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日有网站发布《2022年轻人跳槽报告》显示,在跳槽的原因中,个人发展和薪资待遇排在前两位。此外,人际关系成了促使年轻人跳槽的主要原因。超8成年轻人愿意接受降薪跳槽,升值空间大、不加班和跨行重新开始是前三大原因。调查显示,超4成年轻人愿意为不加班降薪跳槽。跳槽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压力,那么就让我们谈一谈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怎么减轻压力:
在组织中压力产生的原因有:
(一)工作性质不适合个人的兴趣与能力
如果工作性质不适合个人的兴趣与能力,将给个人带来压力。工作对个人的心理具有两种重要的意义:其一是能表现出个人的才能与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其二是能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但如果工作的性质不适合个人的兴趣及能力,则反而成为心理上的负担。分权的不当,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等,都将给员工带来挫折,并形成工作压力。
(二)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场地的通风、照明、噪音、安全措施及卫生设备等物质环境如果不理想,不但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也引起情绪上的不满。让员工在一个干扰较多的空间或在一个过于拥挤的房间工作,员工焦虑感将会增强。
如果工作的性质已属单调、枯燥,再加之物质环境的设计又缺少变化,将会使员工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不安,进而形成工作压力。
(三)角色模糊
角色模糊是指个人在组织中扮演着不明确的角色带来的压力。角色冲突会带来一些难以协调而且又难以实现的个人预期;员工被要求去做很多事,又得不到足够时间时,他(或她)就会产生角色过度负荷感。角色预期不清楚,员工不知道他该做些什么时,就会产生角色模糊感。
(四)工作岗位因素
工作岗位因素是指一些与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因素,包括个人工作的设计(自主性、任务的丰富性、自动化程度)、工作条件、体力消耗程度等。自动生产线速度过快时,会给员工带来压力;个人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之间相互依赖性越强,个人越可能产生压力,但是工作自主性增强有可能减轻工作压力。
(五)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因素是指因其他员工的缘故而带来的压力。如果个人缺乏同事的社会支持,与同事关系紧张,都会使员工产生相当的压力感,而对于那些社交需要较高的员工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普遍。
如果组织内上司与部属间的沟通关系是单向的,即员工没有机会向上反映自己意见的机会,将会使沟通缺乏,进而影响人际关系,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出现仇视的态度。过分强调竞争与责任的人群关系,也将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气氛而影响心理健康。这些情况都将给员工带来压力。
接下来让我们从员工角度来看,如何减轻压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管理时间
很多人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导致计划落空,从而产生压力感。如果人们能恰当地安排好时间,那么他们在既定的每天或每周时间段内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就不至于落空。井然有序的员工与无序者相比,在相同的时问段内,能够完成无秩序者两倍或三倍的任务。因此,理解并学会应用基本的时间管理原则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应付工作要求带来的压力感。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有:①列出每天要完成的事情。②根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来对事情进行排序。③根据优先顺序进行日程安排。④了解自己的日常活动周期状况,在自己最清醒、最有效率的时间段内完成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减轻繁重的工作压力。保健专家们推荐了以下非竞技性的活动,来作为对付较高水平压力感的方法,例如增氧健身法、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形式的生理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降低心率,使人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并提供了员工用于发泄不满的渠道。
(三)进行放松训练
压力是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通过各种放松技巧,如自我调节、催眠、生物反馈等方法,员工自己可以减轻紧张感。进行放松活动的目标是达到深呼吸状态,员工从中可以体会到自己身体彻底放松了,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周围环境,也没有了身体的紧张感。每天进行15分钟或2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有助于减轻紧张感,使人感到平和。尤其重要的是,达到较深的放松状态后,心跳、血压及其他生理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四)扩大社交网络
当人们的压力感过强时,通过与朋友、家人、同事聊天等可以减轻压力。这是因为,在与同事、朋友交往过程中,可以倾听到别人的意见,进而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还表明,社会支持有助于调解压力感与精神崩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较多的人际交往能够减轻因工作压力过大而累垮的可能性。从组织上我们可以帮助员工怎样减轻压力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目标可以达到时,这就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绩效预期。另外,如果工作中反馈及时,这就有助于降低员工实际工作绩效的不确定性。这样,能够相应地减轻员工的受挫感、角色模糊感和压力感。
(三)重新设计工作
工作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员工压力感的重要因素,通过重新设计工作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对于成就感高的员工,应当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并具有挑战性。对于成就需要较低的员工,在进行工作设计时,应使他们承担较轻的工一)搞好人事遴选和工作安排
某些工作容易产生压力,有些工作不大容易产生压力。但同时,不同的员工对同一压力情境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例如,工作经验少、持外控观念的人压力倾向一般较强;而工作经验丰富、持内控观念的人,能更好地适应压力较强的工作,并能高效地做好这类工作。在进行工作安排时,应当把以上因素同时考虑进去。(二)设置可行的目标
员工的目标比较具体又富有挑战性,而且能及时得到有关情况反馈时,他们会做得更好。利用目标设定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员工的工作动机。如果目标比较具体,而员工又认为作责任。如果员工更乐意做例行性和结构化的工作,应当多安排一些具体性工作,进而降低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水平。(四)提高员工参与决策的水平
让员工参与决策,可以提高员工对决策的认同程度和接受程度,进而降低对工作目标、工作预期、工作评价之类问题的不确定感和压力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员工参与决策的水平是减轻员工压力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加强组织沟通
强化与员工正式的组织沟通,有助于减轻角色的模糊性和角色冲突,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如前所述,个人认知是影响员工压力感的重要因素,而管理人员可以运用有效的沟通作为改变员工个人认知的手段。事实上,员工所感受到的各种压力,比如任务要求、威胁、机会等,都仅仅是他们对现实的一种理解,而管理人员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可以改变这种理解,进而改变对压力的看法。
(六)为员工提供组织支持的身心健康方案
组织通过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案,可以减轻员工压力。比如,组织可提供各种活动以帮助员工戒烟、控制饮食量、减肥、改善饮食状况、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等。通过这些办法,不但可以减轻员工压力,还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七)改善人际关系
加强个人差异管理,使员工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建立“同是一家人”的情感。尤其要注意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发挥集体智慧,建立“平等”关系。如果员工之间矛盾尖锐而一时叉无法解决,可暂时调动一下工作岗位。
(八)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如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取消有碍发挥员工积极性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改善人事劳动制度和工资奖励制度。实行参与制、授权制、建议制管理方法等,不使员工有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觉。
(九)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人们由于长期承受压力,造成了心理上的苦恼,小则情绪不好和行为不当,大则导致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为了减轻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必要的心理治疗来解决。
最常见的心理疗法是精神发泄法。精神发泄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可以让受挫折人用写申诉信的办法发泄不满,当他把不满情绪都写出来时,就会心平气和了。也可以采取个别谈心的办法,以及让他们在一定的会议上发表意见,领导人和同事们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其正确的方面给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