年。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吴哥窟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今天已演变为佛教寺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据导游介绍,世界上无论印度教还是佛教的信徒都相信,中间这个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我站在石塔下仰望这座高不可攀的圣山,极目处感慨千万,叹为观止,连忙请人拍照纪念,遗憾的是圣山太高大,四周都是寺庙拉不开拍摄的距离,难以照到全貌,只能照到塔身的一部分。
走进吴哥窟,里面错综复杂,每一个空间都不大,20平方米左右,一间一间的相连又曲折,假如没有提示的路标,一定会迷失在这魔幻的神秘世界里。我最崇拜的美国最著名的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就在此主演了《古墓丽影》,她也因此与柬埔寨和吴哥窟结缘;吴哥窟也因为该部影片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后来,她不仅成为国际巨星,还是名声显赫的社会活动家、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特使。
我问导游,安吉丽娜•朱莉后来是否来过这里?回答让我后悔半天,导游说,去年还来呢。她告诉我,拍摄完电影后,安吉丽娜•朱莉与柬埔寨的缘分并未结束。2002年,她收养了一名柬埔寨四岁孤儿梅铎斯,其本人还在2005年获得柬埔寨国籍。这次她是带着她收养的儿子来的。
我看过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多部电影,比如《玛琳菲森》、 《致命伴侣》、《特工绍特》等等。她是我心中的女神。2017年,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电影《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还曾代表柬埔寨角逐奥斯卡外语片。其养子比她矮半头的19岁的梅铎斯,在该片担任执行制片。她表示,感觉自己和这个国家之间有着特殊的缘分,曾对媒体表示:“当我去柬埔寨的时候我感觉像回家一样,我知道那儿有我的家人,我觉得再也没有其他说法来解释我的这种感觉了。”
寺庙中央大道两旁是九头蛇形栏杆,柬埔寨传说中,九头蛇会带来风调雨顺。寺庙周围是护城河和水池,不是为了保护寺庙,而是为了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我们回到护城河,从护城河岸边观望吴哥窟,的确可以一览莫高窟的全貌,可惜我们没有预想的那样为自己留下纪念照,因为2018年的入夏特别干旱,河水几乎干涸,形不成完美的倒影。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距离吴哥窟两小时路程的一个地方,旅馆很小,但是内部很干净,饮食还算过得去。只是外部环境太差,可以说不堪入目。酒店坐落在一条不宽阔的道路边,对面就是一条河,河水呈黑色,奇臭无比,不敢在河边逗留,即使住在旅馆也不敢开窗。
酒店老板很客气,我与他聊得很开心。他说自己是柬埔寨人,老婆是中国人。他说,咱们中柬两国山水相连,友谊源远流长。提起西哈努克,他赞不绝口。说西哈努克亲王是个风流才子,多才多艺,能演奏斯克斯等多种乐器,还能作词作曲。我说的确如此。我熟知他曾经把对中国的感恩和情怀写了三首歌,并演唱《我亲爱的中国》、《啊,我第二个祖国》、《怀念中国》。他一生都在努力地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哪怕到现在为止,柬埔寨和中国两国依旧是非常密切的合作伙伴。
现任的柬埔寨总理洪森,致力于中柬友谊,双边关系和贸易与日俱增。而柬埔寨国内的海外投资有40%都来自中国企业,我也相信未来两国的关系还很有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在莫高窟,我也真实的感受到了中柬友谊。莫高窟由于历史悠久加之柬埔寨的贫困,许多庙宇都断裂倒塌,到处残垣断壁,惨不忍睹。我看到一些建筑工人正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施工,修缮工程浩大,耗资巨多。导游说,每年柬埔寨的中国游客是最多的,这些抢救性维修是中国援助的项目之一,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家都来自中国。她还告诉我,在柬埔寨,有一座城是中国人援建的,他就是柬埔寨港口城市——
西哈努克港。目前,我国许多公司和私营企业都纷至沓来,这里已经成为除金边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除自然原因导致莫高窟的有些庙宇被风化侵蚀,造成倒塌、断裂的毁坏之外,最大的伤害来自树木,近千年成长的巨大树木盘根错节的在地上隆起,将庙宇整个掀翻,有的树干直接穿透庙宇,再爆炸性的扩展,有的攀上顶端再像八带鱼一样,把整个建筑抓在魔爪之中揉碎,令人惊骇,令人扼腕痛惜。我不知道这种情形 *** 为什么还让它们疯狂下去,继续着这种残酷的破坏直到彻底毁灭?可是转念一想,非也,这些近千年的古树何尝不是一种珍贵的文物?它们与寺庙的结合与毁坏而形成的惨烈状态,也许就是另一种值得欣赏和观瞻的价值吧!就像文学意义上悲剧:即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吴哥分为大小吴哥。第三天我注意到,去小吴哥的路上车流不多,很少看见出租车和公交车,即使轿车也不多,可见这个国家还十分落后。路上最多的车辆是摩托车改装的三轮车,可以载货载人,横冲直闯。公路两边,到处都是荒芜的土地,看了十分可惜。柬埔寨人的收入主要依赖热带粮食和水果。只要旅游车一到,立刻就有孩子们提着香蕉、芒果等水果蜂拥而至,光着脚,瘦瘦的,黑黑的,看了十分心疼。唯一的选择就是掏出钱来购买,才感觉心情好些。
路边也有许多孩子跟着游客走,你去哪里她们跟到哪里,然后绕到你前面伸出小小的手乞讨,弱弱地喊着叔叔好,叔叔好,让人动容。
小吴哥的规模相对大吴哥小些,但是更惊世骇俗,不得不礼拜吴哥先人的智慧和创造,虽是人的杰作,但每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神性。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领地还是置身人类的空间。神性和时空交汇在这个密林中的古城。
来到宫庭前,一排排黑灰色巨石垒砌的宫庭建筑展现眼前,雕刻精美,气势恢弘,如同远古的历史车轮轰隆隆列队向我们走来,披盔戴甲,金戈铁马,挥舞长矛,骑着大象,掀起阵阵泥土,搅得天地间飞沙走石,伤痕遍地,仿佛在向来人讲述曾经的灾难和辉煌。
令我最崇拜和震撼的是几十座四面佛“千年的微笑”,这么高耸的建筑,竟然是四面雕刻着笑脸的巨大佛像,他们程度不同、意义不同的笑容,直接冲击我的视觉感官,撞击心灵。我环绕着佛像观看,那种祥和的神情,慈爱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的脚步在转,跟随我的方向移动,我想这大概代表了慈爱无疆,似海包容,以善为本的佛学智慧和力量吧!
步入宫城中,可以见到整个宫廷的布局建筑,有字阁、回廊、庭院、皇家浴池、佛塔、藏经阁等等。佛塔与佛塔之间连接的游廊台阶狭窄陡峭,必须“步步为营”,分外小心。我牵着老伴的手小心翼翼地移步,我喜欢这种具有适当 *** 的行走。据导游介绍,曾经有一位气质非凡的漂亮法国女郎,不慎从那又高又窄的台阶上摔下而不幸去世,她的丈夫为了纪念妻子,捐资加建了边缘的扶梯。的吴哥王朝如此推崇无与伦比的“善”的力量,折射出来的亲善与邪恶,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为宣扬、彰显“皇权”的力量,或更是通过弘扬佛教的力量,用“善和爱”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的确让后人刮目相看,赞叹有加。
穷,是柬埔寨最难以克服和必须加快解决的国家重任和压力。可惜,柬埔寨历史上战乱不断,改朝换代频繁,仅仅在我生存的70年
时间里,就五六次战争,改朝换代,以前柬埔寨还曾经是法国的殖民
地和越南的附庸国。面对“古老的吴哥,善良的微笑”,我浮想联翩,心潮波涌,不由得十分感慨。
结束了大小莫高窟的参观,我们来到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又叫金边湖,位于柬埔寨的中心地带,金边市的北面,是世界第二,东南亚第一大的淡水湖,也是东南亚的一颗明珠,被称为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洞里萨湖是柬埔寨北部的主要“肉食仓库”,湖的周围有300万以上人民直接或间接地以渔业为生,发酵及盐渍的鱼是柬埔寨人的主食。它长达550公里,宽110公里,据说雨季时,湖面可达一万平方公里,拥有丰沛的水力资源。湖滨平原广阔、平坦,呈长方形位于柬埔寨心脏地带,在金边市与湄公河交汇。
5月20日,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我们来到码头,放眼望去,湖水一片浑浊,呈泥沙的黄色。游船突突地渐渐向深处开去,湖水才逐渐清澈一点,但依然是黄泥色。游船在浊浪中前行,不时有小船与我们并行,甚至有木筏或者木桶飘来向我们靠近。她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纪念品等向我们推销,更多的是脖子上缠着蟒蛇在木桶或木筏上表演的孩子。她们边表演,边用眼神看着我们,示意讨要人民币。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难以自抑,把10元人民币递过去,遗憾的是像我这样的很少,而我总是自我调整说,回去少抽一包烟吧。
船继续往湖心深处走,可见到不远的由“船形屋”以及红树林组合成的一处的水上“村庄”。导游介绍,整个洞里萨湖水上人家约有几十万人,她们无房无国籍,漂浮或固定着一片片形状各异,不规制的木屋和铁皮屋,这就是她们家庭和全部的财产。这些无数飘荡的家或者湖岸,合成一座村庄,村庄有布局合理的学校、教会、邮局、医院、甚至处理矛盾和案件的警局等,真是匪夷所思,难以想象。
我们在一条巨大的商店船停靠,纷纷上船。船的中间摆了一排排货架,挂着各种色彩鲜艳的服饰,挂件,纪念品等等,琳琅满目,眼花缭乱。老伴挑了一件长裙,很有柬埔寨特色的长裙,像极了我国傣族的裙子。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带来了经济的好转,目前洞里萨湖的村民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了电,有了电视,买了更多的船。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没有到过长城就等于没有来过中国。同样,没有到过吴哥窟就等于没有来过柬埔寨。我们把中国的黄河称为母亲河,那么柬埔寨把洞里萨湖称为生命之河与之毫无二致。
我想,佛学思想能给众生带来幸福吉祥,终有一天,美丽的洞里萨湖会和它的第一大湖的地位一样,是东南亚最美丽富裕的地方。
天色渐晚,我们的船调转方向开始返程。落日把湖面渲染成金色的绸缎,在远近处起伏、荡漾,传出轻柔的浪声,像母亲晃着摇篮,浅吟低唱着眠曲。湖上的船舶于黝暗处亮起了灯光,一点、两点……很快如星辰点缀着洞里萨湖的静谧与美丽,悄悄地入梦。
我喜欢旅游,从熟悉的故土出发,到陌生的异域他乡,走走停停,思思想想,有惊喜有感慨,有疲惫有酸疼,就这样依旧在路上,享受着目光所及的景色,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而后把成长化作文字,给自己慰藉,给朋友愉悦。
欣赏一句名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