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现在的中国人普遍虚荣心比较强烈,下至几岁的小朋友,上至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很可能具有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甚至也成为了很多中国人一生必备的心理食粮。
中国人虚荣心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1.中国人所处的心理需求层次
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中国人当前的心理状态对照,可以看出,中国人目前普遍处于第四层次即“自尊需求”层次阶段。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老百姓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也不再担心出门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和第二层次的“安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政策,也使中国人在追求第三层次“归属与爱的需求”方面有了很大的空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婚姻观念更加大胆开放,试婚、闪婚、离婚、再婚,各种婚姻形式层出不穷,个人婚姻次数也大大增加,“归属与爱的需求”也得到了更多的满足。
此外,在“归属与爱的需求”中,归属需求不仅仅有来自家庭的爱的归属需求,也有来自社会的爱的归属感,所以人们也非常希望从社交中获得归属感的满足。现在朋友圈、社群之所以盛行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这三个层次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中国人都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开始大规模进入第四层次“自尊需求”满足的阶段,而与之相应,当下的中国人对虚荣心的满足需求也进入了非常强烈的阶段。
2.西方商业文明影响
1)竞争思想对虚荣心的诱导
西方商业文明崇尚竞争,而竞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强调比较必然诱导人们虚荣心的加剧。
2)消费主义思想对虚荣心的促进
消费主义思想不断鼓吹生活方式的升级换代,打造所谓时尚高档的生活方式,同时不断对人的虚荣心进行强化来促进消费。
3)商业交往需要对虚荣心的强化
在商业活动中,采用高档生活方式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已成为大趋势,这又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虚荣心。
比如现在生意场上,普遍需要通过场所、服饰、用品、礼品等的档次来彰显身份和实力,才能获取对方的认可与合作。
3.中华民族群居生活传统
中国历史中,农耕文明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农耕文明以群居劳作为主要生产方式,讲究集体主义,注重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聊天。
在聊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相互比较,长此以往也促成了中国人攀比的习惯,催生了普遍的虚荣心。中国古代人讲究“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现代人讲究“面子”,就是典型表现。
当代中国,很多人都处于被虚荣心折磨的状态。虚荣心满足的时候人快乐,虚荣心不满足的时候人失落,所以,快乐总是跌宕起伏,难以持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行者弋原创,欢迎关注,一起长知识!